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名片 关注体外诊断观察
近段时间,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成为了无数业界人士的关注焦点。
据悉,通知当中指出,本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仅针对4个检验项目,
血栓弹力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B型钠尿肽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
其服务价格也会随之进行调整。其中,糖化血红蛋白(色谱法)现行指导价最高的甘肃88元,治理目标为30元;糖化血红蛋白(各种免疫学法)现行指导价最高的贵州100元,治理目标为30元。上述数据足以表明,
糖化血红蛋白价格测定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据相关专家阐述,国家医保局针对医疗服务中的“收费乱象”展开整治行动,此举不仅会对众多细分领域及制造型企业构成新的挑战,同时也预示着这些领域和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与发展优势。
当前国家医保局所发布的通知,其实相当于从官方角度出发,印证了
当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市场的一些发展乱象,以及行业传统弊端。
而这些发展乱象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
“过度检测”。
当前,根据大数据调研结果,糖化血红蛋白过度检测现象较为普遍,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发展趋势。业界人士都清楚,与常规的血糖测定不同,形成糖化血红蛋白的非酶反应一般具有持续、缓慢、不可逆的特点,其含量是由过去的而非即时的血糖浓度决定的,临床上可有效反映患者在抽血检验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一般情况下,同一医疗机构对同一病人在短期内多次收费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就如同在一天内多次收费测量同一患者的身高一样,临床意义不大,套取医保基金的嫌疑很大。倘若持续放任过度检测情况的发生,医保基金亏空现象将会更加严重,从而在医疗市场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
此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的明确规定,医师严禁对患者施行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对于违反此规定,在执业过程中擅自对患者实施不必要检查或治疗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将依法责令其改正,并给予警告处分,同时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一万至三万元人民币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将面临六个月至一年的暂停执业处罚,直至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这一法规凸显出,过度检测不仅严重损耗医保基金资源,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亟需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另外,可以预见的是,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加上并行的带量集采、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技耗分离等政策的共同作用,
更多的常规检验项目进院价格势必会持续下调。
也就是说,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项目必然会迎来大改革、大变动,相关企业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跟上政策变化的发展步伐。
体外诊断观察特成立IVD企业高管交流群,交流IVD行业热点,
赶快扫码进群吧!若二维码失效,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小编将邀请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