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国际设计周订阅号
由北京市政府联合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是北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主体活动于每年9月26日至10月3日在京举办,由开幕活动、设计大奖、设计市场、智慧城市、设计人才、主宾城市和设计之旅组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米汽车  ·  成都天府赛道 ... ·  15 小时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已经到了不爱吃零食的年纪了 ·  昨天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意大利人这是身经百战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国际设计周订阅号

【走近设计】中国古代木匠为什么不需要钉子? 奥妙自己看!

北京国际设计周订阅号  · 公众号  ·  · 2017-07-10 16:31

正文

WELCOME TO BJDW

WE HOPE YOU LIKE IT

(文章转载自网络,任何言论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知不知道榫卯?

一种惊艳千年的传统中国美。





中国古代木匠不用钉子, 全靠这些榫卯。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榫卯就活像是隐藏在两块木头里的灵魂,当古代的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后,两块木头便会紧紧相握,不再分开。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




榫卯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以下33种榫卯结构实物实拍动态图涵盖了古代榫卯结构当中最主要、实用、经典的款式结构,学习一下吧:


1、 楔钉榫





2、 挖烟袋锅榫





3、 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4、 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5、 扇形插肩榫





6、 传统粽角榫




7、 双榫粽角榫




8、 带板粽角榫




9、 高束腰抱肩榫




10、 挂肩四面平榫





11、 圆柱丁字结合榫




12、 圆方结合裹腿




13、 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




14、 圆香几攒边打槽




15、 攒边打槽装板




16、 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17、 抄手榫




18、 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




19、 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20、 三根直材交叉




21、 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






22、 插肩榫变形




23、 平板明榫角结合




24、 柜子底枨




25、 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




26、 厚板闷榫角结合





27、 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28、 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29、 直材交叉结合




30、 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31、 弧形面直材角结合




32、 走马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