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在线
为全国的心脏医生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解答医生临床问题,为基层医生与三甲医院心脏医生之间顺畅沟通搭建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WWW2025 | ... ·  昨天  
数据派THU  ·  【AAAI2025】TimeDP:通过领域提 ... ·  8 小时前  
黑马程序员  ·  喜报!应届生均薪破万,最高薪资24000元! ·  昨天  
黑马程序员  ·  喜报!应届生均薪破万,最高薪资24000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心在线

病例 | 负荷试验的ST段抬高:造影剂竟成“元凶”?

心在线  · 公众号  ·  · 2025-02-01 17:30

正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病例回顾

63岁女性患者,因Graves病和阵发性房颤病史就诊,近期出现呼吸困难和房颤频繁发作,心脏超声提示新发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为评估缺血性病因,她在门诊接受心脏负荷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检查过程中,患者静息状态下完成超声心动图,但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后,突发气促、恶心、面部潮红及低血压,随即出现心动过缓并进展为心脏骤停。


心电图解读

造影剂注射后即刻心电图(图A):下侧壁导联(II、III、aVF、V4-V6)ST段显著抬高。


15秒后心电图(图B):迅速恶化为心室颤动。


复苏后心电图(图C):恢复窦性心律,伴非特异性ST-T波改变。


问题

如何解读造影剂注射后的12导联心电图(图A)、15秒后的心电图(图B)及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心电图(图C)?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诊疗过程

紧急启动心肺复苏,予肾上腺素2次并气管插管,持续抢救15分钟后恢复自主循环。胸部CT排除肺栓塞;CT冠状动脉造影示无显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D-RADS 0),但左室射血分数降至35%-40%,呈弥漫性运动减弱。


患者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升高,符合过敏性休克表现。考虑造影剂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引发广泛心肌缺血和电风暴。


讨论

药物负荷试验是确诊冠状动脉疾病(CAD)及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尽管谐波成像技术显著改善了超声图像质量,但对于声窗条件不佳(如肥胖或肺部疾病)的患者,负荷超声心动图的判读仍存在局限性。静脉注射超声对比剂(如六氟化硫微泡)可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与心内膜边界的显影清晰度,从而更精准地评估心脏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状态。


临床发现提示,急性过敏反应可能诱发典型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1991年,Kounis与Zavras首次提出过敏性心绞痛综合征(后称Kounis综合征)的概念,其特征为胸痛合并过敏反应,并伴随实验室或影像学证据支持心肌缺血(如ST段偏移或心肌酶升高)。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过敏反应中组胺释放直接诱发冠状动脉痉挛(I型),或过敏相关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糜烂/破裂(II型)。


超声对比剂对提升负荷试验的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其可能引发致命过敏反应的风险不容忽视。此类检查必须在配备生命体征监测与完善复苏设备的场所中进行,且仅限于必要病例。当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及过敏体征(如荨麻疹或低血压)时,需高度警惕Kounis综合征。除常规复苏设备外,心电图检查室应备有静脉抗过敏与急救药物(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以应对突发过敏事件。


核心要点
  • 超声对比剂可能引发致命过敏反应,甚至诱发冠脉痉挛或Kounis综合征。

  • ST段抬高伴过敏症状(如潮红、低血压)需首先考虑冠脉痉挛而非急性冠脉闭塞。

  • 对比剂使用需严格监测,抢救药物与设备(包括肾上腺素)应就近备用。

  • Kounis综合征的治疗需兼顾过敏反应控制与冠脉痉挛缓解(硝酸酯类药物可能有效)。


来源: Galeano-Lovera SF, Kusumoto F, Allison TG. ST-Segment Elevation in the Stress Laboratory. JAMA Intern Med. 2025;185(1):101-102.


往期回顾

进展 | JACC:老年STEMI相关心原性休克患者使用微轴流泵,获益能跟年轻人一样高吗?

病例 | JACC子刊:心脏团队协作内外科治疗左心室壁瘤漂浮血栓合并冠脉多支病变一例

进展 | Eur J Heart Fail: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与心力衰竭尤其是HFpEF亚型密切相关!

进展 | JAMA子刊: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LVAD患者单独使用VKA是安全的,去除阿司匹林可减少出血

进展 | Eur Heart J:血浆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多种心肌梗死相关蛋白并且具有性别特异性

进展 | Circulation子刊:搭桥患者出现症状需再次造影时,建议先行CTA检查,可降低MACE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