“晚”的现象存在于当下年轻人生活的很多方面,晚婚、晚育、晚工作、晚独立……
确实,上一代人在18到25岁时,通常都已经收获了家庭和事业。而当下很多年轻人并没有像父辈一样,在“合适的年纪做该做的事”。
在快节奏生活中,晚青年们一边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感到些许焦虑,一边也质疑着父辈默认的人生节奏,期望能活出自己的姿态。
半月谈首次提出“晚青年”概念,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晚青年的无奈”话题讨论后,许多粉丝纷纷点赞,称“晚青年”客观中性,不带“剩男剩女”的歧视色彩。此话题点击量近9万,长评过千。
还在上学的网友Nirvana对身为晚青年颇感焦虑:“93年生,大三在读,高考复读一年,专升本一年,足足比同龄人晚了两年,两个闺密已经毕业工作结婚了,自己还在为网课牺牲午睡的时间,想想有种莫名的悲伤。”
年纪稍长的网友Sarah傻梨则不这样认为:“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就好。如果晚一点儿,避免的是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晚一点儿又有什么关系?”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网友清平乐,87年出生的他认为,晚点除了有时间来完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脱贫外,也可享受一段完完整整的属于自己的人生,心智的成熟还可为未来婚姻生活的稳定打下基础。
网友张大琼将晚青年分成了两类:“被动煎熬型”和“主动乐享型”。“被动煎熬型”一直在婚姻与就业遵从内心还是顺应父母之间犹豫徘徊,会因外界一点点的声音或变化产生怀疑、自我否定、纠结混乱的情绪;“主动乐享型”则对自身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追求,虽然时有踟蹰,但目标的确定性让他们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调整、修正,过程中的干扰会因目标的明晰而不对其构成威胁。
现实生活中,晚青年的生活精彩纷呈。
博士毕业后就职于一国际组织的陶小姐今年32岁,是个旅行达人,迄今已游历30多个国家。
“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是我理想中的样子,除了还没找到我爱的同时也爱我的人。”陶小姐这样总结自己的生活状态。
“如果遇到我喜欢的,我永远都可以勇敢追求,但如果遇不到,我就过好我自己的生活。结婚与人有关,与年龄无关。”
面对社会上的“剩女”标签,陶小姐并没有很在意,“其实这些观点无分对错,只是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决定了他的想法不同而已。我也并不觉得早早结婚生子有什么不对。”
棒球帽、破洞牛仔裤,跟其他人不同,33岁的成都市民罗先生一直拒绝被贴上“中年人”的标签,“凭什么过了30岁就要‘三十而立’,我就想一直做个快乐如风的少年。”
未婚没有谈恋爱,近期连找女朋友的想法也没有;对于日本动漫新番的更新如数家珍,痴迷于二次元;也不找固定工作,最近在和几个哥们一起合伙开发新的游戏……罗先生就是那种长辈口中“不按套路生活的人”。
“我过得挺开心的,也没觉得不好。”对于有些人异样的眼光,罗先生反而觉得他们很可笑,“按照正常的方式一步步往前,稳妥又平庸,没什么值得感到优越的。”
对于现在的状态,罗先生很满意,还打算一直就这样过下去。“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切外在的稳定都不如内心的笃定。”
“大环境变了。”在四川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李云歌看来,晚青年的故事折射的是时代的飞速变化。
“上一代人流动性小,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团体里,大家趋向相同性;而这一代人面临的是,高度精细化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流动性增强,他们不再被固定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或一个团体,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李云歌说。
在她看来,晚青年是应对当前社会变化的一种自我回应方式。
“在心理学上,判断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他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为社会服务。”李云歌认为,晚青年们对于恋情、工作、婚姻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被年龄束缚,其实是一种个体的自由。
“只要他们能够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符合心理学上的成熟概念,都是正常的,并不应对他们另眼相待。”
“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对差异性的包容度更高,我们愿意去尊重他人的选择,社会才有更多可能性。”李云歌说。
来源:《半月谈》第8期,原标题:《晚青年心灵实录》
记者:董小红 高蕾
主编:孙爱东
编辑:魏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