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张投资笔记
爱喝酒及写字,信奉长期主义,热衷细水长流赚小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任易  ·  DY副总裁,还不如AI懂舆论…… ·  2 天前  
beebee星球  ·  到底有多少人学会了用肛门呼吸? ·  3 天前  
似水之流年  ·  3319点附近良性换手 ·  3 天前  
似水之流年  ·  3319点附近良性换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张投资笔记

疫情下,美业怎么办

老张投资笔记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1-23 21:3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美业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包括美容、美发、美妆和医美等行业。作者提出了针对各个行业的建议,如推出深呼吸套餐、建立社区店铺、重视线上渠道等。文章还预测了美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极致大单品、线上占大头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疫情期间,美业受到较大影响,顾客减少,业绩下滑。但作者认为,危机中蕴含机遇,美业可以通过创新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应对挑战,发掘新的增长点。

关键观点2: 美容行业的建议

美容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心结,作者建议用半幽默半放松的形式邀请老顾客体验,以重建信任。同时,建议在社区开店,做邻里生意,采用会员制。

关键观点3: 美发行业的建议

美发行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小,作者建议建立理发师和造型师利益共同体,在商场开小店,VIP可全国消费。同时注重环境要求提升,如封闭性、无刺激味道等产品。

关键观点4: 美妆行业的建议

美妆行业正面临标准化和线上化的趋势,作者建议注重极致大单品的开发,关注成分党、药妆等趋势。同时布局线上渠道和某些社交场景的美妆售卖机。

关键观点5: 医美行业的建议

医美行业鱼龙混杂,口碑较差。作者建议在商场开设平价医美门诊,利用大众点评等平台做口碑,服务平民化、连锁化、产品化。


正文

昨天分享了《 疫情下,餐饮娱乐业怎么办? 》,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美业该怎么办?



我认为的美业包括美容、美发、美妆(化妆品、彩妆)、医美等相关产业,甚至可以包括大日化(牙膏、牙刷、洗发、沐浴露、身体乳等等),只是这里面任何一个细分行业市场规模都很大,很少有人把他们放在一起讨论。


今天为了节省篇幅,我就一并研究、分析,给出我的建议。



整体来看,美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大家都宅在家里了,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反应,比如不化妆了,也就不用卸妆了,更不用出门洗头做造型啊什么的了,偶尔在家敷个面膜算是好的了。


但认真分析的话,其实每个细分产业面临的问题不一样。


1、先说美容。



  • 美容,主要指生活美容,能提供的核心业务是按摩、SPA、美白、身体护理、亚健康缓解等等,这些基本都是需要人一对一服务的,现在疫情状况下,敢去做美容,愿意和美容师近距离接触一两个小时的女士太少了,过春节人少没问题,就怕3~5月份还是没有人,那就惨了。


  • 怎么办?因为美容行业的顾客基本都是熟客,都是预约制,所以他们缺的不是人流,和餐饮娱乐行业不一样,他们缺的是顾客的勇气,即疫情过后的第一次消费的勇气。


  • 所以,我给美容行业的建议是,其实完全可以尽快推出一个“深呼吸套餐”(命名是玩笑的,我是好久没敢大喘气了),把美容房间好好的消毒、杀菌,不再弄那些很暧昧很沁人心脾的香薰,相反,可以用艾草或其它药味儿大的精油,在这样的场景下,让门店最好的专业技师帮助客人做好全身经络放松以及呼吸的畅通,把过往的“晦气”还有郁闷统统都排掉,最后再弄个富氧的呼吸器让大家体验一下活着的美好,有氧有活力,多好。


  • 总结:美容行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人流,而是心结,用半幽默半放松的形式邀请老顾客来体验一次劫后重生的感觉,她会更把你这里当家的,最重要,在生命无价面前,这一次的体验,最好免费。


  • 忘了说,以后美容院最佳的开店地点是社区,不再是商场或街边店,经此一役,如何让你这里成为很多女性在小区的港湾或冥想、发呆、放松的一个“地方”很重要。别再搞各种促销、装修富丽堂皇、各种广告了,未来,美容院就是熟人经济、邻里经济。

  • 综上,我对美容企业的建议是: 在社区开店,做邻里生意,让用户是不是来按摩放松,甚至来喝个咖啡,等个小孩放学都行,会员制最适合美容企业,非充值。


2、再说美发



  • 美发,现在已经快延展成造型行业了,但和美容行业一样,都是靠人一对一服务,与美容行业的不同在于,他们更强调个人IP,即大部分顾客是跟着理发师、造型师走的,所以,此次疫情对美发行业其实影响很小,尤其很多美发店,早在1月20日之前,把一年该赚的钱都赚了,我投资的一个美发店,过春节前几天,每天3~5万的业绩,面积也就80方。


  • 至于疫情过后,我相信中国人的乐观,舞照跳酒照喝,美当然也还是要有的,唯一的变化我觉得可能是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了,比如说要有一定的封闭性,不要把自己造型还未完成很丑的样子给别人看到,最好每个座位有隔断,以及对烫染等工艺要求必须环保、无污染、无刺激味道等更贵的产品了。


  • 本来口罩在某种时刻就是很多小姐姐经常戴用来装酷的,那时露出来的也就发型和眼睛了,所以呢,美发市场我特别看好,2020年我也会和九哥以及林先森一定搞一个可以全国连锁的美发品牌出来的,美发的精英们欢迎和我联系。

  • 综上,我对美发企业的建议是, 要建立一个机制,能和所以理发师造型师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并在商场开小店,VIP可以全国消费,想不火都难。


3、第三个是美妆




  • 美妆,包括了护肤品和彩妆,甚至可以包含最基础的日化产品我们俗称的大日化,是美业的最核心组成部分。美妆领域已经是大牌林立,也是整个美业最有钱也最能请得起明星,渠道最广泛,上市公司最多的细分产业,大家知道的欧莱雅、雅诗兰黛、宝洁、资生堂、太平洋爱茉莉、百雀羚等都属于此领域,而且以后亦会和美容、美发产生很多交集,这个领域的最大特色是知名品牌很多,产品相对都已标准化,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大家服务的用户太多了,用户规模太大了,导致产品不得不很安全,竞争也很大,无论是技术、渠道、宣传、产品还是资本,都是肉搏战,这次的疫情影响最大的是这些品牌的线下零售店,对于线上电商其实相反是正向的。


  • 因为美妆的消费频率不像餐饮那么高频,所以疫情一时造成的工厂停工,非但不会造成产品的短缺,相反还能消化不少库存,而且滴露、威露士、蓝月亮等可以生产消毒、杀菌系列产品的企业不仅是2003年的受益者,亦是此次的重大受益者,本来,有些生产面膜的企业有械字号证书,可以生产口罩的工艺及设备,不知为何,在重大疫情面前,竟然无一有重大行动,既没有为国家贡献战略物资,也没有借此让更多的用户知道自己的实力,可惜可惜。


  • 去线下化妆品店或去商场买化妆品这个场景是越来越少了,哪怕屈臣氏、丝芙兰甚至现在比较火的调色师、WOW colour开的到处都是,但你看一下屈臣氏和丝芙兰的数据也就就知道,每年都在下滑,不是他们做的不好,是大势使然,因为大品牌意味着不需要非要体验才放心购买,看看图文,大不了看看小红书、抖音或淘宝直播,就买了!此次疫情出来后,会进一步让用户更加喜欢在网上购买美妆,甚至可以在很多夜店、餐厅、电影院等社交场所的门口口红售货机上随手扫码买个口红,一句话,货架式的美妆售卖基本要走向下坡路了,可能因为中国太大,三四线市场未必明显,但以后很多人买化妆品可能真的和买水买方便面一样不需要询问,因为品牌就那么多,单品就那么多,大家都很熟悉,所以线上以后占大头只是时间问题。


  • 美妆品牌,我以为未来的机会在于: 极致大单品 。即你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能够卖到所有人不得不买,近乎垄断的占有率,你看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和红牛,以及泡腾片里面的力度伸,还有益生菌饮料里面的益力多,都是一个小品类里面的全球霸主,未来美妆争的不再是货架的陈列面,抑或电商上面的SKU数量,而是单一细分品类的绝对占有率,这才代表着可持续。


  • 成分党也罢,药妆也罢,抑或家庭美容仪器也罢,都是趋势,但趋势的背后是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做到比竞争对手好十倍,才有机会成为某一单一品类的第一名,也才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否则,在一切“标准化”的时代(供应链、物流、设计、包装、售卖、渠道、推广),你最后拼的只能有性价,赚得是辛苦钱。


  • 对了,说不定,以后我们买化妆品也可以像订牛奶一样,按需求給订制和按月配送哦。


  • 以上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以为品牌以后不会越来越多,而一定是越来越少,任何行业最终归宿都是这样,别看现在很多新品牌起来的不少,但“老死”的品牌或渠道,说不定哪天就突然消失了。


  • 综上,我给美妆企业的建议是, 要么你做一个极致大单品,要么你抓紧布局线上(线下企业有用户,有私域流量完全可以做会员制电商,记住不能按天猫玩法玩),要么你布局某些社交场景做美妆售卖机(千万别铺在商场哈),别再给房东或商场打工了。



4、最后是医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