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评互联网
★☆用互联网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推动环评信息化、资源共享、和技术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昆明人注意!明早,请提前出门! ·  7 小时前  
昆明信息港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8 小时前  
掌上春城  ·  突发悲剧!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评互联网

关于印发《产业园区跟踪监测计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评互联网  · 公众号  ·  · 2025-02-14 17:5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产业园区跟踪监测计划编制指南(试行)》,旨在规范产业园区的跟踪监测工作,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优化营商环境。该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产业园区跟踪监测计划编制指南(试行)》的发布背景

近年来,产业园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环境污染集中区和环境风险凸显区,因此需要规范跟踪监测工作。

关键观点2: 《指南》的主要目的

通过制定跟踪监测计划,规范产业园区的跟踪监测工作,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观点3: 《指南》的具体内容

包括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助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规范产业园区跟踪监测工作等相关内容。

关键观点4: 《指南》的实施与监督

各市生态环境局、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及有关单位需认真贯彻落实《指南》,并与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做好衔接。实施的年度监测报告需及时公开。

关键观点5: 《指南》的生效与有效期

该《指南》自2025年3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3月20日。


正文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产业园区跟踪监测计划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省环境评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小彩对《指南》进行了解读,具体如下。

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吸引外资的主阵地。近年来,我省各类产业园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引领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而言,产业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地,是环境污染集中区和环境风险凸显区,同样也是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通过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从源头预防、减轻规划实施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规范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山东省率先出台了首部省级层面的《山东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对省内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山东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要求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跟踪监测计划等相关要求。因此通过制定《产业园区跟踪监测计划编制指南(试行)》来规范产业园区跟踪监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产业园区通过落实跟踪监测计划,编制年度跟踪监测报告,入园企业在进驻园区时可直接引用跟踪监测数据,让更多企业享受环评“放管服”红利,释放企业活力,有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缩短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时间,为企业节省监测费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做到数据早监测、环评早提交、项目早施工,实现环评办理总体时限再缩短,项目实质落地再加快。

二、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助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园区管理机构通过科学编制跟踪监测计划,开展跟踪监测,能够掌握园区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实际变化情况,为下一步规划调整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分析研判辖区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为有效掌握辖区内环境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实时掌握园区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确保产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产业园区跟踪监测工作,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强化产业园区生态环境管理、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山东范本”。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产业园区跟踪监测计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市生态环境局,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产业园区跟踪监测计划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做好与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的衔接,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省厅反馈。产业园区开展跟踪监测后,编制的年度监测报告要及时向社会公开。
该《指南》自2025年3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3月20日。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2025年2月13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