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金融进入理性规范发展期
2016年以来,随着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政策、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互联网金融专项治理的全面展开,进入理性规范发展期。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课题组发布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评级与分析报告》。报告认为,从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状况来看,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营造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界)
➤互联网金融竞技下半场的焦点在优质资产端
2017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迈入中国的第十年,在经历了高速发展、野蛮生长过后,行业渐趋合规、理性。银多网创始人张宇表示,对于金融类企业来说,资产供应的质量与数量决定着平台的风险程度与交易规模,而优质资产端也有助于提高平台的风险定价能力。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合规、标准化竞技已然进入下半场,在遵从监管要求完成合规条件的同时,优质资产端的争夺也必将逐步白热化。
(人民网)
➤“存管后时代”降息不明显 银行理财动了网贷业的钱包
近日,很多投资者都在担心网贷平台对接银行存管增加了成本,会影响自己的收益,上线存管后,网贷平台会不会降息,加之最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上行,引发投资者多波抢购潮。业内人士表示,网贷平台降息,是行业普降的大环境使然,而非仅仅上线存管所致。
(投资者报)
➤马来西亚证监会和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正式签订金融科技合作协议
上周五,在全球金融研讨会上,马来西亚证券交易委员会(SC)宣布与澳洲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正式签署"创新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提高双方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
根据该项协议,两国将在未来建立金融科技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监管层面的交流合作。同时,双方还将共同推动两国金融科技企业转型,共同开发前沿技术的研发项目。SC主席Ranjit Ajit Singh表示,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是马来西亚数字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新兴创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
未央网
)
➤中国Fintech信贷规模居世界前列
近日,第二届剑桥大学替代金融年会剑桥大学举行。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2000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历年累计成交额已突破4万亿元,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而言,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稳居全球第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此次大会上披露的研究数据,中国Fintech信贷市场规模也已居于世界前列。(信息时报)
➤姚余栋:应鼓励和支持行业组织成立个人征信机构
6月30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17国家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表示,个人征信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应当鼓励和支持由具有公信力和独立性的行业组织,牵头相关从业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个人征信机构。个人征信机构有利于维护征信市场秩序,促进征信市场规范发展。(新华网)
➤P2P贷款余额首破万亿 借款人增幅连续高于10%
数据显示,6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结束持续下行局面,迎来上升拐点,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监管部门对行业的定位和和发展方向更加明晰,资源将会更敢于流入网贷行业。此外,随着更多平台逐步减少或暂停大额标的业务,转向个人消费贷款等领域,自3月以来,网贷行业的借款人数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月增水平。截至6月底,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10449.6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证券时报)
➤上半年网贷成交额迂回上升 综合收益率连降5个月
国内网贷行业已走过10个年头,网贷平台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经历监管后行业正在逐步有序、健康发展。截止到2017年6月,因为行业整改,投资人相对比较谨慎,同时平台整改导致资产发生较大的变化,上半年网贷成交额同往年相比上升趋缓。而综合收益率方面,因为平台整改过程中的合规成本不断上升,资产端竞争激烈,价格战等致使网贷综合收益率连降5个月下滑。(证券日报)
➤零壹智库P2P半年报:十年大浪淘沙仅存三成平台 资本青睐大幅降温
P2P网贷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十年,前后至少有5200家平台涌入这个行业,在市场竞争加剧和监管趋严的环境中,大量平台倒闭、跑路和主动退出,目前正常运营者不足30%。这十年间前后有超过500亿元的风险资本涌入这个行业,但由于国内监管态度不明,合规风险较高,类金融类机构的上市大门基本关闭,面临资本退出等压力的网贷平台将上市目光瞄准了美国、香港等海外交易所。(同花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