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置地通
置地通是中国地产投融资第一平台,专注于地产投资、融资、租售三类顾问业务,以专业服务提高房企、金融机构及资产交易方的投融资效率。置地通亦是专业的地产金融社群,公众号粉丝5万人,俱乐部会员4000人。建议置顶关注!欢迎业务合作!
51好读  ›  专栏  ›  置地通

对痴迷房产的中国人来说,灰犀牛比黑天鹅恐怖1万倍

置地通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8-06 21:19

正文

读懂中国地产,从关注“ 置地通 ”开始


导读 :从字面意思来讲,灰犀牛生长于非洲草原,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憨直的路线、爆发性的攻击力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所以危险并不都来源于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者太过微小的问题,更多只是因为我们长久地视而不见,不愿意承认危机的存在。



1


2010年,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曾发表对中国宏观产业经济的观点。他认为, 中国楼市已见顶,牛市最多持续五年,接下来将逐步下跌 ,大城市的平均房价可能会跌一半以上。他还建议,手上有多套房产的人不要再考虑买房了,相反可以从当下开始卖房。

当时不少人听到这一言论后,开始放弃购置房产,进行观望。结果五年过去了,房价不但没有跌,甚至还上涨了一倍。所以,近几年这位宏观经济学家很少出现了。


2


7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一文提出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后,“灰犀牛”就成为一个热词。各界更是纷纷揣测, 谁是“灰犀牛”?

7月27日,国新办举行介绍当前经济形势的新闻发布会。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一局局长王志军对“灰犀牛”给予了详细解释,并明确指出: 对存在的“灰犀牛”风险隐患,如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问题,要摸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和影响程度,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从政府的表态看,中国的房 地产就好像经济中的灰犀牛事件。

灰犀牛生长于非洲草原,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却更危险。

所以, 如果黑天鹅是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 那么灰犀牛就是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经济学家米歇尔·渥克尖锐地指出,人类社会最可怕的并非不可预知的小概率事件,而是那些近在眼前的大概率发生的危机。渥克还为此撰写了一本书——《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具体阐述灰犀牛这一现象。在书中,她提出了人们面对灰犀牛时五个阶段的反应:

第一个阶段是“ 否认 ”阶段。面对潜在的危险,不愿意去接受;

第二个阶段是“ 得过且过 ”阶段。在危险变得明显时,设法否定立即行动的必要性,把问题推给未来;

第三个阶段是“ 诊断 ”阶段。开始反应并尝试去回应,但是犹豫不决,且无真正行动;

第四个阶段是“ 恐慌 ”阶段。人们意识到已经大祸临头;

第五个阶段是“ 崩溃 ”阶段。行为已无力改变即将发生的事实。


3


在企业史上,一些著名的企业就是被灰犀牛撞倒的,比如柯达。

在胶卷时代,柯达曾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几乎是摄影的代名词,拥有全球超过14.5万名员工,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苹果或谷歌。 在很多年里柯达是全世界最赚钱的胶卷公司之一 ,但作为传统胶卷领域的霸主,柯达守着既得利益,“固步自封”,最终导致了没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柯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数码技术,但却始终不相信数码技术会替代传统胶卷。

2000年底,胶卷需求出现停滞,柯达传统业务的收入也出现萎缩,与此同时数码相机却日渐得到普及。它终于开始正视危机,宣布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发展新的产业链。

之后几年里,柯达先后进行了三次战略重组。但2008年,它遭遇了金融危机,最终在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4


谁都无法否认, 房地产在中国是畸形成长的行业。它是一只令人害怕的灰犀牛 ,当它冲到我们面前,一定会把所有的利益全部冲垮。但是,为什么房地产泡沫至今还未破灭?

这背后有三层原因:

第一,房地产行业与中国的信贷政策和人民币泡沫有关;

第二,房地产行业与我国现行的土地政策和城市化发展规划有关;

第三,一座城市的房地产是否破灭与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流动有关。

所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几乎涉及了所有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的问题。

那么,房地产泡沫到底会不会破灭?

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央政府曾对房地产进行多次严厉调整,有时候甚至不惜采取暂时政策。

上述宏观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大城市房价将跌一半,这一言论本身,就是对灰犀牛即将到来的警告,也正是由于这些夸张的言论,才引起了人们的警惕,继而采取措施推延了灰犀牛到来的时间。

这层意义上,楼市“黑色寓言”落空, 灰犀牛没有到来,恰是人们在提高警惕之后对预期进行有效调整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