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书
加入“有书共读行动计划”,和1000万书友一起,每天早晚读书半小时,每周读完1本书,一年读完52本精选好书,成为期待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春节读书心得与图书推荐 ·  昨天  
拾榴询财  ·  聊聊长假全球市场,从黄金创新高说起 ·  昨天  
格上财富  ·  伟大投资者的十大特质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夏威夷是如何成为美国一个州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书

父母子女的“因果报应”,代代相传(不信你看)

有书  · 公众号  ·  · 2024-12-28 06:30

正文

文 | 儒风君 · 主播 | 阿成
来源 |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古语有云: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

父母种下的因,或善或恶,皆会应在子孙的身上。


若是善因,则父荫子袭,子孙便可受福无穷。


若是恶因,则父债子偿,子女大多报应不爽。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以下这3件事,为人父母者,万万不能做。


否则,种下恶因,留下恶果,代代相传,必将遗害家中子孙,祸患无穷!



父母无德,子女无福


《易传》中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行善积德的父母,广结善缘,品行出众,必会给儿女留下福泽。


反之,父母无德,作恶多端,人品败坏,也会让儿女灾殃不断。


明朝第一内阁首辅张居正,年少时便天资不凡,名传乡里。


辽王朱宪㸅的母亲听闻后,时常拿二人相比,劝辽王见贤思齐。


可辽王并无广大心胸,反倒日益嫉恨,将张居正视作眼中、肉中


他并不敢对声名斐然的张居正下手,于是便心生毒计。


一日,他将张居正担任辽王府护卫的爷爷谋害致死,以宣泄怒气。


虽说藩王并无实权,不受朝廷待见,但彼时的张居正也无可奈何。


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数年后,张居正位居首辅,大权在握。


很快,残暴不仁的辽王被上书弹劾,废除王位,子女也沦为平民百姓,囚于凤阳。


哪怕日后张居正倒台被清算,他的独生子也因出身不正无法继承爵位,碌碌一生。


天理循环,因果报应,终有定数。


如果父母德行不修,子女难免福泽浅薄。


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修身养德,子女才会发达兴旺。




父母不孝,子女不顺


《格言联璧》中说: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

孝顺父母,不可推诿逃避,尤其为人父母者,更要恪守孝道。


除了物质上的供养,也要精神上的敬重,务必做到尽善尽美。


唯有如此,子女耳濡目染之下,才会对父母孝顺,事必躬亲。


反之,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毫无孝心,漠视苛责,不加以善待。


那么对子女再呵护备至,日后晚年也势必得不到他们的关怀和顺从。


曾看过一个木碗的故事。


古时,乡下有对夫妇对年迈的父亲很不孝顺。


不仅将他赶往破旧的小屋中生活,每日还只用木碗送些残羹冷炙。


一日,他们看到自己儿子正在院子中制作木碗,便出言询问有何用处。


儿子答道:

“父亲母亲,这是等你们老了以后要用的木碗啊。”

听到这句话,这对夫妇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将老人接回家,嘘寒问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忤逆不孝的父母,很难养出真正的孝子贤孙。


不止如此,百善孝为先,若父母不孝,家风口碑随之败坏。


即使子女才能出众,也会被人指指点点,难以抬起头做人,将日子过得顺遂。‍




 父母多智,子女多庸


谚语有云:

“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

身为父母,把自己的精明用尽,往往就会妨害子女。


这并非封建迷信,而是做人锋芒太露,招摇太过,实乃招祸之道。


毕竟,父母把好处占全,风头出尽,免不了要得罪别人,殃及自身。


而且如果子女没有机遇和能耐,势必要受尽牵连,自然过得不如人意。


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心机和手段,是出了名的厉害。


被贾瑞觊觎,她毒设相思局,趁机要了对方的性命。


被尤二姐威胁,她便借刀杀人,将她生生折磨至死。


在外放印子钱,玩弄权术,她都是信手拈来,不以为意。


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王熙凤因机关算尽惨淡收场,连女儿巧姐都差点沦落到烟花之地。


反观贾府长媳李纨,一心教养儿子,该装傻就装傻,结果却周全了自身,儿子也金榜题名,重振门楣。


除此之外,若是父母聪慧尽显,替儿女大包大揽,扫平一切障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