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房企朋友聚会,席间朋友问淘哥,对深圳楼市接下来怎么看?淘哥简要谈了些观点。
回家路上,淘哥又思考了一番,结合最新的调控政策,谈谈关于深圳楼市的一些碎片化思考,和朋友们交流。
1、“去库存”结束了!
这是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的大背景——楼市“去库存”的政策基本结束了,所以一些自媒体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有些夸张,但基本正确。
2015年以来,其实我们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房价上涨路线图,深圳涨完涨一线,一线涨完涨二线,二线涨完轮到三四五线。
今年以来,三四五线城市楼市也火起来了,房价不一定涨了多少,但销售速度很快。
这几天重庆、长沙、南昌等城市调控加码,祭出限售大招,实际上有利于购买力向下一级城市转移。
不过,估计这也是三四五线最后的盛宴,对于这些城市手握多套房的投资者而言,接下来的十一,是一个短线高位套现的好机会。
2、楼市政策正全面进入紧缩周期,这个周期没那么快结束。
去库存大周期的结束,意味着对楼市的刺激政策,全面转向,进入紧缩周期。
这个相信淘哥不说,大家也明白。但是淘哥想提醒大家的是,这个紧缩周期可能会比大家想像的要长,个人觉得深圳再维持一年是没问题的。
很多朋友对楼市调控政策的放松,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期待限购限贷限售政策很快能退出。
今年上半年期待下半年放松,下半年期待年底放松,但是从前两天6个城市调控加码来看,这种期待其实破产了——不要加码就很不错了。
为何政府有底气维持楼市调控紧缩的周期?正是因为楼市去库存大告成功,房地产最艰难的时期过去了。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2014年,有多少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中小开发商面临严重危机,有多少民间借贷面临崩盘(淘哥湖南老家就有很多朋友吃了大亏)这种危机是牵扯到金融稳定和安全的。
而如今去库存之后,危机解除,房地产相关行业也被带动。这一针强心剂打下去,管个一两年是没问题的。
所以接下里的楼市政策,着力点是解决“去库存”带来的后遗症,例如高房价问题。其实有点类似09年大刺激后,10年开始的楼市调控。
2010年楼市调控开始,一直到2014年930才开始真正放松,一直持续了四年。当时的背景是经济增长乏力,楼市库存高企,地方政府压力巨大。实在顶不住了,才启用房地产这一个尿壶。
所以,如果你还在幻想年底楼市调控政策就会放松,淘哥只能说太乐观了。
3、楼市货币政策也进入紧缩周期。
首套房贷从上半年88折,一路到9折、95折,基准、上浮5%,一直到这几天上浮10%,非常明显的一个紧缩周期,一波比一波紧。房贷额度高度紧张,各地严厉打击消费贷流入房地产,也是同理。
这种对楼市的金融政策收紧,服从于金融去杠杆的大局,在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大背景下,至少在目前还看不到放松的迹象。
8月份的最新数据,m2增长仅仅8.9%,这是这些年的新低。
何时会放松?也许到今年底会有所放松,但切记,这只是季节性因素带来的小反弹,并不意味的整个楼市货币紧缩周期的结束。
反弹不是反转!即使年底货币政策有所缓解,淘哥不认为能回复到今年上半年的水平。也就是说,首套房88折、9折都不可能了。能基准到1.05倍就不错了。
4、深圳楼市接下来1年,没有趋势性行情。
楼市短期看货币和调控政策。
在楼市调控紧缩周期,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的双紧缩之下,淘哥认为,深圳楼市接下来1年,没有整体性的趋势性行情。
何谓“没有整体性的趋势性行情”,就是说大涨不可能,齐涨也不可能。买个房子过几个月就赚几十晚几百万的日子过去了。(买了限价特别厉害的新房例外,那种是买到就赚到)
为什么是1年?因为淘哥看不了更远,楼市政策的变化周期越来越短,天知道1年以后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变动。
从开发商本身而言,今年4季度,其实有不少上市房企的业绩压力还是很大的。去年楼市火热,老板们对今年预期太高,而今年政府持续高压,接二连三的政策和银行紧缩也悄悄在减弱购房者热情,加重观望。
上半年,深圳入市项目太少,一大批项目都压在了下半年,所以卖房压力委实不小。这个时候,是中介代理机构的春天,深圳人买房热情尚存,渠道联动有效。
按照任志强的说法,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是房企还贷高峰,资金会有压力。
5、没有整体性行情,不等于房价会大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两句话。其一,房住不炒。其二,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大家都只关注了第一点,没有注意第二点。
房价是有强烈刚性的,易涨难跌,高位的房价一旦大跌,社会、政府、银行、老百姓都受不了,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没有人想重蹈日本覆辙。
所以淘哥觉得,接下来的楼市政策,一定是即防止大涨,又确保不会大跌。对于那些动不动说深圳房价要大跌的媒体自媒体,不是不懂就是别有用心,你拉黑就是了。
其实,回顾2010-2014年的紧缩周期,除了2011年部分区域房价有所下跌,之后基本稳定,优质区域有小幅增长。
不会大跌,会不会小跌呢?淘哥觉得偏远区域很有可能,第一个时间点是今年年底,第二个还需要观察,要看明年政策持续力度,也许是2018年下半年。
6、没有整体性趋势性行情,但有结构化机会。
上有压力,下有托底,深圳楼市被限制在一个箱体内运行,政府可能会允许5%左右的增长,幅度再大可能就引发更严厉的调控,例如限售。
这种情况下,淘哥觉得深圳楼市会进入一个结构化的行情阶段。这其实有点像股市,中国股市那么积弱的市场,在2012年-2015年,创业板其实表现非常好。2017年,蓝筹、绩优股也表现很不错,淘哥之前提到的某只股票,2015年股灾以来涨幅已10倍。这其实是存量资金在存量市场内的流动。
一部分盘整下跌,一部分持续稳步上涨,股市的这种结构分化也可能出现在深圳楼市。
虽然在监管政策和金融的紧缩下,不支持深圳楼市大的趋势性行情。
但是,由于深圳城市强劲的基本面,深圳经济发展、人口流入、人口结构,以及稀缺的土地供应,决定了深圳楼市中长期供不应求的基本面。
这种供需矛盾,首先会在具备稀缺属性的物业类型中体现出来。比如真正的名校学位房,比如最核心的城市区域。比如政府超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区域。
还比如一些真正的标杆豪宅,毕竟深圳作为一座先锋城市,集中了中国很多新兴行业的富豪阶层。新兴行业发展速度极快,从业人员财富增长也是爆发性速度,再加上金融市场的造富速度也是极快。
对于来自全国的财富阶层而言,深圳匹配其身份地位财富的真正豪宅,供应其实是不够的。
对于深圳楼市结构而言,“高端归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高端的迟早会回归市场。好房子,买得起,莫犹豫。
这种结构性机会很可能还不小,比如淘哥之前文章提到的,深圳湾和香蜜湖的名校学位房,今年以来二手房基本涨幅在15%——20%多。所以前不久有朋友撰文称《年薪百万的你,今年没买房,基本白干了》,其实说的就是此类物业。
那么,接下来,你的房子会是持续稳步上涨的那一类吗?仔细想想。
欢迎加入淘哥的小密圈
15年深圳房地产从业经验,关键时刻,为你的买房决策保驾护航
希望淘哥15年的从业经验,能帮忙你解决深圳买房几百万数千万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