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BJDW
WE HOPE YOU LIKE IT
(文章转载自网络,任何言论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前一阵子小编给大家分享过一篇文章
介绍了迪拜的新地标
一栋过了十年终于要建成的
会跳舞的大楼!
▼
跳转链接在这里
👇
【最设计】迪拜解锁新地标:360度旋转的4D建筑,据说2亿元一套!
魔都的小伙伴们表示很不服!
告诉小编
在魔都BFC外滩金融中心
有一座更牛逼闪闪的建筑
为什么酱紫说呢
因为它才是会跳舞的建筑的鼻祖!
这就是有“皇冠上的明珠”美称的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
复星艺术中心不仅是外滩金融圈里
最引人瞩目的建筑
也是最有艺术气息的一座建筑
无论是在炫目的阳光下,
或是低沉的雾霾中,
这座建筑流苏状的表皮都会映射出光线中的暖色调,
随音乐旋转、起舞。
外部这些金属“流苏”幕帘
由
675根铝合金组成
为了保证安全性
幕帘从最开始5层变成3层
在安全性的基础上使外观更加简洁
独特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戏剧舞台,
打造出一个被移动幕帘所包围的建筑
里外三层同时却不同方向的转动
让她就像是一个在黄浦江边
翩翩起舞的舞者
肆意地展现与众不同的动态之美。
为了让舞者形象更具生命力
从设计方案,建筑材料和素材选择
都反复斟酌研究
一遍又一遍调整细节问题
将传统的编织工艺和现代化的金属管相结合
神奇的是随着这些金属管的转动
还能发出像风琴一般的旋律声
尤其到了晚上
在灯光折射下
比迪拜的4D旋转大厦更有一番风情!
▼
远观像一块流苏盖头,
三层的流苏相互层叠,
又营造出山峦叠嶂的感觉。
三层流苏围绕在建筑最外层,
每一层流苏又可以围绕建筑旋转,
又因为光线而呈现出的不同颜色
除此之外,建筑楼顶还有一个连接星空的屋顶
是日本“后物派”艺术家宫岛达男
设计的“
数字空中花园
”
是由300盏不停闪烁的LED数字灯组成
从1到9循环变化
▼
还没看够的就戳下方视频
小编不收钱哦
▼
然鹅然鹅然鹅~你们造吗
复星的设计师竟然是大名鼎鼎的
Thomas Heatherwick
(托马斯.赫斯维克)
来,老规矩,搬好小板凳
小编的小课堂开课了!
下面这位年仅47岁的萌大叔就是
Thomas Heatherwick
▼
作为现今国际上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之一,
Thomas一直以大胆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为人知晓。
“构思”、“制作”和“叙事”三个环节
是Thomas对待设计的核心关键词。
他手下的建筑或者装置,
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比如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
排队排到晕眩
的英国馆的“圣
殿种子”(Seed Cathedral)
▼
还有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如同花瓣的主火炬
▼
更有
将于2018年完工的
纽约哈德逊广场标志性构筑物“容器”(Vessel)
▼
当然这些让人惊艳的设计
让他获得了与之相称的各种荣誉:
36岁获得有“工程技术界奥斯卡”之称的
“菲利普亲王设计奖”
成为史上最年轻的皇家工业设计师
2010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莱伯金建筑奖
2013年被选为伦敦皇家艺术学院院士
曾经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
“英国当代最具有创意”的奇才
▼
Thomas
设计的作品优秀到
几乎每一件都获得过奖项
除了前面说到的英国馆和伦敦奥运会圣火台
还有被誉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
伦敦红色双层巴士
最具创意的东安咖啡厅以及
世界上最独特桥之一的“卷桥”等
▼
他说最喜欢的就是尝试创新还不存在的东西
这也让他的设计总是充满令人惊喜之处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蒲公英”造型让
Thomas
荣获了
英国最高级别的国际建筑大奖
莱伯金建筑奖最杰出国际建筑作品奖
▼
当初英国政府在全国展开招标
47个方案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其中不乏大师级的建筑师和其他顶尖建筑事务所
后来决定那就让中国人自己来挑选心中想看到的
最终
Thomas
的方案胜出
▼
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些看似针尖的外围是由6万颗种子标本打造的
从设计方案被选中到如何展示给大家完美的作品
着实花了一番功夫!
而这些并不是简单的种子
这些种子都是从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借来的
要知道这个银行的目的是避免它们在地球上灭绝
所以生长环境都是相当严格的
而常人根本没有机会看到
对于那些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说
站在这样的大厅里
……
是不是分分钟想逃离现场
哈哈小编没有密集恐惧症
所以小编只想用下面这个表情表达我的崇拜
▼
确实很美!!
而且白天走进去是全然没有人造光源
再说回伦敦奥运会的
圣火台
虽然已经过去了5年却还让人记忆犹新
204个铜花瓣象征着
参加奥运会的204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大家都是来参加比赛的
但也和平的相聚于此
正如
Thomas
的每个作品一样
都有着其独特的意义
▼
在结束后这204个铜花瓣被赠送给204个代表团
Thomas
和他的团队又花了一年的时间
搜集了每个花瓣的去处
并把每张和花瓣合影的照片保存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将和平
积极的奥运精神持续下去
▼
Thomas
的其它作品小编也无私地分享给你们!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历时两年半完工
成为新加坡地标性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