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官方微信。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化财经媒体,下辖纸质版、经济观察网、研究院、电子版、音视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矩阵,并主办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杰出营销奖、中国蓝筹地产、观察家年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中国最具创新企业等系列品牌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吴晓波频道  ·  双11还是给了我们九个惊喜点 ·  昨天  
伍戈经济笔记  ·  经济,当外部变化 II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观察报

央美处分葛宇路也是一个“艺术作品”吗

经济观察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30 12:00

正文

理性·建设性


“葛宇路”走红之后,拆掉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一种严肃态度,而保留它则显示一种幽默、轻松和自由的态度。




“葛宇路”这三个字进入公众视线,最初是因为北京百子湾的一条无名路。这个中央美院的学生把这条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给当地居民带去了方便,后来命名被导航地图选录。这意味着,作品“葛宇路”成功植入了现实生活,并且与居民生活形成了良好互动,互相没有产生排斥反应,带来了官方媒体长期提倡的正能量。所以该案例在社交平台一经披露就迅速走红了。


90后葛宇路同学的这个作品,后来成为了他的毕业作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两个葛宇路在成长”。这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没想到作品在社交媒体上火起来以后,作品的命运发生了转折:“葛宇路”的路牌被城管拆掉了,这条路终于被命名了,不过是另外一个名字。从艺术的角度,这个事实也可以进一步延伸解释为,“葛宇路”作为艺术作品,吸纳了公权力的影响因子,其内涵被进一步填充,拥有了更多意味的解释空间。


回到现实,我倾向于认为,沿用这块路牌要比拆除它更具有正能量。毕竟,很多居民和司机已经习惯了这块路牌带来的方便。而且,“葛宇路”路牌进入生活,是一个成功的居民自治范例,本来,像提供路牌指示这样的服务,应该属于公共品,应由基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提供,但葛宇路这个作品并没有耗费公共资源,却增加了周边居民的公共福利。


特别是“葛宇路”走红之后,拆掉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一种严肃态度,而保留它则显示一种幽默、轻松和自由的态度。当然也可以说,拆除也是一种特殊的幽默。不过从艺术角度看,我认为拆除与保留,都会提升这个作品的艺术价值,它的解读可以非常丰富。


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最近葛宇路因为“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被学校处分了。7月12日,中央美院在通报中称:“近期,中央美术学院葛宇路同学违反校纪校规,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央美术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规定,结合相关院系和部门提供的事实材料和处理建议,经学校合议研究,决定给予相应违纪处分。”文件显示,处分内容为“记过”。


该处分决定在网上引起激烈讨论。也有人说葛宇路被校方处分并不是因为路牌作品,而是别的恶搞作品。据葛宇路本人介绍,其所在的是实验艺术系,现在成立了学院,一直是提倡和社会学结合的这么一个艺术门类。老师也都提倡说要成为一个有质量的人,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作品。“葛宇路”路牌就是这么一个作品。


从他的一些作品来看,葛宇路是一个勤于思考的艺术家。在接受央视《新闻周刊》采访时,他介绍了另一个作品,姑且命名为“对视”吧:“我在附近找监控摄像头,搭脚架爬到和监控摄像头很近的距离处,然后和监控摄像面对面看着。因为往常监控都是来监视我们的,我是不是也可以看它?在这里,我质疑的是一种监控的权力。我对它并不能做出实质的改变,我只是盯着它,争取盯几个小时把背后看我的人看出来,或者说我们之间能够有一瞬间的对视,我觉得那就很棒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浪漫的事情,因为其实每天在摄像头背后看这些街道,突然有一个人双目相交,我觉得那一瞬间会有一种温情。”


葛宇路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学生,他的作品既有建设性,又有一点点微妙的反思和批判精神。他对公共空间所投去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深度卷入社会生活,包括普通居民和公权力在内的各个方面与作品的互动,又增益了其作品的艺术内涵。美院对葛宇路的处分,亦可作如是观:对葛宇路的处分本身也是一个“艺术作品”吗?




经 济 观 察 报 理性 建设性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