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
细菌性食物中毒风险。
节假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一边吃、一边聊,偶尔还要喝几杯,不仅吃得慢,一顿饭还常常吃不完。此时,
食物已在室温下放置了两三个小时,非常容易滋生大量细菌。
即便开始只是污染少量致病菌,经过几个小时的室温放置之后,也容易大量繁殖。
有人会问,那把剩菜放进冰箱,这总没问题了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冰箱里长期低温的环境,确实能够牵制住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但它并不能创造无菌的环境。
来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中,展示了从家庭冰箱中扫描出的真菌:
图源:羊宋贞,冯广达,姚青,王永红,姚雨欣,朱红惠.家庭冰箱中的微生物种类调查[J].生物技术通报,2013(02):195-200.
该报告指出,这些致病菌
(枝孢菌、曲霉、青霉等)
能够引起的疾病很广泛,不仅仅局限于
消化系统疾病,
还能引起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皮肤、肌肉等病变,
如多种类型的皮癣、膀胱炎、败血症等。
没清洗干净的生食、破损的食物包装、存取食物的双手,都能把这些致病菌带进冰箱,在冷气循环中足以造成食物污染。
同时,还有一类细菌叫作
嗜冷菌
(最常见的有耶氏菌、李斯特菌和假单胞菌)
,这类菌一般是在-15~20℃之间最适宜生长,在冷藏环境下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其次是
食物在储藏中变质的风险。
有些食物在储藏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质,包括细菌超标、发霉、氧化酸败等情况。腐败的食物人们通常会丢弃,但对于发霉、氧化的食物,有些人可能会出于节约的心态,舍不得丢掉,甚至清洗一下或切掉发霉的部分后继续食用。
实际上,霉菌毒素毒性极大。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提醒,
凡是有霉味的食品,无论是粮食、坚果还是水果,大家一定要及时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