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夜职场
每晚,我们在这里不见不散!软件相关问题,可以详询人工客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湖北春节返程省内易拥堵路段汇总! ·  2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2025武汉元宵节灯会活动来了!每个都想去!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春节假期结束!武汉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中国互免签证国家将再+萨摩亚 ·  3 天前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  今晚,武汉地铁临时调整! ·  昨天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  今晚,武汉地铁临时调整!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今夜职场

热搜上毁三观的“洗脚水炒菜”事件,恶心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今夜职场  · 公众号  ·  · 2025-01-07 13:13

正文

作者丨小椰子

来源丨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推荐丨今夜职场(ID:jinyezhichang)



最近,小某书上有这样一则帖子很火,看得人有点生理性反胃。



发帖人给爸妈买了一个洗脚桶,但因为加热速度慢,所以他们一般都是另外烧水倒进去。


妈妈把家门口挂着的艾草,放在炒菜的锅里煮了水用来泡脚,到此为止还算正常。


直到发帖人发现,妈妈在重复利用这桶泡过脚的艾草水,而她们家就一个炒菜锅......



也就是说,妈妈居然把泡脚桶里泡过两次脚的艾草水,再倒回炒菜锅里加热。


他们一家人吃的菜,就是这个反复加热过泡脚水的炒菜锅炒出来的......


发帖人和妈妈理论,妈妈却觉得她小题大做:烧开的水有什么不干净的!


她想重新买个炒菜锅也不行,因为妈妈肯定会跟她吵架,她觉得真的好无奈。


评论区里,很多人也分享了类似的炸裂经历:



有老人在厕所里给外孙女洗内裤,不小心内裤滑进了蹲坑的坑沟里。


里面又臭又黑,她硬是用钳子把内裤从一堆屎尿的脏污里捞了出来;


然后丢到高压锅里用水煮了半小时,干了之后又给外孙女穿。



有老人用来削苹果和刮脚皮的小刀,用的是同一个;


内裤洗洗就拿来当擦桌子的布、用过的丝袜也拿来装肥皂碎继续洗衣服;


甚至把小辈用过的纸巾捡起来,撕掉粘了粑粑的那部分,剩下继续用......



有人的公公,用儿媳妇那洗漱完都是洗面奶泡沫的洗脸水,做了一锅海带汤,老两口喝完了......



有人的婆婆,把自己穿破的内裤剪了当屉布,拿来蒸馒头吃,那裆部都发黄了......




你会不理解这些长辈,节约是挺好的,但也不是这么个节约法啊。


为了省那么一点点钱,就能做出“洗脚水炒菜”、“高压锅煮内裤”、“洗脸水煮海带汤”这样的事;


卫生方面就不说了,家里人知道后心里会多膈应?


节俭是传统美德,但过度的节俭并不是。无用的节俭,甚至比浪费更可怕。


你会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看到年轻人分享的,自家长辈喜欢没苦硬吃、病态节约的真实案例。


比如,有人晒出了自家三个人的晚餐,一盘红菜苔、一盘泡菜;



在银行里存钱领回来的大米,吃不完都发霉了,父母居然还舍不得扔还要吃,怎么劝都没用。



他们家很穷吗?并不是,父母两人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也有1万了,但就是节约到了病态的程度。


有人也拍下了自家的饭桌,有鱼有虾有肉,但妈妈偏要拿个豆腐乳出来吃。



儿子给她夹了一条鱼,她盖着碗说不要不要,给你爸吃,我吃点酸菜就好。



还天天说自己苦死了,上班太累没荤菜吃,但有的吃的时候就要来一套这样的表演。


还有老人节俭到过年放的烟花纸壳都舍不得扔,拆下烧了。



没想到里面有个哑炮,结果炉灶爆炸了,菜只能全扔了。


有人总结了家里长辈的三大“美德”:没苦硬吃,没病硬想,有病硬抗。

可以理解那是因为他们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念,如同思想钢印一般刻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但现在条件明明已经比过去好那么多了,却还有那么多人故意有福不享,没苦硬吃;


通过貌似自我牺牲式的吃苦,以占据道德高地,让家庭成员产生愧疚感、让自己获得道德优越感。




如果吃苦能换来后甜,那所受的罪可能还算值得。


但现实往往是:盲目地过度节俭,最终会酿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急诊医生卢骁分享过这样一个病例。有位52岁的阿姨,常年吃剩饭剩菜。



有一次突然上吐下泻,送去医院挂盐水,医生诊断患上了肠源性感染。


住院当晚,血压突然掉了下去,所有炎症指标爆表,脏器功能衰竭,医生也回天乏术。



而这样的事根本不是个例,我们身边有太多人因为过度节俭,导致得不偿失,既损害了身体,又消耗了家庭的幸福。


有妈妈把油烟机里的油导出来炒菜,结果全家肠胃炎,进医院打针花了两千多;



有婆婆舍不得扔掉夏天的隔夜粥,第二天吃了上吐下泻,进医院打针输液吃药花了一千多;



有爸妈三伏天为了省电不开空调,把自己热进了医院,医药费动辄好几万。



当一笔钱你舍不得花,它大概率会以另一种你不愿意的方式花出去。


正如推上有段很火的话:


“省小钱没有意义,大多数普通人的大部分积蓄,最终都是以很快的、很潦草的方式消耗干净。


人的返贫,除了治病之外,基本都是因为失败的投资。


所以,在小钱上少花心思,在大钱上非常谨慎理性,你会轻松很多,可惜很多人都是反过来的。”



看过这样一本书,叫《Die with zero》,中文名是《别把你的钱留到死》。


作者是华尔街知名投资者,他提出了一些颠覆性的观念,读来让人醍醐灌顶。


椰子总结了书中的几条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①用钱是一种策略游戏,金钱的最大用处是购买人生体验。


人活着不是为了积累财富,而是要创造回忆。


投资自己的人生体验,体验会随着时间显现其价值,回馈给你“记忆股息”。


②不要总是为“未来的安全感”牺牲当前的生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