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7月19日讯(记者 郝妍)
提起莆田鞋,大多数人都会将其与“A货”、“高仿”、“冒牌”等关联,一直以来,莆田鞋也以一种更为灰色和隐秘的形式传播,但最近却大有“登堂入室之势”。
蓝鲸新闻记者发现,一个名为“莆田来了”的线下连锁店正在中国小城攻城略地。
“莆田来了”把网红鞋价格打下来
近一两年,在山西、山东等地的小城中,“莆田来了”正在疯狂开店。整个店面以“爱马仕橙”为主色调,在灰蒙蒙的北方县城中格外显眼,走进门店则是一个与北上广深气质更为接近的“奢侈品世界”。
入口处的巨型潮玩、透明的展示鞋柜、极具迷惑性的网红爆款鞋以及几乎砍半的售价……这些要素一起构成了“莆田来了”。据官方介绍,“莆田来了”致力于搭建一个让莆田优质品牌鞋走向世界的平台,销售自主品牌的莆田鞋。
蓝鲸新闻记者通过官方小程序看到,上架鞋款中有不少与大牌网红爆款相似度极高,品名也采用了相关鞋款的民间代称如“星星鞋”、“亚瑟一脚蹬”、“萨蒙鞋”、“小昆鞋”等。不过虽然与大牌具有相似性,“莆田来了”的价格却极为亲民,原版价格上千的鞋在“莆田来了”仅需不到300元。
“莆田来了”的商品和品牌名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牌仿冒”,以前还能打“游击战”的微商莆田鞋如今正大光明开设线下门店,难道不害怕卷入法律问题吗?
这个问题被写在了品牌招商手册里,根据该手册,“公司所有产品上市之前由律师进行产品授权审核并交由工商部门完成产品授权认证,提供产品质检报告及合格证”。而此前据红星资本局报道,“莆田来了”品牌创始人曾少君也在受访时表示门店的鞋子没有侵权,因为每做一款,首先要研究有没有外观侵权,都有律师团队把关,相似度80%以上才能被认定为侵权。他举例,
类似小米汽车,跟保时捷一样,也说小米汽车侵权了?
蓝鲸新闻记者就此咨询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姚欢庆,他表示:“
法律上绝不存在(80%)这样的一个说法
”。此外北京韬安律所律师司斌斌也表示,
法律上并没有规定相似度的具体比例进行侵权认定,只要能认定实质性相似,就可以构成侵权。
除了网红大牌鞋的版式外,“莆田来了”还“邀请”当红顶流王一博助阵,在招商文件和品牌手册中王一博的图片格外醒目,“莆田来了”工作人员告诉蓝鲸新闻记者:“我们签约了王一博,也可以说是代言人,不过只能在店里面一些POP使用(小鲸注:零售商店 的周围、内部以及在商品陈设的地方所设置的广告物),但要根据我们的画面来,不能乱改。”
蓝鲸记者就此向王一博方求证,对方表示:“
没有合作,绝对侵权
”。
“莆田来了”开进中国县城:16万加盟,最快20天回本
虽然具有不小“侵权风险”,但“莆田来了”却扎扎实实地杀进了中国县城。
据官方介绍,“莆田来了”遍布全国23个省,“莆田来了”工作人员告诉蓝鲸记者,今年以来已经开店超170家,目标在2024年达到全国千店目标。
“莆田来了”扩张速度如此之快,一定程度上与其相对低廉的加盟费与较快的回本周期有关。根据招商手册,该品牌加盟费用16万元起,其中加盟服务费为4.98万,这笔费用包括首批进货款1万元,年度促销活动策划及广告版面设计,店铺的运营指导培训,手把手教会运营,抖音建号及推广服务,赠送erp收银系统等。
此外,据该手册,“莆田来了”产品出厂价为100-180元,零售价298元-398元,毛利每双鞋200元左右。在被列为标杆案例的河南新乡辉县店,首月销售额就超过40万,另一标杆门店山西大同太阳城店更是20天就实现了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