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美城镇
华易研究院立足“智慧社会,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秉承“创新、发展、智能、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构建中国智美城镇建设与运营生态圈——战略合作伙伴联盟体,主营业务涵盖新型智慧城市、特色小镇和产业新区三大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微电子院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  3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激动!武汉新一轮演唱会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美城镇

【行业动态】全国首个垂直行业“数据要素x”行动方案发布

智美城镇  · 公众号  ·  · 2024-05-22 20:27

正文

NEWS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持续推动气象数据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气象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气象数据要素×”是自2024年1月《“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发布以来,第一个推出的行业垂直“数据要素×”行动方案。


政策概览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6年底,打造3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出50个以上满足典型应用场景需求的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形成一批以实时数据流驱动运转为特征的业务新机制、新模式,探索培育若干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气象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实现“需求牵引产品研发、数据支撑场景运转、交易释放数据价值”的良性循环,推动数据要素成为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围绕防灾减灾、智慧农业、交通运输、能源安全、金融服务、绿色生态等六方面18类数据融合应用场景,《实施方案》提出七项重点任务:


一是梳理气象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堵点。 聚焦保障国计民生、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运行安全等方面,开展影响和阻碍气象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等问题的摸底调研,并梳理形成对策建议。


二是加强气象数据开发利用技术攻关。 围绕应用场景方向需求,针对数据产品支撑供给不足等问题,组织开展分类分批技术攻关,加强转化利用。


三是加快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研制。 滚动更新《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研制指南》及其公众版,形成新产品、新工具支撑场景应用;持续做好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准入工作,保障数据产品供给质量;加强数据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数据产品成果汇交登记。


四是强化数据价值释放保障支撑。 探索打通“政研用介商”一体的数据创新利用转化流程;健全完善气象数据安全监管平台,稳步推广气象数据身份证,保障气象数据创新、流通相关主体合法权益。


五是开展“气象数据要素×”试点。 分类梳理设置试点方向,统筹纳入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选择气象数据治理基础好、应用场景相关主体协同性强、成果流通转化顺畅的地区,组织开展专项试点。


六是创新引领打造应用典型。 持续遴选“气象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组织开展“气象数据要素×”行业大赛及地方赛;依托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强典型案例成果流通交易。


七是积极稳妥推动众创利用。 推进搭建气象数据众创利用平台;部署出台畅通气象数据开发利用与流通交易的地方政策,为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繁荣气象数据要素生态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中国气象局“数据要素”相关动态


2024年5月14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数字化、场景化、移动式决策气象服务支撑能力提档升级,开展精准化、数字化的风险预警服务。要高效能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数字经济建设,拓展“数据要素×气象服务”场景。


2024年1月18日,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设工作方案(2024—2025年)》。


《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制度基本建立,气象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和流通监管平台基本建成,气象数据授权运营、众创利用、气象数据身份证管理等关键流程基本打通,为进一步在更大范围推进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工作奠定基础。


气象部门将以维护气象数据安全为前提,以提高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为目标,以促进气象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为主线,着力打通制约气象数据安全流通、高效利用的机制性障碍,按照“基础制度先行、发展安全并重、分类分步推进”的原则,有序稳妥构建覆盖气象数据供给直至消费利用全链条的中国特色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对于构建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制度,《工作方案》要求,建立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总制度,划定底线红线;构建气象数据产权保护制度,做好权益保障;建立气象数据运营和交易制度,保障合规公平;健全气象数据审查监管制度,确保安全可控。


就搭建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关键平台,《工作方案》强调,一方面要建成气象数据授权运营平台,为授权运营单位提供加工和运营气象数据安全可信环境,并依托运营平台稳妥发展、探索培育气象数商;另一方面加快完善气象数据流通监管平台,围绕气象数据运营和交易跨主体跨区域需求,加快优化气象数据流通监管平台,实现监管平台与运营平台、数据交易机构交易平台互联互通。构等重点参与方的安全责任,从三个维度筑牢数据安全底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