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左岸读书
致力于美好的阅读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陈晓陈妍希,爱没爱过 ·  昨天  
十点读书会  ·  开车最野的城市,武汉只能排第二 ·  2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如何用AI重建影像世界 | 重叙计划13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左岸读书

生命的真相

左岸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09-07 09:44

正文

文/廖超国

生命是一个很熟悉又很直观,很崇高又很神圣的字眼,也是我们常常挂嘴边的词。而且我们本身就是生命的承载者,都曾经拥有或正在拥有十分宝贵且只有一次的生命。但对于复杂的生命,我们很多人并非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入和透彻,可以说在对于这个世界事物的认识中,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还远不及对其他事物的认识,因为生命实在太复杂。

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的特性怎样?生命的意义有哪些?如何去认清生命的真相。这些不仅是生物学的问题,更是哲学和人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与著名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紧密相联。可以说,弄清什么是生命,了解生命的特点,认清生命的真相,把握生命的意义,一直是人类苦苦探寻和孜孜以求的根本问题。因为,能否认清这些问题决定着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和行为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这些问题会伴我们一生,而且在人生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认识深度。如果我们不去弄清这些有关生命大意的问题,我们的人生会陷入迷茫,昏昏噩噩,行尸走肉一般。只有认清了这些有关生命的基本问题,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清醒和豁达,至少不会因为过于困惑而烦恼重重,从而活得更清醒一些。

生命是什么?这从来就是一个复杂得难以说清的问题,即或到了现代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个完全被各方认同的统一的定义。但这不影响人们对生命的基本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对生命的理解是逐步的,表明生命的定义是一直变化着,令我们欣喜的是这些变化越来越朝着它本来真实的样子靠近。生命的解释是可以分不同的学科和视角的。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而言,生命是在宇宙发展变化中自然出现并经进化而存在的有机生物体,其特征表现为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外界刺激会发生反应。本质上说,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生命的个体通常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和死亡四个阶段。而生命的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经过自然的选择而发生进化。 生命的有机体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命有机体。而人类则是从动物这条正路偏离出来的一个物种。生命构成世界存在的基础,世界正因为有了生命才精彩。而在所有的生命存在中,人是超越一切其他生命现象的存在物。

对于什么是生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生物学家把生命解释为生物有机体保持新陈代谢的一种自然现象;生理学家则把生命理解为有机体维持循环的一种生理功能;而哲学家却认为生命不过是人的不断运动与创新,意味着人的精神和实践的活动;神学则把生命归功宇宙之主上帝的一种创造物。但不管专家们如何将生命演绎的多么复杂和深奥,我们普通人若不去从事专门的研究,对生命的认识无非是想追寻其人生意义之所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人的生命就变得容易多了。

诚然,人的生命是一个有机体,但它不同于其他生物体,与其他生物体有着根本的不同。 人这个生物有机体除了一个看得见的有形的生命形态——肉体,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无形的生命形态——灵魂。 在普通人的眼里,人的生命的复杂性后者一点也不亚于前者。这个被称为“灵魂”的东西,它存在于肉体之中,和肉体是难分难解的。它是肉体的主人,主宰着肉体,肉体任由它摆布,但肉体生命一经“皮”之不存,它也无处焉附。而且若将肉体解剖开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它的踪影。所以,正因为人有了灵魂,意义才由此产生,一旦要去追寻意义,一切就变得相当复杂了。人的复杂全在于人有“灵魂”这个“玩艺”。它还可以叫着意识,或者精神,或者思想等。

正因如此, 人的生命存在形式就有了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三种形态。

生物性是人的生命最基本的特性,是人的生命的社会性、精神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生命作为一个自然生理性肉体生命而存在。人的生长和发展必然要服从生物界的法则和规律。所以,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

人的精神性存在提示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然生命而活着,还要追求超越生物性存在的精神性存在。人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指导和提升生物性存在。正因为有了生命的精神性存在,才使人的生命有了人文意义和价值,有了理性的意蕴和道德的升华。

每个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参与和融入社会活动中去,在与人的沟通、交往和互动中保存延长自己生命,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正是这种社会性存在,才使人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让自己有了一种生命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才使人面对有生有死,有爱有恨,有聚有散,有得有失,有成有败的有限人生和无奈命运时,让自己有一种豁达的胸怀和安然的态度。

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的生命是由肉体、灵魂和社会三者统一构成的生物有机体,同样从这样一个角度看,人的生命的特点表现为宝贵性、独特性、短暂性、有限性和不可逆性。

第一、人的生命来之不易特宝贵。 大的方面看,从生命的起源到生命的进化,以至生命发展到如今走到生物链的顶端,每一步都经历千辛万苦,战胜了千难万险,最后才修成正果。另一方面,每一个个体生命也是同样如此,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你作为5亿精子中的一个,用自己的本领,奋勇向前,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与那唯一的卵子结合,完成残酷的竞争而成为生命最初的自己,又经历孕育和十月怀胎,才有机会面世,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闪失,你终将腰折。来到世界以后的人生,也将是历经风雨,爬坡过坷,道路艰辛,困难重重,不可能一帆风顺。

第二、人的生命独特唯一当展优。 每个个体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没有两个生命完全一样。人们通常说,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就更是如此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相比,人类生命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体现在外貌、性格、兴趣、意志、技能等方面,而且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所以,我们要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优雅的生命在向这个社会索取的时候,也会向这个世界贡献些什么的。

第三、人的生命短暂易逝应珍惜。 生命是造物者赠予我们的一段时光,短暂、易逝、有限。人生时光飞驰,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即过。否则不会有“子在川上曰,斯者如逝夫”之说。也不会有犹太人的先知摩西在《诗篇》中的感慨:“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你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的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70岁,若是强壮可到80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生命短暂如白驹过隙,我们应加倍惜。

第四、人的生命有限无常不再来。 人的生命有限性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生命存在时间的有限,人的自然寿命一般七八十岁,最多百十来岁。第二,生命的无常性,表现在生老病死、旦夕祸福等不可预测,任何人都逃脱不了,任何人必然走向死亡。第三,个体生命的存在不能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支持和关怀。正是生命的有限性才促使人去努力思考、发奋创造,积极生活去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第五、人的生命单向行程不可逆。 人的生命和时间一样,是单向的一往无前,不能停顿,不可逆转。一旦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已经过去的部分不可能修改重来。人生不能停顿这一事实,提醒我们,不要浪费时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每一个今天。今天是生命最好的礼物,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浪费生命等于谋财害命。而生命的不可逆转,则告诉我们,不要沉缅于过去,要学会翻篇。不要为过去的事后悔和自责,因为过去已过去,不会因你现在怎么做了,过去会改变。我们能做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握现在,活在当下,重新开始。

对生命的思考,最终怎么也逃不脱最关键的核心问题,那就是追寻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生命的意义直抵生命的真相。

人的生命本质上是无意义的,就如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是没有什么意义可言的。但 当你对一件事物赋予意义的时候,意义就产生了。人类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不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他基本上就是无意识的生命,也不可能有生命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认识自己,活出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赫尔曼·赫塞曾说:“ 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并非我的责任,但是怎么安排此生却是我的责任。 ”可以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因为人生到达终点时,你所得到的一切,除了体验之外,统统都要归还。生命最终是一场空,人的一生都是借来的。

普通的生灵在这个世界如昙花一现,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对芸芸众生做得任何事,当你还在的时候,也许还有人还记得,记得你的大多是你的亲人和朋友,但百年之后,则会消失的无影无踪。问问自己,关于你的爷爷的爷爷,你知道什么?在时间的长河里,个体生命短暂的不值一提,不管我们多么不情愿,最终都会如蚁一般死去。来时两手空空,去时除了赚得一身裹尸的衣服,仍然一无所有。你以为你拥有了一切,或者失去了一切,其实你从未拥有,也就不存在失去。就结果而言,生命的确没有意义。

生命的唯一意义在于过程,你经历过了,你体验到了,你的人生就不虚此行。 活着的时候,我们为之奋斗努力追求的一切都是一种体验而已。体验就是意义,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抵达西天取到了真经。但第一次拿到的经书竟然是无字的白纸。这就告别我们,最终什么也得不到,除了一路的经历和体验。所以真经不在西天而在路途。当你经历了那个过程,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或者说路途就是结果。众生皆苦,正因为没有看透生命是一场空这个结局和真相,一生为功名利禄生老病死所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