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茅网
【三茅官方订阅号】,是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在线学习平台,我们为广大HR提供一个分享、学习、交流的地方,并通过构建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HR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我们的理念是:分享自己、学习他人、共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印发 ·  21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eo封面 | 争鸣“十五五”能源规划(上) ·  21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蓄力奋战“开门红” 跑出新年“加速度” ·  昨天  
航空工业  ·  他们,在“战位”迎新春 ·  2 天前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  3 天前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茅网

行业奇葩:不接受996加班制?现在员工吃不了苦啊!

三茅网  · 公众号  ·  · 2017-11-24 11:32

正文



他骂人有几个特点:

一个澳大利亚的最新研究: 每周工作超过39小时就开始损害健康 。老板可能会想,员工是不是健康关我屁事啊,他们能来干活就行。

但是,带病上班的员工显然效率没法和健康员工相比。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调研,分析员工健康不佳对企业生产力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以一家呼叫中心来试点(员工的投入产出效果容易衡量),调研了员工的健康状况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发现两个有趣的点:

1.人来了,但是干活效率低

在美世咨询,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企业设计员工的健康管理计划。

员工健康对企业的最大影响不是医疗成本的提升(嗯,欧美主流企业给员工提供团体健康保险和医疗服务)-只占25%,也不是因为员工生病导致的缺勤增加-占6%,而是 低效出勤 Presenteeism )又叫带病工作,占到62%。

也就是说,你看着员工顶着低烧,流着鼻涕来公司坐在自己工位上对着电脑,人是到了,但是无法产出了。

2.员工健康风险越大,工作效率越低

在另外一个调研里,调研者把员工的健康风险分为 八类 (欢迎大家自己对号入座):

调研发现, 如果一个员工健康风险达到8个全占时,即使他出现在公司上班,他的工作效率只有正常人的3/4 。这在人力资源圈里,是个很恐怖的数据:企业吭哧吭哧做个历时1-2年的组织架构变革,各种辛苦各种得罪人,能提升20%的效率就喜大普奔了好不好啊,结果员工不够健康,一夜回到解放前……

关爱员工健康,不仅对员工有利,对老板也有价值的。

讲真,很多老板自己干起活来都是不要命的。这种玩法真的可持续吗?

这种案例,我们身边不是没有:创业者为了上市拼死拼活,结果一朝猝死,公司立马垮掉;企业家为了事业拼死拼活,一朝猝死,老婆改嫁儿子改姓……

有些老板们不拿员工当Talent,只拿员工当Labor,所以会认为业绩是抽鞭子压榨出来的,而不是给员工自主空间,让员工发挥出来的。

我之前公司那位大佬也是如此,他所在的时代(50年代生),所在的背景(长期日企背景),教会他的管理技能就是骂人,加班,抽鞭子……

管用吗?短期确实是管用的。但长期来看,过高的压力,只会得不偿失。

心理学家Robert M. Yerkes and J. D. Dodson在1908年基于对生物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论述,鼓捣出了一个“ 叶杜二氏法则 (Yerkes-Dodson Law)”。

这个理论认为:

压力和业绩是倒U型关系,适度的压力水平能够使业绩达到顶峰状态,过小或过大的压力都会降低工作效率。

叶杜二氏法则

竞争是好事,但别把员工弄得像古罗马角斗士一样(史玉柱总,说的是就是要搞末位淘汰的您啊),把员工和部门组织起来竞赛,有好处,但肯定不包括提升员工归属感……也许有员工能够在压力山大的环境下如鱼得水,但大多数正常人更容易口吐白沫。

一味靠压力和抽鞭子来推动业绩,一开始可能管用,但随着压力升高,员工就会产生疲倦,精力耗尽,直至工作懈怠,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事实上,根据美世咨询2016-17最佳健康雇主调研的数据, 超过50%的职场人或多或少有心理压力问题。心理压力 已经成为职场健康的最大杀手。

有提倡感恩公司的老板,就一定有永远爱老板,永远热泪盈眶的员工;有提倡末位淘汰的老板,就一定有假装狼性文化上身的哈士奇员工;有提倡加班文化的老板,就一定有深更半夜发朋友圈炫加班的员工;老板敢于鸡贼滴欺负员工加班,员工就敢变身奋斗逼忽悠老板。

说白了,作为员工都不傻(至少不会一直傻下去):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君以药渣待我,我必毒药报之;君以鸡汤喂我,我必以鸡屎熏之

常有老板教育员工:中国啥都缺,就是人不缺。

但事实是:中国很缺人才,市场上10年以上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始终是倍受欢迎,企业不惜大打人才战争。

我就问一句,你搞996,到底是出色的人才跑得比较快,还是没本事干活善于做表面功夫的庸才跑得快?

一言以蔽之,996的真相是:

老板不知道如何提高公司的效率和生产力,也没有清晰的工作量规划,只能依靠强行制度化的996加班,让员工为自己在战略上的犯错来买单,缓解自身的焦虑感。

在这里给老板们提一些建议,作为老板,多把精力集中在战略规划,人才招募这种重要的工作上,不要天真的以为把员工锁在公司,他们就没时间去面试了。更不要整天放飞自我,拿出一些神奇的逻辑,推销给员工:

我都带病工作,你怎么生点小病就要请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