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新编并举、民族音乐交响化,对澳门历史、革命人物的创新性表达,对粤剧艺术的年轻化、歌剧化的有益探索……《无声的功勋》让北京观众近距离感怀岭南粤韵的魅力。
舞台上,纯正粤语响起,字字铿锵有力,句句触动人心,将现场观众带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该剧既保留了传统戏曲表演中的铿锵激昂,又融入了当代戏剧叙事手法以及精致时尚的舞美元素,在民乐融合交响乐的伴奏下,演员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身段动作、特色唱腔生动地展现出不同角色的人物性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的矛盾情感,尽显现代粤剧的精髓和魅力。
这部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感人至深、制作精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现代粤剧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热情肯定。
作为一部现代粤剧,这部戏的音乐创新和先锋实践十分亮眼。
据乐队指挥李复斌介绍,该剧的音乐创作坚持守正创新,在此基础上,音乐又为剧情服务,比如大提琴和高胡的二重奏,小号和弦乐的搭配,都是在磨合和寻找平衡点。“创新是建立在传承基础上的,原汁原味的粤语音乐特色不能丢。将粤剧曲艺的文化精髓和民族交响乐多层次的声响表现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画面感丰富且新颖的表演方式,使粤曲的内容空间得以扩充,在听觉上创造新意。”李复斌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舞台呈现上,该剧除了保持浓郁的粤剧特色,更是有意识地进行革新和创造,力图凸显时代气息,贴近现代人的欣赏习惯。
本次演出还首次创新采用了全息多媒体技术,使得整个舞台情景交融、生动逼真,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据该剧导演王东旭介绍,在坚持核心不变,方式求变的基础上,剧本精益求精,
结合多样化的舞台形式,以生动的故事和新颖的创意凸显其艺术价值、感染观众。
在音乐唱腔方面,根据不同角色的性格、规定情境、剧中风格为出发点,进行个性化创作,给演员充分的表演空间,融入话剧式、影视化的细腻手法,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这部戏的感染力与创新力。
据了解,自去年11月该剧作为第三届珠海艺术节开幕演出正式首演后,又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亮相,主创团队多次组织专家座谈研讨,对剧目进行艺术品质提升,对剧情设置、角色唱法、编曲配乐、舞美设计等精心打磨,着重凸显这部现代粤剧的历史新编、美学内涵,历史的厚重、艺术的表达、传统的唱腔、当代的叙事……
剧目创新编曲尽展粤剧风韵,让艺术在岭南传统文化的基底上呈现出继往开来的新态势,打开了一扇更为广阔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