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是典型的政策市,大小行情走势的背后都能发现政策(包括制度变革、监管行为)才是始作俑者,可以说每一轮的行情,政策都如影随形。
2015A股走势基本和经济无关,从经济面是找不到支撑一轮牛市的基础的,也找不到一轮股灾的基础,完全都是政策所为的结果,也是政策市的教训。
2016是被教训之后政策反思后的结果,这个观点我在2016年我们的春季会议上做过重点阐述,后面的管理层行为及行情也验证了这一点,昨天证监会主席助理也做了很确切的呼应,他用“稳”和“进”两个字对2016年的A股市场做了总结,以下这段话是他的原话:
““稳”,主要体现在沪深股市运行总体平稳,市场机制的内在稳定性增强。去年3月初至年底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5%,二、三、四季度区间振幅均低于10%,涨跌幅超过2%的交易日仅7个,这些指标大幅低于2015年的水平。“进”,主要体现在股票融资规模大幅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力度加大。2016年,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IPO家数和融资额创近五年来新高,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新三板挂牌公司接近翻番,突破1万家,全年融资1405亿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较为活跃,涉及交易金额2.39万亿元,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也大幅增长,非金融企业全年累计发行债券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倍。“进”还体现在多方协同、多管齐下打击资本市场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回过头来看,这一年既充满挑战,亮点也不少。”
很显然“稳”和“进”是监管目标,幸运的是2016年,这个看似矛盾的目标还真达到了,达到了大融资目的,还打击了违规,还实现了振幅很小,涨幅不大的慢牛,堪称完美!
这个完美是如何实现的,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暂且按下不表,先来看看监管层从2016年的完美中可能会得出什么结论?这些结论会指导他们如何行动。
我当时判断他们2016年的行动会是“他们总结2015年及2016年初的教训之后会采取的……”;(不能暴涨暴跌,所以打击炒作,并用IPO及国家队调控指数)。
但,对完美的2016年,大概率不会去总结什么教训,所以,我判断,他们2017年的行动将会是“他们总结2016年的成绩后会采取的……”。成绩及得出的结论会是什么呢?打击活跃资金,打击违规,进行大融资,行情振幅是可以控制的,股指不跌破2016年3月份股的低点就是可以接受的,上证指数能涨个10-15%就非常满意了。
如此看上证指数在2800-3500之间运行,监管部门继续打压活跃资金、继续打击市场炒作,继续加大融资……2017年继续是完美的一年。
市场很聪明,从券商对2017年上证指数的预判大多数都在2800-3500之间看,这一次大家对监管部门的小心思算是研究透了,显然现在市场都明白也认同“稳”和“进”依然是2017年的目标,聪明的投资者制定的2017年投资策略也都是围绕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的,但经验告诉我股市投资哪有这么容易。
市场上的这种主流思维显然是刻舟求剑的第一层次思维。
我的2017年度预测表明似乎也沿袭了这个思维,但我对2017年的预测用了相机行事这个看似很滑头的词,其实是背后的逻辑无法拿到台面上去说。
说相机行事,是因为我对2017年股市行情有重大疑虑。我很担心2017年出现极端行情。
股市是各方力量交集的地方,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利益集团、群众力量……谁如果认为自己可以左右这个市场都是不自量力,是很可笑的,包括监管部门,政策能影响市场是肯定的,但政策一定会如何影响市场是难于判断的。2016年出现的慢牛是多方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更可能的是巧合,监管部门如果认为是自己的行动,是自己的能耐驯服了A股这头怪兽,那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很显然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如果监管真有这个能力,全世界的股市就都不会出现股灾了。
2016年其实是跌的,用资金面讲2016年资金面是失衡的,所以往下寻找支撑,但这届监管从3月份开始算是涨的,可以这样算,但以这个结论算就可能误判2017年的资金面的严峻形势。
2016年再融资额非常巨大这很大程度上支撑了A股市场一些公司的高估值,但2017年再融资收紧,可以流通的定增盘子却越来越多。
从目前市场的热度看,增量资金大量入市可能性很小。
监管层还极可能误判形势认为A股市场不差钱而加速IPO,认为减少再融资加大IPO,只要总量控制就没问题。
认为有国家队护航就可以,继续任由国家队高抛低吸抽取市场资金,甚至在高抛低吸过程中逐步降低持仓。
继续挤压活跃资金离开A股市场。
如此看,A股市场资金失衡是必然的,考虑管理层的盲目自信,后知后觉,官僚主义,等他们反应过来再采取行动,或者过程中行动不得力,那市场就一定会出现超跌情况,尤其是可能出现上证指数跌幅不算大,但其他版块跌幅惊人的情况,这样的话,对投资者的杀伤力将非常太,甚至超出市场预想,这个极端不得不防。
逻辑说到者,各位有没有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
但这是年度思考,没必要紧张,市场不会立即或者毫无反复的就往最极端的方向走(因为担心吓坏那些一惊一乍的投资者,让他们混乱动作,所以不敢公开发布这篇文章)。
思考到这里是不是就结束了呢?显然没有,因为还有第三层次思维。
既然A股是政策市,那服务于政治就是必须的,管理层不是不喜欢股市上涨,2016年总结就说上证指数自3月份以来涨了15%,如此牵强也说,可见是喜欢涨的,只是不喜欢股市毫无理由的乱涨,不喜欢股市上涨后可能的下跌风险,不喜欢上涨后下跌被人指责自己的不作为的风险,如果自己作为了,或者上涨后不暴跌那上涨也是很喜欢的。
现在严监管下的A股,价值投资开始占上风,投机资金得到有效压制,指责监管不力的声音很少了,反而认为监管过度,改革停滞不前的声音比较多,骂声也主要来自对打压股市的不满。监管层也许想,2017年只要股市能涨就完美了,如果我是监管层真这么想。
再说政治上,2017年有重大会议,房地产打压了,供给侧不能走回头路,雾霾压力大,是需要让股市来分分忧,贺贺喜了。这不是没可能,如果哪天某个大领导突然意识到,股市适当上涨对大家都是好事,一句话就干了。
上涨是上涨的最好理由,如果真这样,市场真就不缺钱了,虎视眈眈的场外资金就冲进来了,到那时也就不是管理层想压就能及时压得住的,A股的涨幅超出想象就顺理成章了,说不定是未来几年都难得一见的好机会呢,错过岂不可惜。
再想下去,如果2017年两个极端同时来,上半年往下极端,下半年往上极端,那怎么办?2017成败在此一举,如果两头都作对了或弄反了,2017年都是改变人生的一年。
上半年H333?下半年SH333?
不知道,虽然展望2017时我有这么说,但听了今天的分析,大家是清楚了还是更糊涂了?
是不是还有疑问?明天开始怎么办?
我回答不了了,我们一起相机行事吧。
注:想了解逻辑背后的东西,可参考以下文章
《A股市场还有多少债要还》
或者看新浪微博@洪榕
《对2017年股市行情的疑问(析疑版)》
《A股还债行情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