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冲锋号
传递军营资讯,提供原创评论,展现军人风采,缔造属于军人、军属、军迷及关心关爱国防建设者的精神家园!
51好读  ›  专栏  ›  冲锋号

中国军人,枕戈待旦!

冲锋号  · 公众号  · 军事  · 2021-02-04 16:57

正文

作者: 叶智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争强好胜,语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意思是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对于军人而言,争强好胜常有褒扬之意,革命军人尤须这股不服输、争第一的劲头,勇于 争强军之“强”,好打赢之“胜”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靠的就是军人这股争强好胜的勇气。
金一南说,军人生来为战胜。 “凡是军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宁愿吃一次败仗,也不愿让别人夺去了胜利的光荣。”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张郃攻打至葭萌关,诸葛亮集众将商议,他笑着说,除非去阆中请张飞,其余人都没这个本领。黄忠被激怒,忍不住要求出战。接着诸葛亮又故意说他年级已大。黄忠愤然走下堂去,取下架上大刀,用力挥舞;又取下墙上弯弓,连续几次将弦拉满,以示自己仍有带兵打仗本领,诸葛亮这才命他为大将。
其实,诸葛亮有意激发和释放黄忠争强好胜的特性,后来黄忠正是凭借这股劲,一举打败张郃,并豪夺天荡山,立下奇功。
无好胜、不竞争。 “争强好胜” 是决胜疆场、视死如归的豪迈,是藐视敌人、睥睨困难的气概,是心怀家国、舍我其谁的担当。
新时代军人的血液里就是要沸腾着“ 争强好胜 ”的基因,平时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视荣誉高于生命;危难时刻敢于争先、迎难而上、不畏艰险,舍身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战时发扬“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的战斗精神,不惧强敌、勇于胜利。
争党性觉悟“强”,好忠诚之“胜”。
人民军队党缔造,党性是人民军队的灵魂,是与生俱来、区别于其他任何军队的特殊属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讲党性,不只是广大党员的事,每名官兵都应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和军队事业奉献一片赤胆忠心。
革命军人历来在坚强党性、绝对忠诚上走前列、作表率。
原第27集团军在接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移防命令后,不提要求、不讲条件、迅即出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叫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的铮铮誓言。
去年疫情发生后,首批450名军队 “逆行者” 除夕夜接令出征驰援武汉,他们有的找领导“说情”恳请参加医疗队,有的生怕没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而落选,有的强烈摆出“老党员优先”的资格。
观操守在利害时。
改革大考显忠诚,大灾大难尽忠诚。反观一些党员不在组织、不起作用、不守规矩,有的已经“ 泯然众人矣” 根本原因就是党性观念出了问题。 广大党员、军人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觉悟,对党忠诚、与党同心,坚决做到党旗所指之处,必万难不辞;军旗所立之地,必赴汤蹈火。
争打仗能力“强”,好能战之“胜”。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战争是血与火的较量,必须实打实、硬碰硬,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平时训练强度大、标准高、要求严,付出比对手更多的心血和汗水,才能在战时决战决胜。
“争强好胜” 的反义词是 “甘居下游”、“甘拜下风” 。于军人而言就是 “和平病”、“软骨病” ,军人一旦得此病就会精神颓废、纪律松弛,甚至腐化堕落,必将导致未战先畏、甘于失败。
北洋水师在炮管上晾晒衣服、阅兵演习放空炮等,都让军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有无出其右的胜战本领,争强好胜的血性胆魄是强有力的内驱动,如果练兵备战人人拼力,个个奋勇,不甘示弱,必将成为打开胜利之门的战斗力倍增器、放大器。
革命军人要在训练中迸发血性豪情,摒弃畏难、胆怯之心,敢于叫响 “为战不畏苦,敢为第一人” 的战斗口号,勇于亮出生死面前、强敌面前豁得出去的狠劲、拼劲,把底子打厚实,把筋骨练硬实,把作风士气提上来,让人人敢于叫响 “让我来”、“我先上” ,争先恐后上战场、打胜仗。
争作风素质“强”,好严实之“胜”。
“硬骨头六连” 是全军唯一被中央军委和国防部两次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他们的 “硬” 首先硬在作风上,平时人人严格自律,处处展现良好形象,连队坚持在各种艰苦复杂环境之中摔打锤炼官兵严实作风,历练打赢本领,战时更是凭借顽强作风夺取最后胜利。
作风连着战斗力。 训风实则武艺精,考风正则士气振,演风真则战力强。没有今天的实备,就没有明天的打赢。
搞虚的、假的、空的,做歪事、伪事、浮事,别人不服气、部队没士气、打赢没底气。
徐海东 大将说过:“作战为治病之良药。”
无论战争形态怎么演变、作战样式怎么演进,革命军人始终需要这种攻坚克难、雷厉风行、精准执行的战斗作风。
这种真抓实备、真训实练、真考实评的训风演风,是真正以打仗的要求磨砺部队严实作风,必将练出英雄之师、胜战之师。
往期精彩,一网打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