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认为,这与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变化密不可分,特斯拉此前引以为傲的智能化优势正在被国产品牌赶超。
例如今年2月,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其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首批上市21款车型覆盖7万级到20万级。标配智驾并且不加价,比亚迪此举对于想要依靠FSD功能拉升利润的特斯拉来说,是个降维打击。
同样在2月,特斯拉中国宣布推出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此举标志着FSD功能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尴尬的是,一是特斯拉FSD价格太贵,要付费6.4万元才能使用;二是特斯拉FSD入华并不是完整版,尚未实现其在一些海外市场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FSD在中国市场确实也迎来了水土不服,不少车主在测试后吐槽,其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道路情况。汽车博主陈震就吐槽,在测试特斯拉FSD过程中,总共出现了7个违章。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之后,不少国产品牌也在跟进标配智驾的策略。今年3月,吉利正式发布了“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千里浩瀚作为吉利统一的智驾平台,将覆盖控股集团全系不同价位车型。还有消息称,奇瑞汽车也计划在10万元之内的车型都标配智驾系统,包括5万级的小蚂蚁等纯电车型。
比亚迪+吉利+奇瑞,这三个头部国产品牌可以说占据了国内汽车行业的主要市场份额,当三家均要普及智驾,这对于特斯拉而言,智能化优势几乎要丧失殆尽。
实际上,在FSD入华之前,特斯拉也通过购车优惠政策等方式试图拉动销量。2024年12月,特斯拉中国上线“选购现车 尾款立减”活动政策,消费者选购Model Y现车即可享受尾款立减1万元的优惠,同时还可叠加5年0息金融方案以及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今年2月,特斯拉中国又宣布针对Model 3推出优惠政策,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
但从今年2月的销量来看,优惠促销+FSD入华的组合拳,也未能挽救中国市场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