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亲自建了个美容护肤打卡群,蹲在里头各种答疑、聊变美心得,让大家好好护肤。
扎扎实实当了一整天的“客服”,最后竟被件小事惊讶到了。
原本都在聊抗老,突然有个小伙伴说:
“我脸上有很多斑……”
这一句,炸出了一堆“斑友”,有这么多云闺蜜都在和各种斑较劲啊。
👇🏻
聊着聊着真相了——这些困扰的背后,
是漏掉的防晒给皮肤记的账。
紫外线累积下来伤害,真不知道哪一天从皮肤的哪一个地方,就坍塌了。
我是一年四季都防晒的人,这件事儿几乎是我的常规护肤项目了,这几年也常跟大家科普,真的想不到,还有好多人几乎是不咋防晒的。
于是群里的画风,就变成了我苦口婆心劝大家做好防晒……
最让我惊讶的是,很多姐妹对防晒的认知还停留在「晴天打伞就行」阶段。
诺,这几个防晒误区,看看你们中招了没?
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小D,我们出去玩一般会让她自己收拾洗漱用品,她现在会把防晒霜和牙刷、牙膏整整齐齐装在一起,11岁的女孩竟比我们这些大人都懂得。
挺感慨的,所以赶紧写了这篇文章,和大家好好说一说,
防晒这件最要紧、却最容易被忽略的小事。
现在都在关心变美抗老,但大家要知道,护肤品也好、美容仪也好,要有更好的效果,除了坚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就是健康的皮肤底子。
而在所有对皮肤的损伤里,光损伤是第一位的。
这张卡车司机的照片就是个经典例子,因老是坐一边的驾驶位,靠窗接受阳光直射的一侧,衰老变化十分明显👇🏻
对皮肤来说,
防晒真的超出想像的「刚需」。
你可以不做,但你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晒黑可逆,伤害不可逆,不做就一定会有伤害,而防晒一定能减少伤害。
“光损伤”是有积累性的,一次两次看不出来,但长年累月下来,一定会让我们更早地长斑、细纹,皮肤松弛,甚至各种皮肤炎症都要找上门来。
这也是我
一直提醒大家给孩子建立防晒习惯的原因
,18岁前受到的光照占人生总紫外线照射量一半以上,
小时候没有做好的防晒,总有一天会在脸上“秋后算账”。
我自己这么多年舍得在“变美”上砸钱,学到的一个道理:美丽的底子是“健康”——认真做保护健康的小事,比花大钱上手段的一时漂亮重要多了。
防晒真就是护肤里,花小钱办大事,细水长流看得到的小事,越早做越好!
在我的“熏陶”下,小D对这个认知已经很清晰了:我们防晒不是为了“白”,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皮肤健康”。
这也是我想教给她的,学会爱护、爱惜自己身体的一种方式。
在群里聊防晒的时候,我发现,
最冤枉的不是没有做,而是做了这么多年都做错。
比如,团队坚持做防晒的小伙伴,皮肤检测时候发现,平时“挤一点,对着脸三下五除二就完事儿”的擦法,结果是:同一张脸,分区的皮肤质量。
防晒偷懒的理由,还有有千千万万个,比如昨天好多姐妹在问我:
讲真,我当时还挺惊讶的,因为我觉得每天擦完面霜顺手擦一下防晒霜,并不是多麻烦的事,大家为什么总在问这个可以不涂吗?那样可以不涂吗?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在做这些“无谓”的决策,其实也是一种消耗啊。
但团队小伙伴们却非常有共鸣,一个劲和我说,因为防晒霜涂完不舒服,因为防晒霜涂了还要卸很麻烦。
……但说实话,这不就是选个产品就能解决的问题吗?现在的防晒霜有太多好肤感的选择了,也有直接清水或者洗面奶就能洗掉的。
——核心不就是,我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找产品满足我的需求。
分享几个我选防晒的思路给大家参考,防晒其实也可以变成一件顺手又舒服的事儿。
市面上的防晒霜,主要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它们的优缺点挺明显的,大家看图就知道个大概了👇🏻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除此之外,还有物化结合的,集合了两者的优点,不会过于厚重闷痘,又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一般来说,给孩子或敏感肌的大人用,
我更推荐物理防晒,刺激小更安全。但相对来说要牺牲一些肤感。
但也并不绝对,现在也有新型的物理防晒,已经能够通过特定成分的配比,来达到清爽不假白的效果。
看这个水质感,有些物理防晒,肤感就已经做到护肤品的级别了👇🏻
大家可以在选择范围内多尝试几款。不管商家怎么宣传,自己感受一下,用完感觉清爽舒服不假白的那个产品是什么?自己的感觉不会骗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纯物理的防晒霜,也不是绝对安全
,有的产品会因为选用了小分子颗粒,特别是纳米级成分,容易渗透到皮肤里被吸收。
所以我们在实际挑选时,
注意看一看商品详情页,关注是否选用的是
非纳米
颗粒的防晒霜。
防晒产品都有的功效指标:SPF(防UVB晒伤)、PA(防UVA晒黑),它们的指数越高,防晒能力越强。
大人选防晒看这两个指标就够了,但
咱们给孩子选,只看这两个是不够的
,还要看超长波防护范围(500nm以上)。
孩子一晒太阳,小脸蛋就变得干燥、泛红、敏感、长痘,就是超长波造成的
光热损,
全波段广谱防晒
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敲下重点,不论季节,不论晴天还是阴天,只要紫外线指数>3(手机自带的天气预报会有显示),外出都必须做好防晒。
你们看,这还是雨天,紫外线一样不低的
👇🏻
这里也回答上面朋友说的“室内不需要防晒”的问题,室内玩耍/办公区域如果是靠近透光玻璃窗户的位置,紫外线是不亚于室外的,也是需要防晒的!
还有夏天出门,即使戴着防晒帽,也是
会有漫反射到脸上的,
所以做好了物理防晒,也是需要涂防晒霜的哦!
当然防晒霜的防晒指数也不是一味追求高的就好,还是那句话,看自己的生活需求:
日常给孩子选用
SPF30、PA+++、全波段广谱
的防晒霜其实就够了,也能满足我们日常、通勤使用。
如果要去户外徒步、滑雪、海边旅游,加上孩子玩起来又特别容易出汗,我就会给小D用上能够防水防汗的SPF50高倍防晒。
如果孩子皮肤敏感、脆弱,那我们在选防晒的时候,除了对安全和产品质地肤感格外注意,也要多考虑选择有养肤效果的产品。
毕竟一天要补涂好几次,
除了对外要有效防护,对内也能够及时“补给”。
比如,有的产品内里添加保湿成分,让孩子在高温下皮肤中的水分也不被“蒸干”,保持滋润。
像这种成分表里,有植物基底的类型就是👇🏻
防晒产品成分表:截图自美丽修行APP
还有可以选
具有修复镇静作用的
(一般有这类功能的,产品详情页也会介绍)
,这类就是可以修复光损屏障的。这样比晒后皮肤出现了干燥、晒伤了再去弥补更方便也更安心。
有效的前提,一定是掌握了正确的用法,之前也唠叨过好多遍,大家直接看图,就不赘述了。
所以不要再问带防晒系数的粉底液/隔离霜可以吗?你对照一下,有没有用够量?比如我,粉底霜肯定用不了那么多的量的,全涂上去脸都能去唱戏了。咱们还是乖乖地用防晒霜,然后再上粉底哦。
关于补涂,不瞒你们说,我之前也觉得好麻烦
我在美国也是试了不下四五十个品牌,这两年的防晒我测评过不少,才知道,防晒原来已经卷到了全世界了,像是防晒水、防晒气垫、防晒安瓶等各种新型防晒霜,喷一喷、拍一拍就能轻松解决掉这个问题。
像这种气垫型的防晒霜,补妆的时候用它补涂,就很方便了
这里必须说一下,
不管多安全,不建议给孩子用气雾剂型防晒喷雾,会有吸入风险。
发现孩子皮肤泛红发烫,吵着说疼不舒服,甚至有水疱、脱皮,那已经晒伤了。
如果很严重,像是身上出现了水疱或脱皮,建议立即去看医生。
如果不是很严重,咱们也先不要着急,大的原则:
迅速让皮肤降温+补水+保湿+物理遮挡防晒。
刚发现晒伤,就立即用冷水冲洗,或者凉毛巾冷敷降温,然后密集补水。
第二天就可以涂上有保湿、修复成分的护肤品,同时还要注意物理遮挡防晒,帮助皮肤屏障的修复,晒后一周,就可以正常用温和的防晒霜了。
不要怪我啰嗦啊,又写了这么多
。
我真的希望,
防晒这件事能像刷牙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小事。
而不是总在积累了损伤之后,用吃到的教训来提醒自己。
尤其是给我们的孩子,
一定一定提前培养防晒意识
,别像我们人到中年都在重新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