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积电在
ISCCC
(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顶级学术会议)上放了上面这么一张图片。而这就叫,
HBM
。目前用在
AI
的
Memory
是
HBM
(高带宽
memory
)是
DRAM
的一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
AI
芯片像
英伟达(
NVDA.US
)
H100
这种,需要
100GB
的内存。需要的存储数量非常的大,而单颗
DRAM
又没这么大容量,所以需要数颗乃至数十颗组合才能满足要求。考虑到最后做成的芯片面积不能太大,否则一块电路板都放不下,所以必须把这些颗给叠起来。那么这就是
HBM
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这些叠起来的颗粒要并起来使用,不仅是需要电连接统一起来,同时还需要和逻辑
SOC
主芯片之间的交互数据,需要有一个
logic
die
用来寻找地址和控制读写。比方说:
英伟达(
NVDA.US
)
的
H100
的内存存储中,每个
bank
有
128bit
位宽,共有
8
个
bank
,所以是
1024
位宽接口,且每个引脚传输速率达
6.4Gbps
。怎么理解这个
6.4Gbps
速率呢?相当于一个引脚一秒钟之内就可以传完一部高清电影,这样的引脚需要
1024
个。
图片来源于:英伟达
以上这么上千根数据线和地址线的组合乃至逻辑控制,背后都是一颗颗晶体管在默默支撑。每个晶体管导通和闭合都是有延迟的,速率要保证、时间最宝贵。必须保证每根线路的
skew
(低电平到高电平的爬坡时间)要很小很小,要
70
皮秒(
10
的
-12
次方)以下。除了要保证每根
skew
小,还要数千根数据线的同步。因此
HBM
颗粒与
logic
之间是通过
TSV
(硅通孔)工艺给电连接起来的。就好比我们用的
5G
手机大概也就是
3G-5G
频段上通过无线电传播(第一个
G
是代;第二个
G
是
10
的
9
次方赫兹)。这么多条线路,每条线路都可以对外辐射电磁波,之间相互干扰(
EMI
管理)都是技术难点。
图片来源于:英伟达
而这些
DRAM memory
厂商一直在努力,
海力士
更是因为十多年持续在
HBM
这块的投入,所以一直技术引领、份额领先。根据集邦咨询的数据显示:海力士大概占全球
70%
份额,三星大概占
20%
,美光大概
5%
。鲜花的背后是大量的资金、汗水、人才、长时间聚合的结果。
图片来源于:集邦咨询
而这一场
ai
的芯片浪潮当中,
SK
海力士无疑是这波内存热潮中的最大受益者,根据海力士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SK
海力士在
2023
财年和第四季度的营收取得了显著增长。特别是其主力产品
DDR5 DRAM
和
HBM3
,在这一年的收入较去年上涨了
4
倍以上。
图片来源于:海力士
随着科技进步,这类高端材料不仅是芯片需要,电路板内部也需要。比如英
伟达(
NVDA.US
)
AI
就需要特殊要求的覆铜板,这种高端覆铜板
90%
由台湾厂商台光电子提供,由此台光电子
2023
年股价也实现了一年五倍。这类高端覆铜板之所以高端特殊,就是因为这些高端填料的加入。整体来说,当下
AI
浪潮的来临,加速了各个板块之间的高阶竞争。能否搭上
AI
浪潮这艘大船,乘风破浪,也是各厂家所需要争夺的船位了。
通富微电(
002156
)
:
公司具备国内顶级
2.5D/3D
封装平台及超大尺寸
FCBGA
研发平台,并且完成高层数再布线技术开发,
为客户提供晶圆级和基板级
Chiplet
封测解决方案,已量产多层堆叠
NAND
Flash
及
LPDDR
封装,是中国首家完成基于
TSV
技术的
3DS DRAM
封装开发的封测厂。公司通过收购
AMD
苏州及
AMD
槟城各
85%
股权,实现与大客户
AMD
深度绑定,
AMD
于
2023
年推出
MI300
,并于
23Q4
陆续降幅,预计
24
年将迎来大幅放量,公司将充分受益。
长电科技(
600584
)
:
公司与客户共同开发基于高密度
Fanout
封装技术的
2.5DfcBGA
产品,
TSV
异质键合
3DSoC
的
fcBGA
通过
认证。公司的封测服务覆盖
DRAM
、
Flash
等,深耕行业
20
余年,在
16
层
NANDflash
堆叠、
35um
超薄芯片制程能力
、
Hybrid
异型堆叠等方面行业领先。公司
XDFOI
技术平台布局
AI
、
5G
、汽车、工业等领域运用,
XDFOI Chiplet
量产。
太极实业(
600667
)
:
公司子公司海太半导体与
SK
海力士签订
5
年合作协议,
SK
海力士持有海太半导体
45%
股权,海太与
SK
海力士形成深度绑定,海太为
SK
海力士提供
DRAM
封装服务。
SK
海力士
23
年占据
HBM
市场约
50%
份额,伴随
24
年
HBM
出货量爆发,公司有望承接溢出封测需求。
深科技(
0000021
)
:
公司通过收购沛顿科技切入存储封测,沛顿科技专注高端封测,具备
DDR5
、
LPDDR5
封测量产能力。沛
顿
Bumping
项目已通过小批量试产,聚焦
FC
倒装工艺、
POPt
堆叠封装技术的研发、
16
层超薄芯片堆叠技术的优化。
赛腾股份(
600283
)
:
公司通过收购全球领先的晶圆检测设备供应商日本
OPTIMA
进军晶圆检测装备领域,公司产品涉及固
晶设备、分选设备,晶圆包装机、晶圆缺陷检测机、倒角粗糙度量测、晶圆字符检测机、晶圆激光打标机、晶
圆激光开槽机等,通过
OPTIMA
切入三星、
SK siltron
、
sumco
等大客户供应链,三星加码
24
年资本开支,计划
24
年
HBM
产线扩产至
23
年的一倍以上,量测设备需求增加,公司有望受益。
中微公司(
688012
)公司为国内刻蚀设备龙头,其中
ICP
刻蚀设备在
DRAM
、
3D NAND
多个客户的生产线量产,伴随
Nanova VE HP
和
Nanova LUX
推出,
ICP
刻蚀设备的验证工艺范围持续扩展,在先进逻辑芯片、先进
DRAM
和
3D NAND
的
ICP
验证刻蚀工艺覆盖率有望扩展到
50%-70%
不等。公司
8
英寸、
12
英寸的
Primo TSV 200E
、
Primo TSV 300E
在晶圆
级先进封装、
2.5D
封装和微机电系统芯片生产线等订单充沛,在
12
英寸的
3D
芯片的硅通孔刻蚀工艺上得到成功验证。
拓荆科技(
688072
)公司在半导体薄膜设备领域深耕十余年,
ALD
量产规模逐步扩大,随着存储芯片主流制造工艺已由
2D NAND
发展为
3D NAND
结构,结构的复杂化导致对于薄膜沉积设备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同时
3D NAND FLASH
芯
片的堆叠层数不断增高,从
32/64
层逐步向更多层及更先进工艺发展,对于薄膜沉积设备的需求提升的趋势亦
将延续。
雅克科技(
002409
)公司于
2016
年通过收购控股
UP Chemical
,正式切入前驱体行业,
UP
Chemical
自
04
年成为
SK
海力士
前驱体核心供应商,形成多年深度绑定。
SK
海力士
HBM
占据
50%
市场份额,并且于
22Q3
起向英伟达独供
HBM3
。公
司产品覆盖硅类前驱体、
High-K
前驱体、金属前驱体,伴随
HBM
需求量增加,
SK
海力士出货量提升,公司将充
分受益。
联瑞新材(
688300
)公司深耕无机填料和颗粒载体行业近
40
年,为国内硅微粉龙头。公司持续聚焦高端芯片
AI
、
5G
、
HPC
封装,异构集成先进封装
Chiplet
、
HBM
,以及新一代高频高速覆铜板,推出多种规格低
CUT
点
Low
微米
/
亚微
米球形硅微粉,低
CUT
点
Lowα
微米
/
亚微米球形氧化铝粉,高频高速覆铜板用低损耗
/
超低损耗球形硅微粉,新
能源电池用高导热微米
/
亚微米球形氧化铝粉。
壹石通(
688733
)公司布局记忆体封装用
Low-α
高纯石英及
Low-α
高纯氧化铝制备技术、
Low-α
粉体制备技术、球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