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来源 | 器晤(ID:qidao_qidao)
作者 | 3N3N
已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这些年在旅行中,我始终保有一种好奇心,每到一处大小馆子,都要先观察餐桌上筷子的摆法。这成了一种偏好,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没有第二位像我一样的人。
这是一个小小的好奇,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关注这样的生活细节,是否太过闲散了?
倒也不是太闲散,总是要吃饭的吧,饭前餐桌上总是摆好了筷子吧,取筷子时总是要眼瞅着吧,看它是如何摆着,也用不着花专门的功夫。
先来说说我看到的餐桌风景。
在日本,在世界遗产合掌屋里的农家乐,老传统席地而坐,餐具就摆在席子上,中间大盘中的小盘盛着菜肴,周围是空着的饭碗,碗上放着方向不一的筷子。用餐的环境维系着传统方式,可是筷子却自由得没有了规矩。这多少让我有点失望,在日本不应当是这个样子。
不过在东京、大坂或是京都的小馆用餐,筷子是横置在餐桌上,显然秩序井然,这是传统。
筷子的形状不断有改变,但它的方向没有改变。
参观大坂国立民俗学博物馆,见小餐桌上横置着筷子和勺子,这也是传统的展示。
这种放置筷子的规矩不仅收藏在博物馆,日本人进餐时大多也是这个样子,这个传统延续了一千多年。
前不久听说,中餐筹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人拿日本使用筷子的传统说事,说人家怀着感恩之心,光大着由中国学去的传统,可是我们自己却并不重视传统云云。
不错,日本的横置筷子的传统,确实是遣唐使由大唐带过去的。我们现在虽然大都将筷子纵向放置,可是在唐代,却是将筷子横置在餐桌上,我们在许多壁画上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唐代的墓室壁画《野宴图》,一帮贵族少年在明媚的光影里享受着快乐,享受着美味,偌大的餐桌上摆满了佳肴。仔细看看,他们面前的餐桌边缘,横放着筷子和勺子。这是唐代餐具惯常的摆法,下面还有敦煌壁画上的图像,也都可以看到相同的例证。
敦煌473窟唐代壁画《宴饮图》,这是青年男女对饮的场面,妙龄的四男四女在凉亭里对席而坐,看起来那么样的彬彬有礼,似乎还没开席。值得注意的是,每人面前横置着勺子筷子,看来这确实是唐代流行风。
唐代筷子的这个用法,在文献上还没有找到相关记述,为何要将筷子勺子横着放置,关于它的用意并不清楚。横放当然是放在桌面上,放在碗上,那是不成的。
读唐李义山撰《义山杂纂》的“恶模样”一节说到了筷子,指责社会流行恶习,如“作客与人争相骂”,“对大僚食咽”,“做客踏翻台桌”,“说主人密事”,“对丈人丈母唱艳曲”,“嚼残鱼肉归盘上”,“对众倒卧”,再就是“横箸在羹碗上”。这些行为放在今天,也都是十分不雅,这“横箸在羹碗上”为何不成?
古时筷子是专用于食菜的,羹中有菜全得靠筷子夹取,取了菜筷子不可横在碗上,得横在面前的桌面上。作者李义山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商隐,试想他的行为必定是很谨慎的吧。
紧接大唐,在北方兴起的大辽,似乎受大唐文化的强烈影响,使用筷子和勺子也是横置。如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墓出土壁画上,有一幅《备宴献食图》绘有一端食盘的男子,盘中横置筷子和勺子,稍不同的是这两样餐具一里一外,并不是放置在一起。
唐代筷子这么横着,大辽也要横着,宋代还横着么?现在怎么筷子一般都纵放?唐代以前,比如汉代用筷子也是横着放置吗?
汉代使用筷子的情形,同样在文献上没有见到有关记述,不过考古提供了答案,不少汉画上可以见到使用筷子的场面。
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经常可以见到宴饮场景,宴饮者席地而坐,面前摆着方形或圆形食案,案上有筷子和其他餐具。这些筷子都是纵向摆放在食者面前,似乎没有例外。
观看下面这两幅汉画,可要使点眼力。
四川中江东汉崖墓发现的这两幅彩绘壁画,表现的是宴饮场景,宴饮者席地而坐,面前摆着酒器和食案,食案上纵向放着成双成对的筷子。如果仔细看也没有发现筷子,也未必是视力有问题,是筷子太不起眼了。也难怪在正式发表的摹本上,就没有画上筷子,画者压根就没有看到筷子的影子。
在山东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也时常见到宴饮场面,当然也刻画有筷子。筷子的摆放,不论是在食案中间还是在边上,都是采用纵向摆法。
这些汉画都属于东汉时期,表明汉代人用筷子,遵守着纵向放置规矩。汉代以前,还没有证据显示筷子的纵横状态,推测在战国时代可能已经有了纵向放置筷子的传统,汉代人继承了前代的规矩。可汉代以后,情形开始有了改变,筷子出现在餐桌上时,由纵向转到了横向。
甘肃嘉峪关发现的一批魏晋时代的墓室砖画上,有不少宴饮图,图上大多描绘有筷子,执筷或置筷都有清晰的图像。
这一位要吃叉烧肉的主子,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正要接过仆人送来的肉叉。那双筷子应当是横摆在餐案边,旁边还有酒杯。
这两个爷们在共享一串叉烧肉,面前有食案和酒杯,一人一双筷子,也都横在案边。
这位女子也在品尝盘中美味,好像正要执筷取食,有婢女在一旁打扇侍候。注意案边的筷子,它是横放在女子的左手边,如果不是画工的疏忽,我们可以判断她是一个左撇子吧?
这方形的食案上也摆着筷子,纵着横着不大明确,重点是看看画中执筷的婢女,这个不是左撇子。
这些端着案子送食的婢女,案上的筷子,似乎也是横置着。
这样看来,筷子由纵向横的姿态转变,是在魏晋时代完成的,应当是在公元三、四世纪之际。
这种筷子的“横行”,在唐代还是无可阻挡。筷子的横行,也许持续了500年的光景。因为到了五代至宋时,这情形开始改变,筷子又回归至纵向姿态了。
南唐画家顾闳中传世名作中有他所绘长卷《韩熙载夜宴图》,这图有人说时代未必能早到五代,我们不参与这个考证,我们只要知道这图上有筷子就足够了。这幅夜宴图上有五位重要的与宴者,两张餐桌上应当有五双筷子。不过在一般的印本上,我们看不到筷子的踪影,黑黑的餐桌上模糊一片。
在比较清晰的摹本夜宴图上,摹出这餐桌上摆满了酒肴,却忽略了筷子。
反倒是在另外一些不甚清晰的摹本上,我们可以寻到至少三双筷子的图像。
这是放大的局部,隐约可以看到餐桌上的筷子。这几双筷子无一例外地都是纵向摆放,这说明五代或宋代时,筷子由横向至纵向的方向转变已经完成。
这又是一幅名画,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熟知它的人也许可以随意说出熟识的许多场景,可有一个场景你未必注意到了。这是一个局部场景,我说我看到了筷子你也许不信,这样大的画面,也会出现筷子?
不错,真有筷子。画面上表现了许多餐馆,如果不表现筷子倒是很不合理的事。
这是上幅图的线描图,在这大屋檐的左下方,餐馆里有两位对饮者,餐桌上的餐具与美味并不多,店小二正在为他们上菜。不用太仔细就能发现,餐桌上摆着两双筷子,而且是纵向摆着。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确信,筷子由横向纵的方向转变,在宋代时是一定完成了。
这又是一幅宋代名画,传世的《文会图》几个局部,不用看画中文人生动的表情,我们还是注意一下每人面前的筷子与勺子。这些配套的筷子与勺子都是纵向摆放着,这是进行中的宴饮场景,可以想见进餐过程中放下筷子时,也要取纵向方式,不可造次。
山东莱州东南隅村的一座宋墓中,见到一幅夫妇对饮图壁画,夫妇相对而坐,桌面上摆满酒肴,很难得的是画面上也出现了筷子,那筷子纵向放置在桌面上。
前不久,一位食学长者问我,日本从唐代学去筷子的传统用法,餐桌上横置筷子,那我们是什么时候改变为纵放的呢?我就用上述资料回答了他,他说算是解决了多年遇到的疑难。
我们在唐代以后改变了过去横置筷子的传统,但日本并没有改变,现在到日本还可以感受到唐代的用餐风尚。我甚至觉得,即使在大陆,也许某些地区还维系着唐代的做法,横置筷子的习惯未必在本土消失那么彻底。
宋代以后,纵置筷子成为习惯,从古代墓葬壁画和传世绘画上,都能见到这样的场景。
这是陕西甘泉一座金代墓葬里见到的墓主人进食图壁画,这位有名有姓有年龄记录的老者,他面前的餐桌上摆着茶盏菜盘,当然也有一套筷子和勺子,虽然筷子和勺子放置不齐整,但纵向的方向是明确的。
明代陈洪绶所绘博古叶子,这一幅画的是晋代何曾“日食万钱”的故事,他是用明代人的风情演绎古代的故事,高桌大椅是何曾未有享受到的,那筷子纵放也不是晋代时尚,这显然是明代时的生活写照。
据《翦胜野闻》记述个一个故事说,明朝初年的唐肃有一次陪朱元璋朱皇上吃饭,他吃完后将筷子横在碗上。朱元璋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是从小学的礼节。朱元璋大怒,说“民间俗礼怎么能用在天子这儿?”居然给唐肃定了个大不敬的罪名,发配广西当兵去了。
这种横筷子在饭碗上的做法,本意是出于对长者的尊重,用意源出周礼,长辈没吃完,晚辈不得先放下筷子。周礼要求晚辈已吃饱,而长辈尚未停止进食时,不得放下筷子,还要装模作样慢慢吃。否则,你把碗筷一放,显得长辈像是很贪吃似的。宋代以后,这办法略有改进,晚辈先吃完也不必还举着筷子,只须横在碗上,敬意也就到了。但是朱元璋做了皇帝,却看不惯这个做法,本是个致敬的法子,却坐了不敬的罪名,因为天子不认这一套。
清代不论在宫中还是民间,筷子的摆放遵循前朝规矩,仍然承继着纵向传统。清宫的饮食规范,筷子也是纵向摆放。
清代人所绘的《红楼梦》插图,表现大大小小的聚宴,餐桌上是少不了筷子的,仔细看去,筷子放置的方向是纵向。在一般的礼仪场合,这个规矩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现代宴会摆台也是艺术,任你如何艺术,那筷子与勺子的位置与方向都不会改变。
这筷子又纵着放置了一千多年,在我们的国度它不会再度变换方向了吧?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
和壹读君勾搭的传送门
联系电话:010-85690155
人才招聘:[email protected]
文章投稿:[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