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文化节目《朗读者》前天开播了,
董卿不仅是主持人,还独立担任了制作人。
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令我震惊的是,董卿真是有粉丝的。不是大家喜欢一个还不错的女主持人那种粉,应该也不是水军,而是真卿吹!
在豆瓣关于《朗读者》的微博和其他一些微博下边,卿吹们和拿《见字如面》作比较、质疑节目抄袭《见字如面》的网友撕了起来,老认真了……
大概意思是:
1、《朗读者》立项比《见字如面》早;
2、没啥可比性,我家节目可不是读信,不光侧重朗读,还侧重人啊;
3、董卿那么努力你们还黑她,你们的良心不痛吗?
……
……
……
我觉得吧,这种追本溯源、看谁立项早、看谁更努力的比较方法,其实对观众的观感是毫无帮助的。其实归根结底,对于随便看看电视的普罗吃瓜群众来说,节目好看,才是口碑的保证。
那么《朗读者》好看吗?
在这里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剧透……好吧,其实这种节目也无所谓剧透是不……
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有李云迪的伴奏和胡德夫的弹唱!我个人超爱胡德夫,他不用朗读,他的歌就是一场宏大而不动声色的叙述。
李云迪的钢琴声贯穿始终,也很棒。
每一期会邀请多位嘉宾,针对当期的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先介绍嘉宾,并做一个访谈,问他们为何选择朗读的对象和朗读的内容,最后再进行“读”的环节。
第一位朗读者是濮存昕,他读了老舍的《宗月大师》,送给改变自己命运的医生。这里有一个读音纠正:老舍(she四声)。
第二位朗读者是曾在阿富汗工作的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她曾在战争中看到面对死亡的孕妇,因此选择为苦痛的孩子们朗读。
下一位朗读者是柳传志,他朗读了《写给儿子的信》。这是一份在儿子柳林婚礼上的致辞。
之后,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殷洁夫妇朗读了《朱生豪情诗》,她说我想要一片小花园,他就给了她最美的鲜花山谷。
世界小姐张梓琳选择为女儿朗读,她读了《愿你慢慢长大》,这段里有个特别美好的祝愿,张梓琳对女儿说:愿你一生一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最后也是最美的一段: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三种语言为老师朗读文学经典。我个人超爱这一段访谈:许渊冲老人简直太可爱了,用一生时间搭建世界文化桥梁,却难得的保有一颗赤子之心——96岁才收到年轻时追逐的女同学的回复,甚是高兴;讲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别丢掉》,简直流出眼泪来……
这几段都很好
完整视频在这里,1个半小时多
大家可以有流量的时候挑喜欢的嘉宾看↓↓↓
《朗读者》还去杭州圈粉了!有人发朋友圈:
“杭图门口出现这个朗读亭,据说跟正当红的董卿小姐在做的新节目《朗读者》有关,进去朗读可能上央视哦。”
我们赶过去,在杭图一号门入口,找到了这个朗读亭。央视《朗读者》节目组的外景编导和摄像都在边上,一上午已经有二十多位杭州的朗读者进去录制。
这个朗读亭看上去比普通的电话亭稍微大一点,里面有专业的录音设备,头顶有一个摄像头,朗读者只管对着圆形的麦克风念就可以了,亭子外面的制作人员可以遥控指挥设备。而亭子的门一关上,朗读者在里面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外面完全听不到,也看不到,保证了朗读时的私密性。
《朗读者》节目的外景编导费株株说,这些镜头今天就会传回北京,下周六就会出现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朗读亭之前到过北京和广州,分别在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和广州的省立中山图书馆站过台。杭州是朗读亭去的第三个城市,会摆十几天。
前几天,朗读亭去了杭州的塘栖古镇和天子岭环保图书馆,已经接待了不少朗读者。
参加过中国诗词大会的俄罗斯姑娘娜斯佳,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叫唐曦兰。她对中国文化仰慕已久,现在浙江理工大学念大三,读的是汉语文学专业。她的目标是在中国考研,还要读博。
俄罗斯姑娘唐曦兰的朋友圈截图,这是她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照片。
唐曦兰不仅汉语说得很标准,她还会用中文写诗。上午她在朗读亭朗读的,是她自己写的一首关于故乡的诗:《今天做了一个梦》。
浙江理工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唐曦兰朗读自己写的现代诗《今天做了一个梦》。
周末和一家人来图书馆的赵科在中石化工作,刚看了首期《朗读者》,他进亭子朗读的是一首歌的歌词。“我把廖昌永唱的《共和国之恋》的歌词朗读了一遍,送给石化事业的奠基者,也是我们的前辈——闵恩泽院士。”
赵科的女儿,安吉路小学四年级的赵景茜也朗读了白居易的《忆江南》,表达她对身为杭州人的一份骄傲。
75岁的王佩英奶奶读的是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
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老伴林镜冰在病床上给她写的情书。
王奶奶和丈夫林镜冰,今年结婚已经五十周年。没想到几个月前,林爷爷出了车祸,躺在滨江的浙二医院重症监护室,胸部以下瘫痪,喉咙上了呼吸机,不能说话。2月17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病床上的林爷爷用唯一能动的手,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给妻子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用了近两个小时。
这份在别人看来难以辨认的书信,王奶奶却每一个字都背得出。她说,老伴年轻时脾气很急,老来脾气好很多,还很会调节气氛。本来两人说好今年金婚如拍一张婚纱照的。
走出朗读亭,王奶奶泪如雨下。
读完泪流满面走出朗读亭。
今天错过朗读亭的朋友不要急,明天上午十点,朗读亭会出现在钱江新城的城市阳台。接下来几天还会流动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曙光路的浙江图书馆。
朗读亭的创意起自前几年春晚上出现过的电话亭,当时在不同城市设置,让不能回家过年的人可以进去录制给家人的新年祝福。
“董卿希望朗读者节目和观众有更多互动,所以我们没有设门槛,谁都可以参加。朗读前可以说一下自我介绍,这段朗读献给谁。朗读亭更大的意义在于倡导全民阅读。”费株株说。
《朗读者》是一档怎样的节目?
做了21年主持
是时候做《朗读者》了
做主持21年,董卿说,创作《朗读者》这样一个节目,感觉是“应该到了这样一个时刻”。
今年的央视春节晚会,董卿因为口红上热搜火了一把;
紧接着,因为主持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董卿再次刷屏;
我们很难看到董卿私下的生活,她却常常关注大众的生活,在她眼里,“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天天想着赶紧工作,赶紧忙完手里的事,赶紧看看收入,所以应该有这么一个契机,让大家能够安静下来去看一档节目。”
《朗读者》准备了一年,昨晚终于揭开真面目。这档节目,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世界小姐张梓琳现场朗读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献给自己可爱的女儿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节目中,董卿有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濮存昕现场朗读老舍的《宗月大师》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灯光怎么打,道具怎么摆放
董卿都要操心
《朗读者》就像翻开一本书,观众跟着她的节奏,开始静静观看。
21年的主持经验,让董卿懂得设置节目的环节,把握观众的情绪。为了更好地呈现朗读时的意境,她特意让舞美团队对现场灯光进行了调试。调试灯光和音效时,董卿还为非专业的朗读者们传授了经验:“随着音乐酝酿情绪,不要着急,你们读得都很好。”她还对观众说:“你们的倾听很重要。如果你们给朗读者一个聚精会神的眼神,会让他们更有信心。”台上台下有共鸣,节目的传达和接收之间就毫无阻碍。
柳传志在现场朗读儿子婚礼上的致辞《给儿子的一封信》
《朗读者》这档节目,光是看嘉宾,听董卿跟嘉宾聊理想、聊人生,也足以撑起一个小时,但是董卿几乎亲力亲为了每个环节。节目组工作人员田梅透露:“我们都知道董卿是特别女神范的一个主持人,她本身自我的这种光环带给这个节目很多自发的新闻点,这个是跟以往不同的。但是她虽然是在光环下,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包括早期的时候我们一起看演播室,包括我们这里舞台上呈现的每个人这个人物是谁,他到这儿来是为谁读,他读什么内容,他在舞台上该怎么呈现,灯光该怎么打,舞台道具该怎么摆放。”
几天不读书
就像不洗澡一样难受
有网友总结,董卿的《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又找了一回“初心”。董卿的解释是,“《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将完成统一。”董卿说,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说起做《朗读者》的初衷,董卿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
观众看到的还有董卿深厚的“自身储备。”董卿是个书虫,她曾表示:“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如此热爱读书,私下的董卿即便工作再忙,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尽管主持人有临时应变的能力,还有提词器帮助,但董卿面对不同嘉宾的自信淡然的问答,挖掘出每个嘉宾的亮点,绝不是一时一刻,或者苦熬几个晚上就能出来的。田梅赞她:“这个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是不是董卿就是一个名啊?不是的。所有的是她亲力亲为来操作的。再加上她的光环,所以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应该是能够给观众一个比较好的呈现的。”
相比明星,更期待普通人的朗读。毕竟演员抑或商界大咖,这么多年其实都被采访得差不多了;反而是普通人的故事,犹如一座宝山,永远不知会挖出什么样的钻石。
生而为人,可能容貌不同,成就不同,但感情波动却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感动。
就像小时候我们在班里听同学读作文……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热情、烦恼、掩饰和戒备展现在你面前,虽有矫饰,但所引起的内心波动,也是大部分电视剧、综艺都不可及的吧。
而朗读,正有这种心神架起桥梁的力量。
来源:都市快报、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