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主要的根本原因就是,太多人过于关心短期内的经济,却忽视了长期的趋势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如果人越来越少了,这个经济体的未来肯定是暗淡的,日本就是一个例子。
导致不想生、不敢生、托育难等问题的原因有:
1.适龄人数少,生活成本高
。为何近几年我国结婚率不断下降?我国结婚率的下降主要源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同时也与经济发展加速和结婚成本快速上升相关。
具体来说,9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跌。由于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1991年开始我国出生人数出现大幅下跌,90年代年均出生人数相比于80年代少了500万人,1997年出生人口甚至一度跌至1400万人。
90年代出生人口减少导致目前适龄结婚人数下降,是结婚率下滑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根据我国结婚登记年龄层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结婚主要年龄段是在20-29岁,占比超过60%。而20-24岁是近几年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主要年龄层,2016年相比于2013年下降人数达到351万人,占总下降规模比重达到86%。按照年龄推算,目前20-24岁年龄层正好对应90年代初出生的人,这说明出生人数断崖式下跌对结婚率的影响其实才刚刚开始。
2.高房价,高结婚成本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房价越高,生孩子的意愿就越低。也别说生孩子了,连婚都不结。北京和上海,生育率只有可怜的0.7(远低于正常值2.1),全球最低。但更重要的是,结婚成本。不断高涨的房价,使得结婚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时代的进步,施加给男人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新房是结婚的标配,动辄几百万打底,让人望而却步!
3.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单身人数比例的增加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强度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加班加点成为常态,这就导致大量适龄年轻人缺乏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对象。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程度越高,居民生活越发多样化,对不同现象的包容度和接受度也越高,因此许多人可能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而选择单身。
4.结婚率下降会直接导致出生率下降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提倡先结婚后生子,而非婚生子落户需要交纳高额的社会抚养费,因此我国出生率与结婚率直接相关。2002年前,出生率与结婚率均出现下降,其中结婚率和出生率相比于1987年的高点分别下降0.2和1个百分点。
5.不断上涨的育儿成本也导致现在的年轻家庭推迟生育或者选择不生
。怀孕期间涉及的产检和生产费用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0-3岁需要支出奶粉、日常用品、早教和保姆看护费用,因人而异至少也需要好几万元;进入幼儿园以后,普通幼儿园托管费加饭费大概7000-8000元/年,而如果要上私立幼儿园或者幼儿兴趣班则三年总体花费可能超过10万元。
6.孩子进入学龄阶段的花费则更大
。以上海为例,如果选择公立学校则需要购买学区房,大部分学区房价格远超周边非学区房房价,一套房子的学区溢价空间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而如果选择私立学校,除了高昂的学费以外,家长还需要在课余时间加大补课投入以帮助孩子从激烈的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而课外补课费用又是一笔巨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