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在链家门店上遇到的一个置换改善的卖房人。
她在锦江区三环边上有套90平左右的房子,原来一直是租出去的,现在准备把房子卖了。“去年年初有中介给我打电话,说有人160万想买,当时有点儿犹豫,但是又觉得行情挺俏的,就没答应。没想到,这哈儿我想卖的时候,已经过了那波行情了。前段时间,我把房子挂在中介那儿,挂的150万,过了几个月,带看都没两个,现在听中介的建议,又降了20万,看看好久才能卖出去了。”
中介告诉鱼摆摆,“刚刚刘女士的那套房子,之前行情好的时候,还是挺抢手的,问的人也比较多。当时他们小区还有套和刘女士房子差不多的,挂的价格是250万,我们一看就知道房东只是挂到耍的,根本不是诚心卖的。但是最近,那套房子的价格已经降下来了,挂的是150多万,因为一直没人问,那个房东也在跟我们商量,到底挂到什么价格合适,是真心想卖了。”
接下来,在鱼摆摆走访成都各个大街小巷的中介门店时,“现在打算卖房的,有不少都是准备卖旧换新的。”
中介为最近慌着卖房的人,画了一个像:
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我可不能卖,后面会涨的。
市场行情转好的时候。我可不能卖,后面还能涨的。
于是,成都房市就和前几年股市里面流行的歌《打死也不卖》一样,“打死也不卖,不卖不卖就不卖”。于是,2.4万不卖,2.5万不卖,2.6万不卖,最后降到了2万,开始卖了(却卖不动了)。
多像我们在股市经历的一样。
最近链家提供给鱼摆摆的数据,说明置换买房的人群真的有些慌了。有数据为证:过去一年,成都二手房挂牌量直线上升:
去年5月份挂牌量才只有3.8万套,今年4月份已经突破8.4万套。
截止发稿(2019年6月3日)已经超过9.2万套,,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
买房的人真不少。
从今年年初以来,成都二手房市场的购房需求也在持续释放。诸葛找房提供的数据显示,成都最近几个月二手房成交套数基本都在1万套左右,二手房的“出水管”还是相当可以的。这说明成都二手房市场还是非常良性健康的。每个月能成交上万套,想想都是一个挺兴奋的一个数字。
(数据来源:诸葛找房)
他们为何去买成都的二手房,而不去买新房?
还是用诸葛找房的数据来说明问题。
目前成都新房和二手房成交的面积差距比较大,上周(2019.5.27—2019.6.2)新房的周成交套均面积为113.03㎡,二手房周成交套均面积为92.93㎡。
(数据来源:诸葛找房)
看出什么门道没?
买二手房主力人群可接受的房屋面积,比新房主力人群少了整整20平米!这个问题看得够清楚了吧,这20平米不仅仅表明面积差,而是核心在于总价差。目前买二手房的人更侧重刚需,他们需要的是主力户型是90平米。刚需急需上车!
那为何每月消化1万套的二手房市场存量,但市场的挂牌量却还在不依不饶地持续增加?问题就在于供应推出了很多改善型户型,但其中很多显然超出了刚需能够接受的总价“狙击射程”。
但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接盘的买房人看到一个不容等待观望的残酷现实,这个消息直接封杀了目前存量改善型二手房的降价空间:上个月,成都新房出货量猛增,包括成华区恒大云门、锦江区融创玖樾台邸、高新区中建天府公馆等“网红”盘接连拿证。再加上,各个板块的高价地项目渐渐入市,目前尚处于“限价红利”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赶上这趟车。
另一方面,不少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刘女士的置换卖房群体,也在主动降价,寻找市场供求之间的“价格中线”。
新房市场,改善当道。从成都最近几个月新拿预售的情况来看,也可以发现大部分都是以大户型改善型房源为主,尤其是主城区以及二圈层的热门区域,刚需房源虽然也有,但是供应量较少,地段也比较偏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刚需购房者想买入主城区的新房,难度大增,除了少数几个所谓的“神盘”之外,大部分新盘的总价并不是刚需购房者所能承受的(而神盘也需要考虑摇号的困难程度)。对于想买入主城区,而购房“天花板”又有限的刚需群体而言,二手房市场更好入手。
另外,在走访各个中介门店的时候,有中介告诉鱼摆摆,目前他们交易成功的二手房,普遍
价格总价不高,100来万的比较多一点儿,一些不算特别新的房子更加抢手一些。
那么目前,成都的二手房价格是呈现怎样的趋势呢?
5月成都二手房均价为15137元/㎡,环比上月上涨0.29%,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跌了5.91%。
(数据来源房天下)
(数据来源房天下)
总体来看,5月成都各区域二手房价格有涨有跌,锦江区以3.76%的上涨幅度位列第一,其次就是天府新区涨幅3.28%,而温江区则是各区域中下跌幅度最大的,达到6.37%,其余各区域上跌幅度都不大,大成都5月整体二手房价格依然保持着比较稳定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