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作者:朱罗纪
近日,随着保利地产首单租赁住房reits的落地,REITs这个东西,到底和普通人有啥关系。
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这个意义在于:原来我搞商业地产、办公楼、租赁公寓,只能窝在手里拿租金,现在我可以整体打包卖给REITs,或融资或套现,都行。
而对于普通人,意义就在于:原来你想分享房价上涨的果实,只能通过买一套房子,但现在你可以通过买房子的一块砖头,参与分享收益了。对于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工薪阶层来说,原来根本玩不起房地产的游戏,现在也可以参与了。
REITs和股票比,它的底层资产是不动产,收益主要来与租金收入和房产升值,稳定性、成长性都更好一些(主要在于大城市的房租和房价上涨都很可观)。比如,最近20年来,美国的REITs年化的稳定回报超过10%。
1、我们看到的包括保利在内的REITs
我请教的那位大咖判断:现在国内没有真正的REITs,都是ABS(资产支持证券)或者更准确说的是ABN(资产支持票据),简单说就是债券。判断它的标准在于:REITs主要应该是产权型的,要发生产权的转移。标准的REITs是要持有不动产产权的,普通投资者可以获得来自租金上升的分红和不动产升值的双重收益。以及,标准REITs主要是公募,市场公开买卖,而现在的“类REITs”都设有很高的门槛,普通人无法参与(比如保利那个门槛100万)。
比如说,现在有个写字楼每年收入1个亿,黑石20亿买下,然后通过提升管理,租金变为2亿,对外售价变成了40亿。这时候,如果有一个REITs想要收购它。就发行一个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卖给小投资者,募集这40亿。这个40亿分为4000万份,你花一百块钱就可以买一份。每年可以分到租金分红。之后不动产升值,估值若变成60亿,你可以150块钱卖掉,又赚到升值。这样你的收益就包含了两部分:租金收益+升值收益。
2、这个和房地产企业的关系是什么
现在国家在猛推租赁住房,有一个现象,大家要注意到。很多大型房企买了很多自持型的地块,有些自持型地块甚至高达70年。东莞刚刚卖掉的几块,自持是5年。龙头万科,在自持型地块上面的投资,已经达到了几百亿。
如果按传统的套路算账,这个账是算不过来的,明摆着赚不到钱。他们为什么去买?
没有地是一个原因,但可能不是主因,主因最可能是:企业对未来有资产证券化的预期。未来能不能够发行REITs不知道,但证券化一定是大趋势。证券化一旦铺开,我就可以退出。你买房子能限售几年,但是我买地,最后可以通过REITs,或融资或套现。那么这个时候先卡好位,等将来时机来了我占先手。
3、用这个可以理解集体用地建租赁住房
我们现在的政策,允许集体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有人认为这个暗示了小产权房要转正。我觉得不可能,小产权房合法化就必然破除了土地二元制,这次的大会没有暗示,谁也没法动。
但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破不了我可以绕。设想一下,我用集体用地来建租赁住房,或者,那些长租公寓运营商去收了很多城中村,做长租公寓,拿几万份租约,然后证券化。再或者,长租公寓运营商公开募资几十亿,要去市场上收储大量的农民房来做改造。未来证券化之后,他们把这些租约、资产放到市场上,开放给普通的投资人去购买。这意味着什么呢?
小产权房通过这种方式,在证券市场上可以交易了。地权什么的,好像不重要了。
当然现在怎么样,八字还没一撇,我觉得政府也未必就一开始就想透了尽头,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算哪。
4、REITs和我这个普通的吃瓜群众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喜欢买房子,除了balabalabala一大堆之外,其中有个共识性的因素:吃瓜群众缺乏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投资渠道。花了好多年,找到了一个,买房子是最保险的,所以都去买。但是大家都去买房子,房价就会涨到后来者越来越买不起的地步,会积累巨大的社会矛盾和巨大的资产泡沫。
(标准REITs的三种类型)
那么有没有一种途径,可以让大家既不买房子又能分享房价上涨的果实呢。REITs这玩意儿可以。 你看领展基金上述的价格走势和派息情况,手里要是有个20万,或者只有2万块,买不起深圳的房子,那我买这个,每年的派息可以支付我的租金也不错。只要你觉得房价还会继续涨,租金也会继续涨,那收益保障就比较确定。假如有一天万科发行了这个玩意儿,我觉得比买万科的股票稳定多了。因为决定公司股价的因素很多,在好的市场里,也会有公司的股价不涨。但REITs,主要和资产价格有关,只要房地产行情不坏,它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从现在看将来,我估计中国大城市的房租会大幅的上涨,REITs这玩意儿要是能推出来,倒是可以买点用来补房租吧。 因此,可以说,在未来大城市房价高企的时代,REITs是穷人唯一可以参与的房地产游戏了,是买不起房的普通吃瓜群众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