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充满反叛精神,不愿意向现实妥协,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关键力量。但事物总是有两面。当经济下行,社会矛盾尖锐时,经历简单头脑单纯的他们,很容易被挑动起来
愤怒情绪攻击社会秩序
,成为参与颜色革命的主力。
比如2019年HK暴乱的主力,就是一群自称废青的本地年轻人。
香港在世人里是个富裕的国际化大都市,但主要靠金融地产保险行业支撑(FIRE,“Finance Insurance and Real Estate”的缩写),实体经济萎缩,导致大量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高额的房租构成的生活成本面前苦苦挣扎。过去香港人在看待中国内地的时候,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但是已经时过境迁,香港在逐渐丧失竞争力,甚至越来越被一河相邻的深圳抛在身后,香港年轻人的心态逐渐扭曲。
在策划者的刻意引导下,他们将自身一切的痛苦与失意都归罪于中央政府。
比
如下
面
这
位发表的观点
就很有代表性
:
“我下辈子再投胎,我宁愿做英国狗拉出来的那坨狗屎上面的那粒苍蝇,都不肯做你XX人!”
暴乱成为废青们的狂欢,因为他们不仅刷到了存在感,还有大把的钱可拿,一旦受伤,价钱直接翻几倍,要是坐牢上报纸,那就直接可以移民,去他们梦想的国度。
这份价目表中,实
际上还有个没法明写出来的最高档,那就是如果谁在街头冲突中挂掉,不仅会有大笔抚恤金,他本人还会被迅速被捧为"英雄",成为颜色革命中的精神图腾。比如在2011年中东的茉莉花革命爆发的起点,就是突尼斯一名年轻人大学研究生毕业,但因经济不景气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下,无奈做起小贩。在遭到粗暴对待后,该青年自焚抗议身亡。于是他就成为了颜色革命的精神图腾,迅速传遍整个中东。
人类的神经就是这么脆弱,而且天生同情弱者,一旦鲜血摆在面前,人群就会迅速变得非理性,就算是对方主动碰瓷,掌握武力的一方的一切说理也会变得苍白无力。事态就会向策划者期待的方向发展。
这些鲜血和逝去的生命,也就成为颜色革命最佳的“祭品”。
也正是因为颜色革命的“血祭”,港府从头到尾都极为克制,生怕制造出对方梦寐以求的“祭品”,把事态引向不可控的方向。
香港这群废青也实在
太废物,不仅一事无成,连点燃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这场暴乱终于平息下去,没有酿成太大的灾祸。
两千年前,那个叫做耶稣的年轻人,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他如何一步步地将自己的生命作为“祭品”,掀起了人类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颜色革命”?
公元前6年的12月25日的凌晨,一个犹太男婴出生在耶路撒冷附近伯利恒城的一个马厩之中,他就是拿撒勒的耶稣。他的母亲玛利亚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生下的这个不幸的孩子,将来会成为让亿万人膜拜,并改变历史走向的耶稣基督。
耶稣出生前后正好赶上一个天文异象:彗星。这一天象被当成耶稣出生的异象之一。后来基督教将这颗彗星称为伯利恒之星(Star of Bethlehem),现在我们看到的圣诞树顶端的大星星就是代表伯利恒之星。
这颗星星也成为后世确定耶稣真正出生日期的关键证据,不是公元元年,而是公元前6年。因为
长期坚持天文记录的中国人则将此忠实地记录下来:《汉书·天文志》记载:“(哀帝建平二年,大致对应公元前5年)二月,彗星出牵牛七十余日。”牵牛星就是摩羯座α星。《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也说:“(建平二年)春,正月,有星孛于牵牛。”“孛(音贝)”是中国古代人对彗星的另一种形象的描述。
在中国,彗星也被俗称为“扫把星”,“灾星”。并往往把彗星的出现和人间的战争、饥荒、洪水、瘟疫等灾难联系起来。
根据
天文常识,彗星挂在天上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且全世界都能看到,如果要说那颗天体和地上出生的某个人有关系
,那么那段时间地球上出生的人都可以和这颗彗星联系上,将这颗彗星和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利恒城一个木匠的儿子唯一联系在一起,这是毫无道理的。
为什么耶稣生日这么重要的日子都能搞错?
在新约那些福音书产生的时代,根本就没有人真正关心耶稣的生辰八字。
耶稣的生年是公元六世纪的史学家根据罗马皇帝纪年倒推回去确定的。这时候西罗马都已经灭亡快两百年了。由于有一段时间罗马皇帝废立频繁,多个皇帝并立(特别是公元三世纪),纪元十分混乱,那些史学家就少算了6年。这么大的纰漏在东方简直不可想象。不能怪西方的史学家太废,而是东西方对历史记录的要求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由于这种历史记载的不严谨,不完善,留下了捏造编故事的
大量
操作空间。
之所以出生在马厩,是因为玛利亚虽然已有婚配,但是尚未结婚,这在当时的犹太社区是一个丑闻。
玛利亚原本住在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在出了
这丑
事后,婚约当然就
作废了
,只好嫁给年纪
已
经很大的一名
木
匠
,
这个戴上了全球最大一顶
绿帽的著名
接盘
侠
,
后来被称为“木匠圣约瑟"。
油画:木匠圣约瑟,法国画家乔治·德·拉·图尔于1632年至1634年创作
约瑟是个宽厚老实人,在众人的白眼中毅然当了接盘侠,为了躲避众人歧视的目光,他们回到约瑟的老家伯利恒城的一个马厩中待产。耶稣出生后,约瑟将耶稣视为己出,与自己其他的孩子一视同仁。
耶稣降生也成为基督教的一个名场面,被后世反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