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年轻干部一人,不可能完成所有作假“动作”,应该还会有写剧本的,有导演的,而“装儿子”的年轻干部只是被推到台前的一名“演员”
背景:扶贫由不得弄虚作假,近日,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中部某县却上演了一出干部“装儿子”的闹剧。据新华社报道,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露了馅,被考核组抓了个现行。
新华社评论称,脱贫造假暴露出的是干部的作风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心中没有民,肩上没有担,把脱贫致富的国家政策当儿戏,全然不顾党的嘱托,不顾人民的期盼,不愿用真心、下苦心带领贫困人口致富,凡事搞形式、走过场,投机取巧、应付了事。对这样的干部绝不能姑息迁就。
“装儿子”背后,体现了扶贫工作怎样的基层治理生态?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表示,近几年来,在基层,类似弄虚作假的事件大量减少,但是,一些干部作风不良,工作态度不认真,弄虚作假,欺骗上级或检查组或者媒体、公众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为什么年轻干部敢于当着省际交叉考核人员的面“装儿子”,贫困户却不敢说实情,甚至还要配合?两相对比,颇为反讽。竹立家分析,年轻干部很可能只是“道具”,背后还会有很多操纵者,只靠年轻干部一人,不可能完成所有做假“动作”,应该还会有写剧本的,有导演的,而“装儿子”的年轻干部只是被推到台前的一名“演员”。
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专注于扶贫,另一方面,扶贫工作中确实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现象,扶贫成为个人套取利益的“机会”。在竹立家看来,该案例是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典型,需要调查清楚,仔细剖析。
弄虚作假只是扶贫工作出现的一个现象。中央纪委也将查处扶贫“蝇贪”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还总结出扶贫领域的一些腐败共性问题。比如,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基层,违纪人员既有村干部,也有乡镇、站所干部,还有县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职能部门干部。腐败问题涉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低保、危房改造、救灾救济、异地搬迁、扶贫贷款、养老保险、贫困地区涉农补贴等各项资金,涉及低保、危房改造资金的案件数量较多。有的对扶贫资金截留挪用,有的虚报冒领,有的挥霍浪费,有的吃拿卡要,有的优亲厚友,还有的甚至从残疾人、重症病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口中夺食,把“雪中送炭”变成“雪上加霜”。
竹立家认为,当地干部弄虚作假,主要是为了彰显所谓扶贫“政绩”,“这其实也为扶贫提了醒,虽然是个别问题,但是,也说明干部作风、观念以及价值观等出现一定问题。为了取得所谓成绩,弄虚作假现象还是很严重的。”
除了干部自身认知和态度外,也不应忽视制度本身的改进空间。竹立家进一步分析,该案也提醒,现有考核办法还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改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在精准扶贫方面的考核和监督,是有瑕疵和漏洞的。
另一方面,“现在对扶贫工作的评价,似乎上级以及检查组等更能起到决定作用,而他们却很长时间才组织一次评估,所以,地方安排‘剧本’的动力会比较强。”
,应该强调群众监督,甚至强化技术手段的监督。“尤其是扶贫的社会公益组织等,也应该发表意见,达到监督和明确事实的作用。公众通过互联网等表达真实意见。”
“如果各项细化举措和监督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地方干部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准备剧本,更没办法演戏给各级看了。”竹立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