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踢踢
来源:傅踢踢(ID:futeetee)
越是不想添麻烦的人,越是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才更融洽和谐。
1
新年去了北海道。都说日本人服务态度好,我却差点遭遇有钱买不到东西的窘境。
在小樽商店街的LeTAO蛋糕店里,我为了一块双层芝士蛋糕,罔顾领导下达的“路上带着多不方便回程再买好了”的指示,和一位日本服务员小妹开展了跨语言跨文化的深入交流。
看见美食就走不动路的我,对着橱窗里的招牌产品指了指,说了一声“Kolei”,以显示我深厚的日语修养。小妹叽里咕噜回了我一堆日语。看我一脸和太阳肩并肩失败的蒙圈表情,她又抱以标准的微笑,补给我一句:“How long, you take, eat?”
这下换我傻了。或许她是在说,这个蛋糕你打算吃多久,好推荐你买一个还是两个?节制如我,一顿饭也就吃两个全家桶,怎么会轻易放纵自己呢。这么个芝士蛋糕,少说也得吃3天。“Three days.”我说。
孰料小姐脸色一变:“No no no, can’t three days, 胡利吉。”要不是我业余辅修胡建普通话,谁特么能听出“胡利吉”是fridge啊。但是为了吃,再多的天有异象都不足挂齿,何况是一个日本小妹说胡建英语。我接口说:“Yeah,fridge,two days.”
这下小妹高兴了,拿出一盒包装完毕的蛋糕,又附上一层冰袋,“This, five hours. Fridge, two days.”
几小时以后,面对美味到身后有锣鼓喧天仙女起舞的芝士蛋糕,我还会想起和小樽小妹一分钟切换三种语言的那个下午。
回程路上我在想,反复纠结赏味期限和保存条件,甚至宁可不卖,是出于什么原因?生活在日本的朋友提点我,一来,日本人都希望自己的东西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别人面前。二来,他们怕不好吃了、不像样了,甚至不能吃了,会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人最基本的人生信条,就是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2
在我印象里,日本人的文艺作品大都追求极致。论温和细腻,有小津安二郎或者是枝裕和。论出人意表,也有《大逃杀》《告白》或者《白夜行》之类的题材,更别提大量虐恋禁忌。而现实也是,论做事细至巅毫万无一失,我只服日本人。
有了小樽的经历,此行但凡购买食品,我都对“胡利吉”留上了心。不成想,在札幌的狸小路商店街,碰到了更绝的。
扫码完毕之后,收银员老爷爷掏出一本打印塑封的A4纸,上面用日语、汉语、英语清楚地画着示意图:如有生鲜或冰冻食品,请继续往下看。如购买冰袋,多少多少钱,保证多少多少时间,请继续往下看。如有冰箱储存,保质多久。如无冰箱,哪些品类不建议购买等等。
或许是最基本的英语都不会说,老爷爷把一应状况都考虑进去。不期待游客听懂日语,不指望临时找人帮忙,哪怕自己多做一点,也不给顾客添麻烦。这当然是生意之道,其实也是为人之法。
今年春天,我去大阪考察垃圾分类。看见沿途的马路、公园或者车站,几乎都没有零散垃圾,偶尔有几张纸片,日本人也会代为捡掉,我很讶异。
精通中文的向导勝吕崇史和我说,日本人对公共区域极为敏感,这是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力所能及,就不要影响他人。因此,边走边吃绝对是日本人的大忌。他还给我展示了随身垃圾袋和便携烟灰缸。
垃圾袋叠成心形,一看就是勝吕太太的妙手巧思。便携烟灰缸就像个戴帽子的小圆柱体,掀开盖子,就是承接烟灰的金属内胆。我看烟灰缸不过盈盈一握,就问勝吕先生,设计得那么小,够你用吗?他笑了:“我不抽烟。这是给团里游客以备万一的。”
此行去函馆朝市的路上,看到一位烫着波浪戴着墨镜开着保时捷的女生,在疾驰的海边公路上边开车,边抽烟。但是她不开窗,也不乱掸烟灰,靠近反光镜处,架着一个便携烟灰缸。我心里暗笑,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我抽烟、喝酒、烫头,但我知道,我是个好姑娘。”
3
还有一些细节难以忘怀。
在日本从事服务行业,无论是满头华发的出租车司机,还是文气纤弱的酒店前台,但凡有客人,都会帮忙提箱子。后来听朋友说起才了解,为了回报体恤,日本人收拾行李,也会把每个箱子控制在23公斤以内,以免给服务人员造成不便。
在需要零钱的场合,从来都配有“两替机”,自动找零。国内搭乘公交,遇到两个人投5块钱,冷漠的司机不会多说什么,热情的司机会让接下来的乘客给回1块钱,但在日本,机器会解决这一切。
在登别的一个温泉酒店,我和领导闲极无聊想去打游艺机,摸摸口袋却只有5000纸币。看着两替机,我们也傻眼了。领导说:“完蛋了,找出50个100,用到什么时候。”结果钱塞进去,首先吐出来的却是4张1000纸币。
在日本,所有制度和机器的逻辑前提都是:考虑到任何可能出现的状况,哪怕最糟糕的那种,也要提供解决方案。但凡去过日本的人,都会对服务精细和生活方便印象颇深。这一切的源头,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4
肯定有人会说,事事都想着不给别人添麻烦,就变得越来越冷漠。诚然。
日本人多孤独,中国人好热闹,断绝社交联络与人情往还,对中国人无疑是致命一击。
但凡事有度。就我的所见所闻而言,多数还远未达到思虑甚深以至冷漠的地步,尚且在麻烦别人而不自知的大路上发足狂奔。
很多人平日无甚交往,朋友圈瞥见你在国外,就来留言:你一样出个国,帮我带个包买点化妆品呗。有情分在,这是举手之劳。没情分在,这是徒增困扰。如果十个人都来这么一出,还遇上个老好人,这趟旅行估计得泡汤大半。
很多人嘴上花好稻好,一旦通力合作,就会不定期摆烂:你那么擅长,一起做好算了呗,能者多劳嘛。你英语好,这个翻译你来吧。你学营销的,这个PPT还不是非你莫属?说到后来,都搞不清这算是单纯帮忙还是分内义务。
人与人的共处,当然不鼓励冷漠,但也拒绝不理解和不体谅。之前写过,“交情交情,是先交往,才有情意。而交往交往,当然是互助互惠,才有知恩知意。”凡此种种的起点,都是尽可能先做好自己,少给别人添麻烦。
事实上,越是不想添麻烦的人,越是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才更融洽和谐。可惜,在乎自己的人多,体谅他人的人少。有些叨扰是无甚自觉,有些麻烦干脆是有意为之。
我有一个师兄,圈内颇有人望,也早已实现财务自由,出行有司机,日程有助理。可他最打动我的一个细节是,哪怕日常事务都不必亲自执行,看到桌面上残留的纸屑,都会顺手清理。理由是:“打扫的人也很辛苦,自己能做的,就少给别人添麻烦。”如果成功是万千偶然的集合,这恐怕是其中之一。
就像我一直深信,成年人最大的美德,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