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千帆育儿网
上海地区的育儿探讨(包括园托择校,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
51好读  ›  专栏  ›  千帆育儿网

19年七外上岸分享

千帆育儿网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7-01 13:04

正文

(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遵循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千帆精神 ,不做只伸手的拿来者,前面受益学习很多,一直想着也在这里分享下我们的幼升小历程,但由于考完后一直很忙一直拖到今天。


基本情况:

3月底男生,活泼,没城府,话痨,记忆力动手能还可以。在公办幼儿园,幼儿园教规矩,养习惯,做手工,练体育,老师都很好,总体非常满意。


从未入幼儿园就定下民办七外的想法,想法很单纯主要几点:

1.不吃苦怎可能有好成绩,

2.任何政策下有个成绩都不会错。

3.徐汇学区房买不起合适的,闵行情况又比较特殊(井底之蛙之见,不爽勿喷)。


但本着细水长流,尊重小孩成长规律的想法,所以没有大水漫灌,坚持一步踏稳再走下一步的思路,整体来讲还算度过一个松紧适度的幼儿园生活。


第一个课外班,乐高,主要是为了入园做准备,以上就上了两年多,后来停的时候小朋友很是舍不得。机构不错,不光是搭搭玩玩,很多常识,知识都是从这里获得。


小班上学后开始英语,被评价为蹦跳之首,只看动画片的DSN英语,学了2年。因为后面幼升小机构也有英语觉得负担太重,就停了。当时是在比较了几家机构后,基于让孩子喜欢为先的思路开始了在DSN的历程。两年下来过程和结果都还满意。也许和我们不是较真的家长,和一直秉持的机构上课只是开始,回家预习,复习,理解非常重要的理念有关。


而且他们家配套的教材和相关的音视频非常适合小朋友,而且家长用心后会发现教材可以延伸的非常深,有些低年级的教材内容我们都是后来放到高年级才去回过头来学。整个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语法和自然拼读,一度手写作业多到都是我替小孩写(保护小手吗)。所以那么多的所谓只看动画片的评论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不过价格也确实让人肉紧。每个人可能感受不同,只是个人感受,不喜勿喷。


小班下学期开始报了一年HABA课程,小班四个人。显性看到的是和小朋友的配合的团队精神,其他那些老师讲的很神的我也没看出来。反正小孩玩的挺high的。中班HABA 结束后增加了画画,主要考量是,很多学校作业学了画画后自己可以完成。另外男孩子学理工制图,读图那是必须的,画画也算打个底子吧。。


基本就这么玩玩乐乐的度过了小班和中班上学期。中间也会有些认字读诗什么的,拿别人思维教材练练手什么的。但都不系统。中班下学期开始正式准备YSX。18年春节后,后知后觉的去YY发现只有平时班了,从没想过人家小班,中班就开始了(决决对对的后知后觉),没人接送只能放弃。BH看了下,没吃准。打电话给JX 说满了,啥时候再测评等通知。


当时还真有点手足无措。想实在不行就YY的平时班吧,报上再说,结果妈妈带着钱去YY的时候(YY 很牛当时只要现金)收到JX通知测评。本着去看看再说的前提就去了,后来约了测评时间,当时开玩笑说如果测了B就不用报了,应该也不是这块料。结果评测是A,英语有DSN两年学习的经历做底子,成绩最好,其他两门就不那么拿的出手。这结果和前期投入相符,那就接着投入。交钱,收票。等着暑假开始上课。


在中班下学期开始也开始了家里的系统性学习,经过家庭讨论,爸爸隆重登场,从幕后策划走到前台执行。先从最简单的开始那就是英语和思维/数学了。数学从计算开始,过度到思维。想着最狠不过把小学的东西拿过来考孩子的想法,淘宝了一套小学一年级教材和练习册,然后加上其他的一些资料。整理出每天学习重点,每天晚上吃完饭后.1.5个小时的学习(数学加英语)。按照学习内容每天给布置30道左右的计算加3道文字题用来幼儿园放学后完成。(话说编题也挺难的 ,有时候偷懒就百度些题,再抄下来)这部分主要由奶奶监督。(这个练习习惯一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但题已经改成打印了。)


暑假开始JX培训,英语/语文/数学 三门。我们分成周五1节,周六2节。这时候DSN还没结束,所以并行在上,都有作业,所以就有点累人。暑期觉得主要还是以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养成为主,也开始接触看图说话,拼音这些。但由于暑期没人带他,报了个暑托班。每天回家也就不早了。所以原先下午放学后的练习也停了。一个暑期下来,上课习惯大有改进,进入到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中后整体能力也提升明显。另外年龄在这个阶段绝对是很大影响,所以晚了点但理解掌握非常快。原来野路子打下的基础结合现在的系统化学习。整体感觉还可以。暑期结束后,测评。160多人进到前60名。考虑到暑假的时间情况,结果可接受。另外其他方面在乐高结束前加了一门乐器课。主要是培养耐心,和基本乐感,节奏感。


大班开学后奶奶回来,一切进入正轨。也有了暑假学习的底子,所以幼儿园放学回家后除了原来的数学/思维外,增加了讲故事环节。本着废物利用不浪费的原则,他自己在已有的绘本,拼音书或字书上,找任意自己喜欢的故事看完讲给大人听。这既练习了认字,拼音,也练习了理解和表达能力。而且内容是自己选,他也没有借口。


这段时间晚上回来以JX作业资料为基础,在做完的基础上,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逐渐做到自己看题,自己解答,然后再从做出的结果反推当时读题理解时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地方,下次改正。在这里不得不说JX的资料确实蛮好的。(也可能是见的少没见过更好的)。英语主要抓单词指认,和简单默写,目标是能够看懂卷子,认识答案。后来发现这两点都很重要。经过一个秋冬的拉练,秋冬季排名考进入前10,确实有点意外。当时预估是前20。


寒假以JX那几本大礼包度过的,不得不说,如果认真做量真够大的。还好小朋友还能跟上。


寒假过来上课基本就不是重点,这中间穿插了5次模拟,很有针对性,难度也够大。所以QW面试完后,小朋友兴奋的说太简单了,和模拟比so easy。而这段时间我们也把难度降下来,数学练习回到了20以内,英语主练跟读,和基本单词。语文以表达,理解能力提升为主。因为YSX毕竟主要考查习惯,思路,灵活度,宽度。毕竟学校需要的是学习能力和好的习惯,你即使硬塞到三年纪的水平又so what。另外越到最后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处于一种烦躁亢奋状态,所以不必强求平和,尽力做到就好。


感觉主要发力就在大班秋冬季,后面就是优化和雕琢了。


很幸运,最后考试时一切都好,没什么意外发生,不过能感觉到小朋友也确实背负了很大的压力,想想也挺心疼。但总算有个好结果,比起那些一样辛苦的小朋友,我们是幸运的,因为这个年纪,不确定性是随时的。


啰啰嗦嗦一大堆,主要想表达的是:

  • 用心,用心,用心。做的每件事情要想明白为什么。

  • 尊重生长规律,多做事半功倍的事情。在这个阶段早不一定好,多不一定好

  • 不能把孩子丢给JG,在JG只有那么一点时间,重点还是回来后的时间。预习,复习,理解,消化。毕竟JG是标准的,孩子是唯一的。用你自己孩子能懂方式把知识掌握。

  • 语文为王(从QF 前辈的帖子上看到的,自己的实践也证明了这条)。语文是保证你看懂题目,听懂要求,讲清事情的基础。而这几点是你做任何提升的起点。

  •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管是资料,还是JG或者是方法。所有这些都需要自己去践行。





更多升学育儿经验分享:

8月底出生男娃裸考上岸盛大花园

刚刚幼升小上岸,记录一下

七外裸考上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