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洞察  ·  倒闭第一步,餐饮改自助 ·  3 天前  
FT中文网  ·  损害美国经济的短期思维 ·  2 天前  
齐齐哈尔交通广播  ·  胖东来回应:产品下架、全面复查 ·  2 天前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  春节期间的白酒行业:春晚忙植入,线下忙促销, ... ·  3 天前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  春节期间的白酒行业:春晚忙植入,线下忙促销,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论吹牛逼,我只服诸葛亮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4-05 12:00

正文

作者  |  孙继胜

来源  |  孙继胜的小宇宙



弥留之际,

刘备终于想到一件事:

当初,我是不是被这帮孙子给骗了?



看《三国演义》,有个问题一直想不通:

刘备,汉室宗亲,根红苗正,仁义忠厚,德行天下。手下武有关张赵马黄,个个都有万夫不挡之勇;文有卧龙凤雏,号称得一可安天下。

这样一个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威武之师,雄壮之师,正义之师,为啥三国争霸,蜀国最先挂了?

这事儿不光是我,连刘备都没整明白。


公元223年,白帝城内,刘备在病榻之上,目光呆滞地看着诸葛亮这个自己一生最信赖的男人,长叹一声:

当初三顾茅庐,你吧啦吧啦跟我一通忽悠,说只要严格按照你的计划行事,“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从此,老子大事小事啥都听你的,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是三足鼎立?说好的光复汉室,一统天下呢?


诸葛亮涨红了脸低着头一声不吭。


弥留之际,刘备终于想到一件事:当初,我是不是被这帮孙子给骗了?



1


这事儿要从头说起。

经常听人讲:男人嘛,应该以事业为重。啥叫事业?在古代,所谓追求事业就是求取功名。

功名?为啥不直白一点,不就是当官嘛!

是的,但我们一般不这样说,太庸俗!我们说——事业。

凡事都讲究含蓄,只有女生的大腿才讲究直白。


有人说不对,我觉得当官没意思,发财才是正经事业。

这个,怎么说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当上官,发财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你能理解吧?


那么,平民百姓怎样才能当官?

若生于乱世,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揭竿而起,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纠集一干人马,武装夺取政权。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大功告成之日,所有参与者排排坐分果果,论功行赏,各安其职。


和平时期怎么办?

其实办法更简单,学而优则仕,不论出身贵贱,大家统一参加科举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安排职务。

为此,古人凿壁偷光映雪囊萤悬梁刺股划粥断齑寒窗苦读,只要金榜题名,便可改变命运,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在隋炀帝设立科举制度之前,比如三国时期,人们又是如何选拔领导干部的呢?

基本上依靠世袭和举荐。

所以,像诸葛亮这种平民百姓,想进入体制混个一官半职,必须得动点脑筋。



2


当然,世间总有一些有风骨的人,视功名如粪土。

当官?老子不稀罕!

对,我要说的就是老子李耳。

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馆长的位子都不要了,留下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便骑青牛西出函谷关,找了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起了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这种主动脱离体制束缚,追求身心自由的生活方式,后来逐渐流行开来,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隐士。


啥叫隐士?

首先你必须得是个“士”,在过去,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才配叫“士”。

在山里自己种一小片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个不叫隐士,那叫农民。


其次你必须要“隐”,要低调,最好找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偶尔出去打个酱油之外基本上跟外界不来往,手机微信QQ一个都没有,谁都找不着你,附近看见你的人也不知道你是谁,曾经多么辉煌多么牛逼根本没人知道,自己也不问世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才是真的隐士。


归隐山林还要大张旗鼓,一天发20条朋友圈,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淡泊名利岁月静好,这都是别有用心的人。

历史上这样的人可多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著名隐士。

你看,都著名了你还怎么隐啊?


比如,著名隐士诸葛亮。



3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呸!谁不知道,诸葛亮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要闻达于诸侯。辛辛苦苦念了那么多年书,不就为了将来混个一官半职嘛!


那个年代没有科举考试,怎么办?

最简单的办法是让自己的老师,有“江南第一名士”之称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帮忙给写封推荐信。有名师举荐,求职一定不会被拒绝。

但是,我跟你讲,毛遂自荐和被别人聘请,二者的薪资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知道吧?


那么,如何才能让用人单位主动来聘请自己呢?

工于心计的诸葛孔明为此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安排,先是在卧龙岗假装隐士,做出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然后,为了吸引舆论关注,故作惊人之语。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高卧隆中,抱膝长吟,“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管仲和乐毅是何许人?一个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个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神,在历史上大名鼎鼎。

管仲辅佐齐桓公,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促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乐毅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下齐七十余城”,一雪当年强齐伐燕之耻,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军事传奇。


再看诸葛亮,当时不过二十出头,未出茅庐,未建寸功,就自比管乐,根本就是大言不惭,难怪“时人莫之许也”。只有好友崔州平、徐元直因为经常在诸葛亮家喝酒,所以才会“谓为信然”。



4


舆论造出去以后,一传十十传百,慢慢传到了一家正在招聘人才的新公司那里。正求贤若渴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备便带着部门经理关羽张飞一起下基层搞外调,先找到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司马徽,问:管仲乐毅都是很牛逼的人物,您的学生诸葛亮自比此二人,是不是有点过了?

你猜水镜先生咋说?他微微一笑:“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大家问:“哪二人?”司马老师说:“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众皆愕然。都见过吹牛逼的,但没见过牛逼吹这么大的。


司马老师趁热打铁,紧接着又跟上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卧槽!这话一说,刘备死活也得请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出山啊!


一去,不在家。二去,还不在家。这种情况,现代理论称之为:饥饿营销。

虽然总是扑空,但每次都会遇到诸葛亮的亲朋好友,先是崔州平,后是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的兄弟以及他的岳父。

无一例外,所有人都向刘备吹嘘诸葛亮如何了得。也就是说,人的影子还没见着,传说中的诸葛亮在刘备心中差不多已经是一个神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