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战略前沿技术
【战略前沿技术】紧紧围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聚集前沿科技以及孕育产生前沿科技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等,密切追踪科技前沿热点,敏锐捕捉战略前沿技术,传播前沿科技资讯。欢迎点击订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T之家  ·  你家里敢装摄像头? ·  9 小时前  
i黑马  ·  宇树老股彻底火了 ·  1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战略前沿技术

【权威发布】中国正研制新型运载火箭 |“高分六号”进入总装阶段 计划明年发射升空

战略前沿技术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6-08 23:55

正文

来源:装备科技(ID:jfjbzzfs),作者:韩阜业,本文获 授权转载


【权威发布】中国正研制新型运载火箭



军报记者北京6月8日电(记者韩阜业)记者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了解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低成本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技术突破。


火星探测概念图

【重型运载火箭】据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科技委主任鲁宇表示介绍,中国的重型运载火箭正在进行先期关键技术攻关、方案深化论证。计划于2028年至2030年首飞,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40吨。主要瞄准深空探测,可满足未来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登月等方面的需求,并为我国火星探测和其他深空探测提供强大的运载平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科技委主任谭永华告诉记者,重型火箭的48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已经完成了首次发生器-涡轮泵联试,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长征五号火箭和长征八号火箭模型

【低成本运载火箭】据了解,我国正在开展低成本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的研制工作,长征八号采用两级半构型,低轨运载能力7.6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5吨左右,它将弥补中国现役运载火箭在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能力上的不足,也将丰富我国运载火箭的类别。“长征八号运用了我国现已成熟的长征七号火箭和长征五号的动力,并采用长征十一号、长征三号甲火箭第三级技术,大大降低研发成本。前期论证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正式工程化设计和制造阶段,预计最快将在2018年实现首飞。”鲁宇说。

SpaceX成功实现回收火箭重复利用

【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我国正在开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技术研究,包括了伞降回收和垂直起降技术,目前完成部分试验验证,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现已明确了发展升力体式重复使用运载器“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包括了火箭动力部分重复使用,火箭动力完全重复使用,组合动力飞行器。鲁宇透露,根据正在进行的关键技术研究,第一步到第二步实现起来会相对容易些。


【权威发布】“高分六号”进入总装阶段 计划明年发射升空



军报记者北京6月8日电(记者韩阜业)记者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获悉,我国“高分专项”的第六颗卫星——“高分六号”卫星已经进入最后的总装测试阶段,计划于2018年发射升空,并会与在轨飞行的“高分一号”卫星进行组网。

军报记者采访“高分六号”卫星总设计师白照广

据“高分六号”总设计师白照广介绍,“高分六号”卫星是一个光学遥感卫星,计划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设计寿命为8年,是目前使用CAST2000平台设计寿命最长的卫星,它的谱段比较丰富,一共有13个谱段,可以提供多种成像种类。

高分一号成像图

据了解,“高分六号”卫星分辨率与“高分一号”卫星一致,增加了多个谱段,可以对地面农作物进行识别。与“高分一号”卫星使用多个相机实现大视场不同,“高分六号”卫星是通过一个相机来实现,有效解决了大型图像需要多张照片拼接处理的问题。在系统设计上,“高分六号”卫星拟采用对月定标技术,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对月定标,存在很多技术难点。如果“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实现对月定标,将解决对地定标受天气影响大的问题,大大提升成像效率。此外,“高分六号”卫星将与“高分一号”卫星进行组网,提升系统整体效率。届时,“高分六号”卫星和“高分一号”卫星将会“排着队”和地面站进行数据传输。

资料图

“高分专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遥感技术项目,包含至少7颗卫星和其他观测平台,分别编号为“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高分六号’卫星更多的是体系创新,国防科工局重大工程中心十分关注天地一体化协同建设,在提高成像质量和应用效能及推行多用户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有效工作,我们更加关注‘高分六号’卫星的应用效果,也就是让用户更好地使用。”白照广告诉记者。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 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预见未来 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 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 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 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 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 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