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分析文章仅代表崔东树个人观点,如有异议,请留言。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面临持续向好的基础走势。2月的汽车市场受到春节因素促进较大,实现同比48%的高增长;3月因春节因素而下滑较大,但综合表现还是较好的。因房地产回落和春节前销售时间长,2024年乘用车市场持续走好。受到企业策略和出口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的重卡恢复较强。大集团格局巨变,一汽、东风、长安超强走势。
随着
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加大,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1-3月的车市增长较强。近期乘用车国内消费和出口贡献较大,总体汽车市场持续走强,全年预计达到3150万台,创历史新高。
近几年乘商分化特征明显。今年市场受政策和春节因素影响,
1-3
月乘
用车增速相对较好
。商用车春节后市场才恢复
,
1-3
月走势相对平稳。
2024
年
1
季度累计汽车总
计销量
666
万
台,累计增速
9.8%
;
3
月份汽车总计销量
266.59
万台,同比增长
9.2%
,环比上月增长
70.2%
。
2023年汽车市场持续低开高走,年末透支明显。今年2月销量环比下滑明显,3月回升较大的走势,价格战带来市场低迷逐步恢复。
2019年累汽车总计销量2576.87万台,累计降8.1%;20
20
年累汽车总计销量
2531
万台,累计降
1.9%
;
2021
年累汽车总计销量
2627
万台,累计增速
3.8%
,终于实现正增长,高于
2019
年表现;
2022
年累汽车总计销量
2675.57
万台,累计增速
1.9%
;
2023
年累汽车总计销量
3009
万台,累计增速
12.4%
。
此图是
2021
年图,因基数偏低,
2021
年年初走势高增长,主要是
2020
年的低基数的积累效果。
2021
年图对比的是
2019
年数据。
2021
年车市走势不强,各集团因为卡车与乘用车优势板块的差异化市场需求而走势分化。
对比上面
2021
年图表,
2022
年的部分车企强势表现,行业增速分化严重。
2022
年年初的疫情导致传统车企压力较大,尤其新能源冲击叠加疫情影响,国有大集团表现分化,广汽和奇瑞表现优秀,其中奇瑞的商用车和乘用车版块表现均很好。北方的一汽、长城、北汽等各家表现都有压力。
2023
年初新能源推动车市走势分化。央企三强总体分化,部分国企掉队。比亚迪等新能源企业的表现很好;奇瑞、特斯拉今年的表现相对较强。二线车企表现分化,因为新旧动能转换和新能源车持续亏损压力,自主品牌中小企业分化严重低迷。
2024
年的汽车集团的阵容格局全面变化,由于时间短和季节性销售节奏安排,因此一汽、长安和东风表现得很好,上汽仍处于剧烈下滑中。新能源车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全面剧烈下滑。
3
月车市相对分化
,节前车市消费较强,节后各家走势
分
化。
3
月部分主
力厂家环比上月出现较大回升,比亚迪环比
2
月走强。
2023
年全年累计厂家销量狭乘合计销量
2553.23
万台,累计增速
10.4%
。
2024
年
1
季度累计狭乘合计销量
559
万台,累计增速
10.3%
;
3
月份狭乘合计销量
218.95
万台,同比增长
10.2%
,环比上月增长
68%
。
3月主力车企总体偏弱,自主强,合资车企3月下滑剧烈。
吉利汽车
2月
领军,奇瑞3月领军。合资的一汽大众较强。
乘用车主力厂家阵营迅速分化,新能源车为主的厂家表现较强,自主表现分化尤为明显。
2023年全年厂家狭乘零售累计2170万台,累计增速6%;2024年的1-3月狭乘销量合计483万台,同比增长13%,3月同比增长6%。
新能源乘用车2022年销量650万台,同比增长96%。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887万,走势平稳增长。
2024年1-3月销量195万的增长较好,厂家比较谨慎。
3月新能源乘用车环比2月走势基本都是大幅正增长,但部分厂家随着价格战而同比低迷。新能源市场总体表现一般。
2023年传统燃油狭义乘用车销量1666万台,较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2024年1-3月传统狭义乘用车销量364万台,较去年同期同比增2
%,3月同比增1%。
前期常规乘用车的持续下行带来较大的市场压力。近期传统车的走势相对回暖,但新能源剧烈降价的价格冲击将持续体现,希望传统车也能稳定并恢复增长。
常规动力乘用车合资车企为主的局面逐步改变
,奇瑞、长安、吉利和合资三强的
市场仍是较强,一汽大众在合资绝对领军,而自主品牌相对合资的燃油车优势不明显,合资车企的燃油车技术底蕴仍是超强的。
商用车市场总体走势较低,2022年同比下降30%,呈现历年少有的超低增速特征。
2023年全年累计厂家销量广义商用车销量429.77万台,累计增速18.6%;2024年1-3月份广义商用车销量107万台,同比增长7%。2024年开局主要是1月基数因素较强,随后高基数下的3月表现低迷,2024年3月的商用车增长偏弱。
商用车市场主力厂家是北汽福田、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中国重汽等,其
中长安和一汽汽车表现相
对较强,江铃表现较平稳。重卡中的中国一汽和中国重汽表现都很好,部分二线企业走势仍有压力。
2023年全年累计厂家销量微车合计销量88.24万台,累计增速6.3%;2024年1季度累计微车合计销量16.1万台,累计增速2%;3月份微车合计销量8.39万台,同比增长15.4%,环比上月增长65.8%。
2023年五菱走势相对很强,随后2024年2月剧烈调整。2024年3月主力厂家销量回升,上汽通用五菱走势相对较强。
2023
年全年累计厂家销量卡车合计销量
292.73
万台,累计增速
22.8%
;
2024
年
1
季度累计卡车合计销量
79.57
万台,累计增速
7%
;
3
月份卡车合计销量
33.95
万台,同比增长
0.8%
,环比上月增长
82.1%
。
2024
年
1
季度累计轻卡销量
49.1
万台,累计增速
2%
;
3
月份轻卡销量
20.98
万台,同比增长
0.1%
,环比上月增长
76.3%
。
前期卡车高增长主要是国三柴油车淘汰的影响,各地采取强力措施淘汰国三,带来巨大换购增量。随着新一轮的以旧换新,车市增长仍有潜力。
2024
年的轻卡主力厂
家分化较明显,鑫源汽车等同比去年
3
月暴增,
但福田和重汽同比去年
3
月小幅增长。
长安汽车和鑫源汽车已经从微卡强势企业升级成为轻卡阵营强势企业。
2019
年全年累计中重卡销量
131.36
万台,累计降
0.9%
;
2020
年全年累计中重卡销量
177.8
万台,累计增速
35%
;
2021
年全年累计中重卡销量
157.2
万台,累计降
12%
;
2022
年中重卡销量
76.75
万台,累计降
51%
;
2023
年全年累计厂家销量中重卡销量
101.81
万台,累计增速
32.7%
。
2024
年
1
季度累计中重卡销量
30.47
万台,累计增速
13.7%
;
3
月份中重卡销量
12.97
万台,同比增长
1.9%
,环比上月增长
92.2%
。
前期重卡高增长主要是电商物流拉动公路运输的需求增长,加之金融贷款的增长过快,疫情影响下的居民消费,电商化趋势进一步强化拉动物流运输,同时也有国三报废更新和投资拉动等综合因素。由于汽车金融渗透过高,问题逐步暴露,车市的消费压力较大。
2024年的主力走势分化,重汽和陕汽出口俄罗斯重卡较强,一汽重卡和东风重卡处于春节后调整期。今年重汽、陕汽的开局较强,龙头重卡的一汽和东风仍需进一步强化产品竞争和市场开拓,二线重卡相对主力车企的差距仍巨大。
2023
年全年客车厂家销量客车合计销量
48.81
万台,累计增速
19.6%
;
2024
年
1
季度累计客车合计销量
11.39
万台,累计增速
13.9%
;
3
月份客车合计销量
5.31
万台,同比增长
17.7%
,环比上月增长
106.6%
。
2024
年
1
季度累计轻客销量
10
万台,累计增速
18%
;
3
月份轻客销量
4.34
万台,同比增长
12.1%
。
2
月轻客企业基本以环比暴跌为主,
3
月的长安等强势增长,其它轻客企业环比表现也很好。近期的轻客市场持续变化,二线厂家崛起。近两年长安走势超强,其次是上汽大通和江铃的走势较强。上汽大通的出口表现很强。
2023
年全年累计厂家销量大中客销量
9.17
万台,累计增速
3.9%
;
2024
年
1
季度累计大中客销量
2.1
万台,累计增速
60.6%
;
3
月份大中客销量
0.97
万台,同比增长
52.2%
,环比上月增长
100.5%
。
前两年大中客表现较强,同比增长出现高增长,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公交车的
抢补贴
行情,同时也是地方政府推动的结果。近两年补贴消退,因此大中型客车下滑较大,但目前地方政府缺钱,
2024
年的公交类车型表现虽然增长,但仍很一般。
2024
年大客市场仍依靠新能源客车为主的乱象,随着政策退出,客车透支较明显
,2024
年大中客市场持续低位波动。
2024
年
3
月扬州金星、安徽安凯、中通客车等销
量同比增长较高,比亚迪等
的二线车企大中客市场的表现平稳。
*
2023年的燃油与新能源双积分暴增
*
【新能源】2024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
*
2024年1-2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2%
*
2024年1-2月汽车行业收入1.4万亿,增8%、利润587亿增50%、利润率4.3%
*
新能源车锂电池市场分析-2024年2月
*
2024年1-2月中国汽车进口10万降3%
*
2024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区域市场分析
*
2024年1-2月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析
*
全国商用车国内市场运行特征—2024年2月
*
车市扫描-2024年10期(03月11日-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