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订阅这个号的留学生 都考上了世界前100名校
就美国藤校和前30的早申请数据来看,明显感受到今年海外高中的录取比国内要好得多。
哈佛录取的15名中国学生全部来自海外高中
,录取人数接近腰斩的“南方哈佛”
埃默里大学,也被网友证实多来自外籍或持有绿卡
。
ID:GoGlobalx
杜克大学
的早申结果一出,直接跌破所有人眼镜,国内仅仅收获
8枚
录取,这是五年以来,国内录取人数
第一次只有个位数
。
12月4日,US News排名37的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率先发出13枚ED录取,2029届美国早申放榜也正式拉开帷幕,初步统计已经有超过15所大学发布了早申结果。
本周还有
哥大,麻省理工,耶鲁大学,宾大、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
等学校放榜。
在这里,首先恭喜已经拿到ED录取的同学们,庆祝提前下车的同时也别忘记
及时撤回已经提交的其它学校
,除了是遵守和ED大学的诚信协议,也是给其他还在申请中的同学多一点机会。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截止到
12月17日
,今年早申国内学生的录取情况:
普林斯顿
今年早申发出13枚录取,录取
大陆学生3人;
康奈尔
大学作为最慷慨的藤校,录取了
57个
大陆学生;
芝加哥
大学在ED0(仅开放给参加过芝加哥夏校的学生申请)阶段录取了26个国内学生,ED1将在本周六放榜;
让人惊讶的是,前两年至少每年都录取一名大陆学生的
哈佛大学
,在今年早申阶段发出15枚录取,但是
国内高中无一人录取
。
以上藤校在平权法案之后,就已经不在官网公布录取的学生数据,所以只能通过往年收集到的国内录取信息进行比对。总体趋势来看,
早申阶段藤校在国内高中录取数据有所下降。
排名第6的
杜克
大学给国内高中发出
8
枚录取;
与之并列第6的
加州理工
和
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分别发出
4
枚和
17
枚录取;
排名21的
卡耐基梅隆
大学在国内高中发出了
50
个早申录取;
并列21的
圣路易斯华盛顿
大学录取国内学生
56
人
排名24的
弗吉利亚
大学和
埃默里
大学分别录取国内学生
18
人和
49
人;
排在第30名的
纽约大学
大方的发出
超过150枚
录取。
以上学校的早申录取总体与往年差异并不大。但是由于排名波动,包括重回前30的纽大在内,还是有好几个学校
大幅度缩水早申录取名额
。
一直以来,在海外高中尤其是美高就读的中国学生,在申请美本的时候,比起国内高中学生都有天然的优势,这个优势在今年的早申数据也可见一斑。
就今年藤校和前30的早申请数据来看,就能明显感受到今年海外高中的录取比国内要好。
哈佛录取的15个中国学生全部来自海外高中
,录取人数接近腰斩的“南方哈佛”
埃默里大学被网友爆料录取的中国学生多为外籍或者绿卡。
究其原因,无非是
内地高中学生申请材料同质化严重
,成绩单和推荐信等材料可操作性大,活动奖项水分也较高。甚至前一两届存在“撕offer”的劣迹,学校直接就上了黑名单。
面对陌生的中国高中,不管是学校的课程体系还是学生背书,或者是过往更加愉快的招生体验,
美国大学也更加熟悉每年向自己稳定输送生源的当地高中。
除此之外,今年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与最新的总统选举动态有关,外籍和绿卡的学生不需要申请签证,而
大学也需要考虑到录取的学生能否顺利入读。
不少美本都在呼吁学生尽快返美,以防移民政策的变动。
不过,想要踏入海外高中的赛道,对家庭和学生的挑战也不小。英美顶尖的私立名校,
不仅申请难度大,费用也是水涨船高。
被誉为小常春藤的美国顶级私立高中格罗顿学校(Groton School)藤校录取率高达12.7%,国际生每年的费用零零总总加在一起接近6.6万美金,
虽说有些费用是丰俭由人,但是总体算下来,中国学生每年花费差不多要55万人民币。
要求申请者托福要到到100分
虽然存在不少弊端,且投入巨大,但考虑到头部美高/英高出色的升学成绩,依然令不少非外籍无绿卡的家庭的趋之若鹜。
虽然今年哈佛没有在早申轮录取陆高学生,但像斯坦福大学的13枚录取,超过去年的10枚;康奈尔大学慷慨给出56枚录取,远超去年的34枚;达特茅斯收获7枚,超过去年的5枚;芝加哥大学也在ED0轮录取了26名大陆学生……
所以,首先
大家对陆高的成绩无需过度焦虑,美本发放录取的常规轮才是见分晓的时刻。
其次,在录取结果上看,总体国内老牌头部学校的表现优于新开国际学校。逻辑和美高类似,
这些老牌学校已经向美国输送了很多届学生,成为了大学的feeder school(生源学校)。
像康奈尔大学今年录取的学生中,上中国际、世外、星河湾、北京十一、人大附中、北师大实验等口碑高中,赫然在列。
真正值得焦虑的,并不是早申数据上个位数的区别,而是最近接连几起造假事件的曝光,对国际生升学之路的影响。
相信大家前不久都刷到过这样一条消息,
澳门大学官网宣布2025学年开始在内地只招高考生
,对于想用港澳高校当保底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毕竟澳门大学开了这个先例后,港澳其它高校作何反应也还是未知数。
澳门大学入学门槛不算高,但学校还是很不错的,所以不少学生会将澳门大学视为一所“保底校”。如今突然对国内非高考的国际生关上大门,很多人猜测是与非高考生的学术表现存疑相关。
近年来,港澳地区的所谓“保录取”黑色产业链被屡次曝光,审查每一份候选人的材料给学校带来更大的压力,增加了招生官的工作量。
但高考作为国内统一考试,标准明确,选拔公平,一定程度上也能筛选出能力出色的学生,成了现阶段的无奈之举。
低龄家庭在考虑留学规划时,
除了国内的国际课程和学校,不妨也考虑一些海外高中。
这些学校不仅提供丰富的学术课程,还从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到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均可以为学生的未来的求学道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