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财经韬略(ID:tttmoney8); 作者:韬略哥
神出鬼没的央行,通过
4
月和
5
月的货币紧缩,把
M2
同比增幅降低到个位数之后,
突然从本周二发力,每天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放水。
6
月
13
日,星期二,向市场净投放
500
亿资金;
6
月
14
日,星期三,向市场净投放
200
亿资金;
6
月
15
日,星期四,向市场净投放
900
亿资金;
刚刚,央行宣布:今天(
6
月
16
日)通过逆回购的方式,向市场净投放
2500
亿资金。
(今天有2070亿的MLF到期,但6月6日已经有更多的MLF投放了)
至此,央行开始出动主力部队。周二到周五,四天累计净投放资金
4100
亿元。
这
4100
亿资金,可以理解为基础货币。在当前货币乘数
5.3
倍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形成
2
万多亿的
M2
。当然,这是理论上。
行文至此,我要提前向两类
SB
自媒体打个招呼:
第一类
SB
自媒体,常常尾随在韬略哥背后洗稿,把我的稿件断章取义,重新组合,甚至夸张、歪曲;比如我刚刚说的那些话,他们就可以做出“央行放水
2
万亿”的标题;
第二类
SB
自媒体,看了第一类
SB
自媒体的歪曲稿件,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地骂街,最后让韬略哥躺枪。
央行的逆回购和
MLF
,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理论上可以按照货币乘数计算带来的
M2
影响值。但有两个问题:一方面,这些钱是有期限的,这样算不太严谨;另一方面,如果逆回购,尤其是
MLF
、
PSL
的余额稳定,它的确会衍生出巨量的
M2
,这是没有问题的。
事实上,过去两年里,央行主要就是通过
PSL
和
MLF
两种方式投放货币的,用以对冲外汇占款的减少。
否则,过去两年央行几乎每两个月都需要降低一次“存款准备金率”。
那么问题来了:本周央行连续四天净投放,累计向市场净投放了
4100
亿元,这算不算放水?
当然算!因为央行给市场带来了显著的货币增量。但至于是不是“大放水”,这个可以讨论。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一周净投放
4100
亿,这是
5
个月来没有过的。如果你还不承认这是放水,只能说明你装傻。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再次出现调整?
当然不是。
央行此举是为了应付危险的
6
月。早在
5
月末,我就在专栏提醒大家,今年的
6
月很危险,很多地方都跟
2013
年的
6
月非常相似。
4
年前的
6
月,爆发了钱荒,股市、债市都出现大跌。
对此,央行外松内紧、高度重视。
5
月末,就透过媒体释放消息,说
6
月初有
MLF
。结果,在
6
月
6
日狠狠地投放了一笔流动性,
MLF
为
4980
亿元,足以抵消全月的到期
MLF
,仍然剩余
600
多亿。
随后,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向市场喊话,说货币政策是“不松不紧”,其实意在强调“不紧”。
在美元加息消息落地之后,央行开始进一步发力,向市场“放水”,提供流动性,于是就有了这周的
4100
亿元净投放。
6
月末为什么可能出现钱荒?简单来说,因为
6
月是上半年最后一个月,央行会对银行进行
MPA
考核。考核有很多指标,如果不达标会影响到银行未来的赚钱能力。因为央行权力很大,可以增加或者减少给你廉价资金的机会,或者调高、降低你存款准备金的利率等等。
再加上今年监管全面收紧,很多擦边球不能打了。所以,银行的委外业务、同业业务、表外业务都在萎缩,小银行的资金会非常紧张。而
M2
在
4
月也罕见地出现了环比下降。这些因素,都跟
4
年前惊人相似。
所以,央行本周的“放水”,主要是为了应付
6
月末的资金紧张局面,防止出现钱荒,引爆金融风险。这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到
7
月初央行可能会连续净回笼资金,再次把钱收回。
但无论如何,本周央行放水对市场构成利好,尤其是对于敏感的股市、债市、期货市场构成利好,防止出现暴跌。
从现在开始,一场“钱荒”和反“钱荒”的资金战争已经打响,央行开始投放主力部队。相信只要央行高度重视,愿意给钱,那么化解“钱荒”、打赢战争是没有问题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韬略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