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按语:“养活教育思想”系列短文发出后,得到很多朋友的认同。经征得作者本人同意,今天发表椰子先生在百忙之中撰写的《兄弟理发师,养活生动课(上)》,作为呼应“养活教育思想”系列文章。友情提醒:阅读本文文字需要5分钟左右。明天文章预告《兄弟理发师,养活生动课(下)》】
春节以来天天看聂圣哲师兄发的"养活教育思想"系列短文,除了分享给亲朋好友、外甥侄子看以期能让身边人受益外,我本人也感触颇深。有个身边的小故事,具有教育、传统美德方面的标本意义,分享给大家。
在黄山市祁门县城,我的家乡,有个“小香港”理发美容店,坐落在城中心十字路口。店里的生意一直很火,开店至少有15年以上。店老板是俩兄弟,老大叫汪小兵,老二叫汪小捷,他们看起来都在30多岁的样子。后来才知道,汪小兵45岁,汪小捷也有41岁了。说句良心话,俩兄弟长得都其貌不扬,用城市姑娘的标准,都属于“三等残废兵”,如果在街上萍水相逢,匆匆一瞥后不会想到再看第二眼。
因为我大外甥与他们是玩得很好的朋友,所以,我认识了他们。第一次见到汪小捷是十年前,在上海。当时,我外甥在上海学习理发,然后有一天带了一个朋友回家,介绍说他叫汪小捷,在祁门开理发店,这次来上海是专门到大的理发店来“偷学”美容理发的新发型、新技术的。当时,我对汪小捷虽然店开在小县城,眼光能够瞄准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最新潮流,心中有了些好感,也赞赏外甥与这样的朋友深交。
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其中会听到我外甥提到汪小捷兄弟,说他们又增加了美容项目,又代理了某某品牌的美容产品。感觉他们始终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让自己的事业跟上潮流不落伍。
今年春节,正月无事,外甥说带我和家人一起去坐落在老徽州区的呈坎景区玩。在祁门到黄山市的路上,外甥说,中午先去黄山市一个朋友家吃午饭再去玩。半小时不到,车到了黄山市区,直接拐进一个傍山纯别墅小区,小区不大,但环境很优雅,双拼别墅前后都有大块的院子,车子在第二排靠山的别墅院里停下,在院子里迎接我们的是两个熟悉的面孔:汪小兵与汪小捷。
因为外甥与他们是至交,大人小孩在一起也不见外。席间,小兵、小捷的父亲,一个憨厚的典型农家大哥,盛情要求喝些酒。于是,我们就边喝边聊了起来。原来,他们老家在祁门乡下偏僻的小村庄里,小时候家里都很困难,所以初中毕业就开始自谋生活了。兄弟两人一起去蚌埠市学习理发,学徒几年后,两人东拼西凑些钱开了自己的“小香港”理发店。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兄弟两勤勤恳恳,每天忙得连饭都吃不安稳——刚端起饭碗,见到客人来了,就得放下,一顿饭要分好几次吃完。更重要的是:兄弟两具有“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的良好品质,而且都没有沾染上现在青年常有的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
他们兄弟虽然各自成了家,有了各自的妻儿——小兵有一儿一女,小捷有两个儿子,但他们挣的钱不分开。除了店里所需的花费,余钱都统一交给他们的老爸管理。随着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他们用余钱在祁门买了房子又买了几个门面,去年又买了卡迪拉克,又在黄山市买了这别墅(该别墅是他们在黄山市买的第二套房子)
席间,小兵与小捷的媳妇热情的忙里忙外。小捷说,他们兄弟和父母每年过年都在一家过,今年在小兵家,明年就在小捷家。这种父子、兄弟、妯娌其乐融融的和谐家庭,在农村已经是很难见到了。听到更多的是兄弟为谁养父母而争执,妯娌间互相猜忌争吵!因此小捷兄弟故事就具有如下标本意义:
1.虽然初中毕业,但养成了勤劳、踏实的品德习惯,获得自己也想不到的事业成功
2.孝敬父母,兄弟妯娌互助互爱
3.兄弟齐心,共同创业十多年不因利反目!按小捷说法,他们会因工作而吵甚至打架,但打过就好,而且从来不是因为钱的原因。
下次我有机会,要向两兄弟父亲请教,一个朴实的农民家庭是如何养成如此好的家风。(发稿时收到弟兄俩发来的更详细的经过,明天继续发下半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养活教育思想系列参考文章,请点击:
聂圣哲:新年伊始,让我们行动起来推动养活教育
聂圣哲:为了下一代和我们自己,要痛下决心了!
聂圣哲:年初三,我迫切需要你们的帮助
聂圣哲:虽有遗憾,更有希望
聂圣哲:被老虎咬死与养活教育的关系
聂圣哲:学播音专业的大三美女“卖声”很火爆
聂圣哲:德语女神的翻身仗
聂圣哲:她高一就做了正确的抉择,今年过年给妈妈送了爱疯7
聂圣哲:小Q成为著名甜品店长三角总店长
聂圣哲:山西娃每年给父母4万元
聂圣哲:蠢货对“养活教育思想”的留言选登
聂圣哲:另一类诗与远方
聂圣哲:小学四年制就足够了
聂圣哲:另类入学申请丨来文照登
聂圣哲:是教育还是摧残丨来文照登
聂圣哲:撞车撞出良知——这是值得总书记嘉奖的事件
聂圣哲:选择才能决定命运丨来文照登
聂圣哲:我们绝不做这样教育的帮凶丨来文照登
收听我,您会喜欢——
公众号:sage9991999
欢迎转发、转载,转载时无须征得作者授权。
留言每次只能显示100条,会不断更新,有时不够及时,敬请原谅……
转发是最高的赞赏
传播养活教育思想
赞赏¥将全部转交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