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1076篇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作者郝景芳,经济研究员,小说作者,目前有一个两岁女儿晴晴,个人运营一个育儿公众号“晴妈说”。
曾照亮我心底的光
我不是一个经常回忆过去的人。在我的小说中,我很少写我自己。小说家总是世界上最爱骗人的人,用信誓旦旦言之凿凿的话,把不属于自己的经历写成自己的故事。我甚至会写完全跟我经历不同的“自传体小说”。
但是今天,我会写一些我自己真实的故事。
20岁的我,大三,摄于清华大学东操
有的人会问我,你的灵感或者创意都是从哪儿来呢?
我今天想从对这个问题开始,谈到我成长的一些回忆。
其实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有灵感”或者“有天赋”的人。
事实上,过去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为自己缺乏“灵感”或“天赋”而焦虑,我把自己与历史上的优秀作家对比,觉得自己缺乏任何“神奇的灵感”。而这种质疑是我自己相当长时间内焦虑的重要来源。
后来我听说了“成长性思维”,让人更多地看重自己的进步,而非一成不变的天赋。这个说法对我有一点点帮助,但不是很大。
再到后来,有一个关键性的改变让我以一种顿悟的方式放下了焦虑。
那个改变不是雨果奖。
神童莫扎特,所有衡量自己“天赋”的人都会仰望他的背影
我想先泛泛地说一下我现在对“创作”的想法。
我们每个人学习的过程总是先模仿跟随他人。不管是灌输式教育,还是主动学习。老师讲的方法,跟着做一遍;书上高人写的诀窍,自己在生活里实践;伟大作家的画我们临摹。
这个过程没什么不对。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学会人类文明到此为止的积累,如果没有跟随和模仿,我们现在人人还得发明钻木取火。
但是这个过程是从外在到外在。
他人的成就和作品是外在的,自己copy的作品也是外在的。左手拿着一幅画,右手把画临摹出来,这是一个从左手到右手的过程。
所有学素描的孩子都需要临摹的,丢勒的手
而另一方面,当我们学习的时候,我们心里会生成某种“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舒服”的:“啊!跟我想的一样!”,也可能是“不舒服”:“胡扯八道!这也能出书?!”可能是某种“代入”:“我真喜欢这样浪迹江湖!”也有可能是某种“假设”:“要是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
这种感觉是无处不在的,在学校、在课堂、在茶余饭后的酒桌上。而其中有某些强烈而持久的感觉盘旋在心里,成为一种印象或是画面。
这些感觉我们所有人都有,我现在称之为“心声”、“心思”、“心画”。
形成心里的感觉并不奇特。这种感觉并不像我们通常说的“天赋”或“灵感”,似乎是某种神奇降临的东西,“心里的感觉”是随时随地会浮现的、日常的东西。
只是绝大部分人没有尝试着把心里的感觉表达出来,记录或转化成为手里的作品。
把“心里的感觉”转化为手上的作品,这个过程就是创作。
这是一个从外界进入心里,再从心里流到手上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很多时候会觉得创作很难?
一个原因是,我们一直没有被鼓励形成自己“心里的感觉”。对于课本和大师,“赞同”不被鼓励,因为“还用得着你赞同?那就是对的!”,“不赞同”更不被鼓励,“你以为你是谁啊,就敢瞎说!”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一直没有被鼓励把“心中的感觉”转化出来。心中的感觉真的是太虚无了,也太转瞬即逝,想要抓住那种感觉,并用自己的方式体现出来,需要反复体会和尝试。这个时候,需要有对于乱七八糟的巨大的包容,甚至鼓励。
将我从焦虑中拯救出来的,就是这么一种顿悟:创作不是神奇附体,而是一种自我诚实。
创造所需要的并不是比任何人厉害,而是需要对心里的感觉非常敏感,对手中的呈现非常诚实。创造者固然也需要提高技巧,但目的是达到心里的感觉。这与世界无关。创造者的世界是一人世界。
回想起来,我成长的过程中,最幸运的就是遇见鼓励表达自我感觉的环境。
一个是初中。
当时我考入全市的理科实验班,初中到高中是保送。
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有教学自由。当时班里遇到一个非常好的语文老师,年轻、有才华而温柔,她让我们进行自由写作。我们每周一次,写随笔、时评、诗歌、小说。
老师对我们所有写下的文章进行有共鸣的点评。不是高低优劣层面上的,而是内容层面上的相关探讨。给学生评分会让我们觉得老师高高在上,而与学生探讨会让我们觉得被尊重。
老师从来没有把我们的写作送到外面去参赛、去出版,从来没有用外在激励伤害内在激励。我们喜欢写作,都只是喜欢自己在本子上写字这个过程本身。
于是,我们在班上相互传看周记,三五好友整日以文会友。那个时候谁都没有想过未来会怎样。但在很远的后来,从我们这个理科实验班,走出了高考全市语文第一名、北影影视文学系、ChinaDaily高级记者,还有我。
我们是真的喜欢写作本身。
另一个是儿时。
我母亲从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读书、讲故事,教我识字,而在我能够独立阅读之后,她就全然放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母亲就再也没有管我学习。
于是我成为一个自我学习者。从小学到博士,我基本上都是自己选择喜欢的内容学,自己寻找要学的材料,自己找方法。我热爱这个过程。
我知道并不是所有放养的孩子都会成为自我学习者,于是我在思索什么是我的第一推动力。
于是我发现,母亲的不管本身,包含着没有说出的潜台词,那就是:“我觉得你自己能活得很好,不用我管。”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孩子的迷之自信,是一种无法被印证的全然的信心。与之相对的是迷之焦虑:“如果我不做什么,孩子就会跌落**……”而孩子能感受到这种迷之自信(或迷之焦虑),并将之内化为自我印象。
在很多年后我的回忆中,我发现正是最初的迷之自信,成为寻找各种学习内容的第一动力。
就是这样的一些经历,让我开始想,孩子的成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内在成长。
内在的感觉不断产生,如同一棵树的自我生长。想要做些什么,于是去学习和提升技巧。
最重要的是这初生的自我意愿。
于是我开始觉察曾经对我最重要的东西:被无条件相信、被鼓励自我表达。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未来教育,希望更多孩子直接体验到这两点。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创造者。我和朋友们想要去探索如何给到这样的环境。
我想将光传递下去
上面讲到我心中理解的创造和我的成长经历,这次会写一写我喜欢的教育实践,还有童行的未来计划。
对创造和自我生成的理解,还如何转化为教育实践呢?
我自己的感觉,这里面需要的是某种小小的循环:先是有一个远远的目标,然后学习模仿,然后体会心里的感受,然后尝试将自己的感受表达或创造出来。
表达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那就再学习新的能力,再尝试和提升自己的表达。
这个循环可以是单次的小小的尝试,也可以是许多个循环的交替往复。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直到提升。
重要的是,从学习的最初,就以创造为导向。
这个过程和传统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呢?
最重要的不同,就是在每一个小的循环中,都加入了“体会自己的感觉,按自己感觉去表达”的创造过程。
无论是学画、学琴,还是学数学,都有这一个心中感觉的过程。
从前学琴的时候,我每拉一段就问老师,这段拉得行吗?老师说,你怎么不和你心中的声音去比对呢,你一定要有心里的好声音,再不断用手上的声音靠近心里的声音。当时不懂,于是总拉不好,后来发觉这真是肺腑之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话。
有了内心的感觉,有了自发的创造,就好比写下了最初的1,此后的所有学习提升都是后面的0。1000000000。心中有光,就能组合一切碎片。如果没有这个1,那么学再多碎片知识都只觉得无味、无用。
在儿童教育中,这样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在于,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某种环境,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鼓励孩子自我推动。
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听到他的声音,不因为那个声音羞怯、幼稚、莽撞而消灭它的存在,支持孩子表达内心感觉。
鼓励孩子自我推动,帮助孩子选择他喜欢、而又能达到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建立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我赞成基础教育的必要和练习的必要,但我始终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保留动力。只有在保护动力的情况下,大量练习才有意义。
所有孩子都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留住心中的小小火种,在他们成年之后的某一天可以星火燎原。
我心中好的教育实践
我的想法并不是特立独行,事实上,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相似的人有着相似的理念。
国外的创新实践
现在有很多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的尝试,一种是基于新技术,以儿童的自我学习为主;一种是项目制学习(PBL),以项目目标为导向,组织学习,进行多学科融合教育。
两种尝试有近似之处,就是支持孩子自选目标、自学、自行探索策略,以输出带动输入,在尝试和反馈中学习。
具体的介绍我不说了,网上有很多。美国有Altschool,有翻转课堂,有High Tech High,有米涅瓦和奇点大学,芬兰有取消儿童学科界限,澳洲有丰富教学小组,都是理念相似,做法不同的创新教育。
国内的创新实践
全日制学校有一土学校、日日新学堂、明悦教育等等。
我去过一土学校,创始人一诺和华章非常认真地运行自己的创新教育,试图为更多后来者建立体系。
一土学校与美国的High Tech High对接,跟随先进的项目制学习(PBL)经验。在这学期的课程中,孩子们一同完成在校园里建花园的项目。在哪里选址,怎样建围栏,都是孩子们一起讨论完成,孩子们的兴趣和创意被完全激发。
他们也践行尊重孩子的原则。在我们观摩的一堂课中,有一个具有20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呼应、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感受,令人印象深刻。
一土学校目前有30个学生,今年新的招生计划已经启动(官网可报名:etuschool.org)。
另一些我间接了解到的课外教育项目,也有类似的理念和行动。一个是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开展的儿童机器人教育。一个是YIA创新学院,以设计思维为导向,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另一个是百造学堂,以建筑建造为出发点,实践创新型项目制学习。可能还有很多很多。
图片来自一土学校
童行下一步的计划
童行也愿意探索具有自身理念的创新教育方式,也要成立自己的教育研究院。
当我们汇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很难不做点什么。相似的心灵总能彼此激发。当我们都想做点什么,我们就做。每个机构会有自己的侧重和气质,童行也会有自己的气质。
我们希望秉持对孩子的初心,探索更有创造力的教育方法。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在自我,相信每个孩子天然的创造力,希望用我们的所能帮助到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把内在自我和创造力转化为面向未来的能力。我们希望聆听、支持孩子,给他们真正创造的机会和能力支持。
我们也会把对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带到全国,带到我们的公益实践中。
童行团队小伙伴探讨教育
在此,我们希望招募两位有相似理念、愿意一起参与探索的教研总监。
招聘信息
工作内容:
(1)探索儿童创新教育方法,研究面向未来的创造力教育;
(2)成为儿童创新教育的主班教师;
岗位需求:
(1)对儿童教育有强烈兴趣,有探索热情;有清晰的理念。
(2)科学专业、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优先;
(3)有丰富的教育研究经历或儿童教学经历;
(4)善于倾听、沟通,乐于思考,擅长团队合作。
工作待遇:
(1)工作地点为北京,全职;
(2)提供教育行业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五险一金。
有意者请发简历至:[email protected]
截止日为4月10日。
非常感谢所有人的支持。
本文来自公众号“晴妈说”(qingmashuo)。
推荐阅读:
“坏”孩子也有春天
我孩子在一土的真实经历
生命这本书,我们是读者更是作者
写给我的小小姑娘
四十不惑,举重若轻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给邮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吧。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