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花道PPT」,搜索「pptanimation」即可关注。
先来看个案例,
此案例与本篇要讲的内容有关,当然了,不是关于青春,是关于动画。
好,开始正文!
本篇讲一个花道在制作 PPT 动画时常用的技巧——
障眼法
。
所谓障眼法,即转移你的视线和注意力,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换句话说,欺骗你的眼睛。常见于魔术中,背地里做些 “手脚”,让你信以为真,哈哈。
举个例子,
我们看到的是白色的小球飞入画面中心,紧接着横向拉伸,纵向先压缩后拉伸,最后变为一个矩形。
直观感受就是小球变成了矩形,整个动画过程只用到了
一个对象
——小球。
但实际上,完成上面的动画,花道用了
两个对象
——小球和矩形,整个效果是通过两个对象的动画衔接而成的。(见下图示意)
不行啊,还是一头雾水啊!
没事,下面花道来仔细分解刚才的动画,解密“魔术”背后的真相,让大家体会“障眼法”的奥妙!
首先是小球的进入动画,很简单,从下飞入即可。为了更符合
运动规律
,将平滑结束设置为最大值,这样小球飞入的速度越来越慢。
为了增加小球的
灵动感
,不如在其上升过程中,再给其加一个垂直方向上的缩放,制造一种垂直方向上的拉伸。注意要设置
自动翻转
,正所谓,能伸能缩,大丈夫也。
OK,在小球升到最高点后,必然要下落啦,所以给它加一个向下的路径,注意要短,哈哈。顺便把路径的
平滑开始
调到最大,这样小球下落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Attention!
下面是小球的变身过程,
最最关键
的一步啦!这里采用的是水平方向的放大,和垂直方向的缩小。
敢问,这是什么鬼?为何小球逃得无影无踪了?说好的,变身呢。
别急,它是去召唤矩形去啦!
下面我们画一个矩形,宽度与幻灯片的一致,高度要能把小球覆盖掉,并添加一个
劈裂进入动画
,注意方向是
从中央向上下展开
。
把小球和矩形居中对齐,再来看看效果,是不是很神奇!
但这个障眼法具体体现在哪呢?
请看下图,上方左面是小球的运动,右边是矩形的运动,可以看到在
小球快要消失的时候,矩形恰好出现
。下方是小球和矩形在同一张幻灯片时的运动。
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吓一跳!
原来小球的横向拉伸是在引导我们的眼睛产生一个横向的视觉跟随,跟随小球一起横向拉伸,紧接着矩形
偷偷进入!二者就这样在眼睛的注视下发生了无缝衔接!哈哈!
原理就是这样,那如何应用刚才的动画效果呢?
我加上个标题和图片,换一下配色,如何
其中图片大小与矩形大小一致,动画是
淡出进入
,顺序
参考文末源文件
。
再来个商务一点的
过瘾吧,更过瘾的是花道给大家提供源文件下载,哈哈!
本篇到此结束啦,后面会继续讨论障眼法的其他应用,敬请期待!
下载信息
标题:动画技巧——障眼法(1.1)
格式:PPTX
大小:2.3 MB
下载:回复【
动画#
13
】(回复无需加括号和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