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体育官
集资讯、文化、资本、解惑、授业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全品类密码破译平台。我们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期待一起开创体育产业的大场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助力亚冬会!看龙江高校志愿者风采 ·  11 小时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助力亚冬会!看龙江高校志愿者风采 ·  11 小时前  
中国铁路  ·  运动员陆续坐高铁抵达!铁路人准备好了! ·  2 天前  
贵圈真乱  ·  乱侃|林书豪重回NBA舞台,他能冠吗? ·  2 天前  
贵圈真乱  ·  乱侃|林书豪重回NBA舞台,他能冠吗? ·  2 天前  
新民晚报  ·  官宣!周冠宇加盟法拉利! ·  3 天前  
新民晚报  ·  官宣!周冠宇加盟法拉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体育官

【首席分享】上海全市14块冰面7家俱乐部:最大开销是耗能 发展方向青少年培训

首席体育官  · 公众号  · 体育  · 2017-05-25 12:41

正文

编者按
随着北京携手张家口取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带来的“冰雪热”,以及“北冰南展”持续推进,冬季项目在上海正越来越受欢迎。据了解,上海市内目前拥有冰场共14块,其中12个是冰场,2个是冰壶训练馆。而“体教结合”,已经成为上海冰上运动发展的一大特色,规划出一条依托社会化俱乐部和校园的发展新路径。2012年2月,沪上首个冰壶馆落户松江大学城体育中心。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海征战了冰壶、冰球、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等4个比赛,成为唯一派队参赛的南方省市。近年来,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国际顶级赛事连续在上海举行,当地参与和喜爱冰上运动的孩子也在逐年增多。为此,青年报实地走访上海多个场馆与俱乐部,对申城冰上运动体教结合现状与训练器械配备进行深度调查,为读者推出详细的系列报道。

近年来,南方冬季项目虽然尚处“萌芽”阶段,但是上海冰上运动的发展从起步就另辟蹊径,上海市体育局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体制内培养方式,而是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规划出一条依托社会化俱乐部结合校园的发展路径——体教结合。让冰入校园,成为上海整个冰上运动发展的一大特色。

总体概况 全市14块冰面7家俱乐部

持续多年的“北冰南展”发展战略,令冰雪项目的推广逐渐有了起色。而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则让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构成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南方多省市涌现出滑雪热、冰球热。

受限于自然条件,位于南方的上海更多是从冰上运动项目着手。据悉,上海市内目前拥有东方体育中心、大学生体育中心、飞扬冰上运动中心等冰面共14块。“上海主要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体制内的做法。包括商业冰场等能够冻冰的,加起来有14块,其中12个是冰场,2个是冰壶训练馆。”上海市滑冰协会秘书长陈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俱乐部方面今年新增了几家,目前在运营的共有7个。”

在陈铫看来,上海如今冰上运动整体的情况还算可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这些俱乐部全部都参与其中的,委托俱乐部组建参赛队伍。冰场也越开越多,下半年在吴中路的百货商场内会新增一块冰面。”

特色模式 “体教结合”的发展新思路

近年来,上海先后引进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世界杯分站赛,并与国际滑联合作创办了“上海超级杯”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队列滑大奖赛等国际赛事。

多年布局之后,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开始显现,上海的冰上运动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雪球越滚越大,民众对冰雪的热情也推动了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上海市体育局规划出了一条依托社会化俱乐部结合校园的发展路径——体教结合。冰入校园,成为上海整个冰上运动发展的一大特色。

2012年2月,沪上首个冰壶馆落户松江大学城体育中心。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海征战了冰壶、冰球、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等4个比赛,成为唯一派队参赛的南方省市。

2015年4月,浦东新区率先在19所学校中小学实行“冰上体育课”。去年12月第三届上海市中小学冰上运动会,设置的冰球、短道速滑等项目,吸引了全市5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学生参与其中。

运营难题 最大开销是耗能

尽管整体发展情况差强人意,但俱乐部作为社会经营主体,依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很多是连锁俱乐部或者上市公司,完全靠个人运营很难,一块冰场需要2000-2500平方米。”陈铫表示。

首当其中的便是成本问题。因为气候原因,南方不仅需要制冷,还要考虑除湿,耗能远大于北方。俱乐部都面临每月巨额电费账单,只靠门票、活动显然无法支撑。

根据飞扬冰上俱乐部市场部人员的统计,光每个月的电费就在80万人民币左右,全年算下来接近500万元。而位于松江大学城的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每年的电费约600万元,一块标准冰场与一间冰壶训练馆占据了绝大部分。

发展方向 主抓青少年培训

既然运营成本高昂,那么俱乐部如何维持开销?“主要都在青少年培训这一块,我们有自己的青少年冰球联赛。加上每年短道速滑世界杯等赛事的影响,市民逐步接受、认可了冰上项目。”陈铫解释道。

这方面,俱乐部们有着最为直观的感受。2013年6月,由中国首个冬奥会冠军杨扬创办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在浦东新区三林正式揭牌。两片冰场初期遭遇了极大的挑战,还要承担50多人的维护团队的人工费用。

但经过两年多的“阵痛期”后,飞扬冰上运动中心不仅坚持下来了,还在青少年培训方面占据着半壁江山。“要活下去,就要培养稳定的冬季运动爱好者,这是场馆维持正常运营的基础。”杨扬从创业初就谨记着这句话。

两块冰面,一楼主要对公众开放,针对普通滑冰爱好者,二楼则以学校普及课为主。人数越来越多,不仅课程的冰表已经排满了,闭馆时间也一再推迟。“一般早上9点开馆,平时周一至周五晚上要近10点结束,周末则延至晚上12点左右了。”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市场部工作人员介绍道。

同样的,位于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全明星滑冰俱乐部,从2016年1月份正式开始营业,还不足一年半时间。即便目前只开展冰球、花样滑冰两个冰上项目,固定学员已经达到了500-600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明星滑冰俱乐部运营主管表示,“我们主抓的就是小孩子的培训,以兴趣爱好为主。在上海才一年多,经营情况差不多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

推广合作 开展“冰上体育课”

2015年4月,浦东新区教育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飞扬冰上运动中心达成合作,率先在周边的19所学校开展“冰上体育课”,首批接受专业的滑冰启蒙教育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人数就达到了1000余名。

如今,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冰上课程已进入近30所中小学校园,超过5000名学生参与冰上运动,像临沂二村小学、新世界实验小学等学校还成立了自己的特色项目。记者来到二楼的冰面时,40多名临沂二村小学的学生正在教练的带领下练习短道速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