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明日报
思想品格 人文情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发布  ·  明日转雨!体感:晴冷→暖湿! ·  昨天  
上海本地宝  ·  换城市工作,养老保险如何转移? ·  3 天前  
乐游上海  ·  最后一周!魔都C位夜游灯光秀超全打卡攻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明日报

热爱,就有无限可能

光明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2-03 09:32

正文

编者按

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报刊出的 《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甘肃高校毕业生西部创业的故事与启示》 (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短评) 这块“巨石”,荡起的“巨浪”经久不息地冲击着无数学子的心房。


读者来信、来电一波又一波涌向本报编辑部,或真诚倾诉对扎根西部学子的敬仰、或深情讲述自己对西部的向往、或发自肺腑地表达拟投身西部的干云豪气……

我们从中选取部分予以刊登,期待这份责任担当在更多的人心中激荡、激荡、再激荡;期待这份家国情怀通过你我传递、传递、再传递;期待“投身广袤西部,铸就无悔人生”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连续报道】


“跑起来!注意节奏,打好配合!”早上9点刚过,青海西宁西门体育场的足球场上便响起了一阵阵跑动声、哨声、呼喊声。

宽敞的场地上,一支支少年球队正在捉对“厮杀”,奔跑、传球、过人,踢得热火朝天。教练员宋灿穿梭在球员之间,高声指导着动作细节。

此时气温已近零下10摄氏度,但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住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不时地还有小球员来到球场加入训练,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只有6岁。

“瞧,足有百多号人了!”安排好训练,宋灿来到场边,边擦汗边对记者说,“春节后有很多重要比赛,放假了训练也不能停!”说话间,他时不时望向场内那群生龙活虎的少年。

今年36岁的宋灿是青海西宁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他曾效力过多个国内足球俱乐部,退役后,本打算找个大城市开家体育公司,可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偶然看到的一幕,让他改变了想法。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雪山,脚下是坑坑洼洼的土滩。孩子们用几根木杆搭成球门,垒几块牛粪标出界线,就开始快活地追着足球奔跑,丝毫不顾腾起的灰尘有多呛鼻……”宋灿的心被深深刺痛了,“青海很缺正规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不少苗子遇不到好教练、用不上好场地。我得为他们做些啥!”

决心下定,他开始了一项极其考验耐心与恒心的事业——足球青训。

“我带着团队走进青海各地的中小学,普及推广足球运动,还根据每位小球员的特点,量身打造科学的培养计划,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这一干,就快十年啦。欣慰的是,孩子们不断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的目标一步一步在实现!”宋灿感慨地望向小球员们,指着其中一位对记者说,“比方说这个娃娃,他叫多杰然丁,是曲麻莱的小球员,连晚上睡觉都抱着足球!热爱,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2024年,青海在西宁市和海东市挂牌成立了首批33所新型足球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普及教育和训练竞赛。这让宋灿更加振奋。

“现在,很多家长都支持孩子踢球,把踢球视为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方式,奔向球场的孩子越来越多。”宋灿的声音里透着坚定,“我相信,青海不仅能培养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还能走出一批足球相关行业的拔尖人才——体能教练、康复师、体育老师……”

正说着,“叮咚”一声,宋灿的手机响了,原来是球员贡藏嘉娃发来了一张照片。照片里,黝黑壮实的小伙子双手捧起一座冠军奖杯,笑得格外灿烂。

“他是我们培养的2007年龄段球员,刚拿了巴西巴拉那州U16锦标赛的冠军,这是他送给我最好的‘新春礼物’!”宋灿笑得是那样自豪。

(本报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


读者来信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内容↓


体验保家卫国的自豪与激情





皑皑冰雪,巍巍峰峦。太阳还没有爬上山巅,海拔4600多米的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连营门前便热闹起来,一支几十人的队伍正在迅速集结。
“稍息,立正,报数!”
“一、二、三……”
“欢迎老师同学们!现在,请戴好护目镜和手套,出发!”
伴随着带队战士嘹亮的口令声,队伍开始整齐移动。

……


点击阅读全文


守护!为了万家灯火





夜色渐浓,远处天幕下不时绽开一朵朵绚烂的烟花。除夕夜,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银川东换流站,值班长仇利辉带领着团队还在忙碌。

“家家都在过年,保证电力供应安全,丝毫松懈不得。”记者“探班”时,仇利辉正一边仔细巡检设备,一边记录拍摄下一组组仪表数据,并将数据和照片实时传到工作群中。

……

点击阅读全文


“为姐姐的选择点赞!”





攀上沙脊线,感受戈壁荒漠的辽阔壮美; 骑一峰骆驼,跟随驼队缓缓穿行于沙丘之间; 坐上滑板从沙山之巅疾速滑下,体验沙海里的“速度与激情”……

年味正浓,记者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采访时,偶遇了陈妙、陈诚姐弟俩。

“我是专门从湖北武汉老家过来的,主要是探望姐姐,顺便也看看西北风光。”瘦高的小伙子陈诚兴冲冲地历数着:几天工夫,参观了莫高窟、观看了实景演出、游玩了鸣沙山,还游览了市区、吃遍了特色小吃……“这里景色美、人热情,生活热气腾腾!这下我就放心了。为姐姐的选择点赞!”陈诚伸出右手,对姐姐竖起了大拇指。

……

点击阅读全文


更多来 信,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家乡,走到哪儿也忘不了!” 点击阅读原文

《“我也回来创业!” 点击阅读原文

《建设家乡,比别人更多一份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

投身西部,我做好了准备!》 点击阅读原文

这股劲儿,源自对西部的热爱! 点击阅读原文

《在西部,我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最艰苦的地方,我的青春在绽放》( 点击阅读原文

《忘不了在西部的那些岁月……》( 点击阅读原文

《期待大境界的学子续写新疆传奇》( 点击阅读原文

《主动报名到新疆的学生越来越多》( 点击阅读原文

《来西部,书写你自己的芳华!》( 点击阅读原文

《为投身西部的年轻人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

《回乡创业,我真是回对了!》( 点击阅读原文

《奉献西部的情怀,我们会传承下去》( 点击阅读原文

《到西部去!我盼着出发的日子》( 点击阅读原文

《做西部教育的“接棒人”,攒劲得很!》( 点击阅读原文

《能在西部挥洒青春,这辈子值了!》( 点击阅读原文

《我为奔赴西部的“队友”骄傲!》( 点击阅读原文

《这种光,正是新时代学子应当追寻的!》( 点击阅读原文

《这漫天星辉,会照亮孩子们未来的路!》( 点击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