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行者慎思
作者:陆树燊。创业者。微信创始团队成员,前支付宝资深产品经理。公众号“行者慎思”(ID:shensin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黄建同学  ·  mark,微调-20250210142341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1.2k星] Cloudflare ... ·  昨天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昨天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昨天  
AI范儿  ·  DeepSeek 平替 99% ... ·  2 天前  
AI范儿  ·  DeepSeek 平替 99% ... ·  2 天前  
宝玉xp  ·  AI 不直接调用工具,程序代码调用 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行者慎思

温暖人心的《解忧杂货店》 | 慎思日思录 10/17

行者慎思  · 简书  ·  · 2016-10-17 18:28

正文

读完了东野圭吾的这本《解忧杂货店》,虽说是长篇,且我读书喜欢“求甚解”,读书一般是比较慢的,但我两天就把它读完了。小说引人思考,读来却不费劲,是佳品。

为什么说人人必读呢?当下中国正是一个全民迷茫的时代,这本书会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文明。


封面

杂货店的“奇迹”

*前方高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孤儿院“丸光园”长大的三个失业青年翔太、幸平和敦也聚在一起,因为认定那个想买下孤儿院重建的女企业家是骗子,决定在夜间去偷她的钱作为报复。三人作案后躲进不远处的一个荒废杂货店中去,无意中发现了杂货店的秘密:这个杂货店曾经的店主浪矢雄治三十三年前一直在店中通过信件为人们提供解决烦恼的建议。而在这个夜里店中发生了时空错乱的“奇迹”,三十三年前的人们的求助信投到了当夜的店中,于是这个作案三人组冒充起了店主为他们“解忧”。

这是整个故事的基础设定,在这个设定下,作者讲了五个求助者的故事,他们分别得到了浪矢老人或者三人组的耐心“解忧”。

他们当中有在陪伴病重的爱人和实现自己梦想间犹豫不决、无从选择的运动员 “月兔” 静子,有面临选择继承家业经营鱼店还是坚持梦想做音乐人的松冈克郎,有怀上有妇之夫的孩子苦恼是否应生下孩子的 “绿河” 川边绿,有正头痛是否应该跟随破产后的父母一起暗夜潜逃的 “保罗·列侬” 浩介,还有因为经济困难而在纠结“是否应该选择做一个常客的情人”的 “迷途的小狗” 武藤晴美。

求助者之间恰巧跟“丸光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他们身上的剧情都是三十三年前开始的,但在他们的故事却持续到三十三年后。作案三人组在故事的最后发现,他们“刚刚”帮助的求助者“迷途的小狗”正是三十三年前的武藤晴美,当晚他们抢劫的女企业家。

在故事的明线下,作者还讲述了一条暗线,解忧杂货店和丸光园之间千丝万缕却又无从说起的联系,是源于八十年前这两者的创始人,浪矢雄治和皆月晓子两人不得善终的爱情故事。皆月晓子终生未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孤儿院的教育事业,死后在天堂“祈祷”,借三人组之手给三十三年前孤儿院的孩子们解忧。

但凡故事,都需要建立在一个设定的场景之下,基于作者的世界观来叙述。而幻想小说,一般就是在常理之外设定了某个不一样的规则(比如这里的时空穿越,虽然穿越的只是信件),有了这个设定之后,所有的元素就会因为这个规则的变动而舞动起来,发生有趣的化学反应。

解忧杂货店的故事通过几个不同视角不同主人公的身份来表述,把一个大故事变成了几个小故事。一个夜晚,一间小店,三个少年,三十三年。也许把时间、空间都揉碎了,剩下的就是真情、正义,和美好吧。作者借浪矢老人和三人组之口,把这些真善美传递出来,暖人心脾。

平凡人的胸怀和“不良青年”的爱心

即使有人写出三十封捣乱的“求助信”,浪矢老人也耐心作答,他说:

不管是骚扰还是恶作剧,写这些信给浪矢杂货店的人,和普通的咨询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破洞逐渐流失。证据就是,这样的人也一定会来拿回信,他会来查看牛奶箱。因为他很想知道,浪矢爷爷会怎样回复自己的信。你想想看,就算是瞎编的烦恼,要一口气想出三十个也不简单。既然费了那么多心思,怎么可能不想知道答案?所以我不但要写回信,而且要好好思考后再写。 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

这是多么大的心胸啊,个人的欲望和得失加作在判断上,总是会产生各种抵抗和愤忿情绪,而打开心胸,一切都会变得晴朗开阔。所谓王阳明说的“去人欲、存天理”,大概就是如此吧。

在避难中的小偷幸平也说:

这个月兔的烦恼也不能不帮她解决啊。

人不是只有善恶之分,不只是罪人和良民之别。尽管会做小偷,但这几个孩子身上也显现出浓浓的责任心、爱心,还有使命感。

浪矢雄治,一个曾经的机械工,因为与富家女皆月晓子私奔失败,被迫回乡务农,后来开了小杂货店度日的平凡老人。翔太、幸平和敦也,三个失业青年,多次犯案的小偷团伙。这样平凡甚至不正面的人,他们在面对他人困厄时的正义感,更让人心动。

不论是什么人,作为一个公民,他就该有一个公民应有的公德心。这方面的表达,我在中国大陆以外的文学影视作品是常常看到的,日本、美国、香港……我想这就是文艺作品中公德心的体现吧。而这又恰恰是今日中国所缺失的。退回到过去两千多年,对士人的道德要求是做君子,做圣人,虽与今日的公德不尽相同,但多少也是这回事了。当初的精英教育今日成了大众教育,却未将当日的道德教育氛围真正带到今日,礼可以崩,乐可以坏,道德准则可以变,但道德教育与追求却不可废。

解忧,需要唤醒,而不是灌输

已知道历史真相的三人组,千方百计想要暗示三十三年前的“月兔”,让她放弃那个不久后就会被证明不存在的奥运会参赛机会,却终未能成功。

一个知道未来结果的人,想说服一个正在经历当下的人,委实是不容易的。就如父母们都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劝服孩子,帮孩子做出各种选择,结果是越逼越紧,最后孩子越不听话,相当于把孩子推到相反的极端。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时代,父母与孩子代际间的社会环境、同龄认知、道德观念和处事方式都加速地产生差异。在刚过去的这几个10年发生的代际差异,或许可比之近代以前的50年甚至100年了。这种情况下的灌输,恐怕比对牛弹琴还不如了。

所以既然是解忧,就要用唤醒的方式。正如想要跟牛交流,也是要用牛的方式跟它交流吧。

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这是浪矢老人的感慨。

小人物的梦想,燃烧的人生路

深夜的那首口琴曲《重生》,让三人组明白当下正在求助的人,正是以后会因抢救水原芹的弟弟而丧生的松冈克郎。但他们又能明说,只好鼓励他

“你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绝不是白白付出。我相信,将会有人因为你的歌而得到救赎。你创作的音乐也必将流传下去。”

当松冈坚持了音乐梦想,最终救人身亡,但他鼓舞了水原芹成为了当红歌星。每次演唱会,水原芹都会唱起松冈创作的《重生》,她每次都会这样说

“这首歌是我的成名作,但它还有更深的意义。这首歌的作者,是我唯一的亲人—我弟弟的救命恩人。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我弟弟的生命。如果没有遇到他,就不会有现在的我。所以我这一生,都会一直唱这首歌。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报答。那么,请大家欣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