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99%的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真的不是因为笨,而 ... ·  2 天前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2 天前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2 天前  
丁香妈妈  ·  孩子为什么会腿抽筋?需要担心吗?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最费妈的数学,有了偷懒新思路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20款儿童牙膏大评测,除了氟含量,还得看啥?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中国正在催生一批高学历穷人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1-01-15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功夫财经(id:kongfuf)

作者 | 陈兴杰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01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贬值最快的除了通货膨胀下的钞票,还有什么?大概是大学学历。


高校猛烈扩招,大学生遍地都是。昔日金贵的本科生已经毫不值钱,硕士生才是职场起步;大量博士找不到工作,海归也没有了往昔的派头。


虽说“本科生不足人口5%”的梗广泛流传, 扣除三十岁以前的人口学历,只看新世代学历水平,“人均大学生”真是毫不夸张。


▲1977年,大学录取率仅有5%,此后录取率逐年增长


从国家进程看,中国高校扩张可以说非常幸运,因为它赶上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


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走出学校,涌入工程机械、制造、技术、互联网等行业,知识经济成果迅速普及应用,几乎所有行业在人才资源推动下,迅速更新换代。受有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拉动着全社会快速往前跑。


不过,也有不少学生成了高校扩张牺牲品。他们所受的教育要么过时,要么扩招过猛,相关专业的学生太多,基本没有市场需求。


很多专业都获过“最无用”头衔,比如工商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等等(当然,包括笔者就读的新闻学)。 当然,这些专业是否如此不济,见仁见智,但很多专业难找工作确是事实。


这些就业前景茫然的专业里,除了少数毕业生凭着名校加持如鱼得水,大部分普校学生走出校门,在市场转一圈都会发现:自己所学基本无用,市场要的基本不会,自己别无所长。被社会毒打的痛苦,是他们都有的人生体验。


幸运的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大量公司涌现,给了他们人生进阶的机会——成为白领。



02



西方社会把无需从事体力劳动的的职场人士通称作白领,中国的白领含义比西方微妙:高管通常称“金领”,不修边幅的技术人员通常称“码农”;白领穿戴较为体面,在格子间久坐,在楼层间穿梭,忙忙忙碌的样子。


白领们平时忙什么?通常是两类工作:协助生产,比如财务、会计、法律、公关等;辅助管理,比如人事、行政、审计、企业文化等。



白领不在一线真正的生产部门,不直接创造财富;他们有些看似必不可少,有些似乎又是多余。


相比生产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确立规模,白领阶层更强调“向上”和“精细”管理,凸显自身价值。


管理者会新增管理岗位,配置助手或秘书,还要防止其舞弊就得有审计,审计也需管理团队;管理者膨胀,衍生出对管理者服务的部门。


白领们容易假装忙碌,因为他们大部分工作量并无意义——正如政府部门的文山会海,企业也很容易滋生文牍主义,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公文、表格和PPT里。


当然,我不是说制造白领的现代企业制度有错。企业确实需要白领,组织也需要润滑。 但这些岗位所需的技术水平不高,相关的求职者太多了。谁都能做的工作,注定白领的无足轻重。


白领的薪水是不高,但如果不是谋这样的职位,他们只能走出办公楼,从事体力劳动,成为他们嫌弃的蓝领阶层。其实,近几年蓝领收入水平正不断提高,已经追上或超过白领。



03



最近几年,中国人热烈讨论的“蓝领收入超过白领”,在西方国家早就习以为常。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很高,每年持续输出大量“工商文理艺术”人才,市场真正需要的却是机器操作工、建筑工、修理工。


大量在职场找不到工作的人,投身蓝领市场,勤加训练,拥有一门好手艺,很容易就有超过白领的收入。蓝领收入高,缘于他们的稀缺。



中国城市的泥瓦工、修理工、按摩师、厨师、月嫂,这些蓝领的工资基本都超过普通小白领。 就连很多基础的搬运工作,也能达到一天两三百的收入——他们经常月收入达到七八千,超过很多白领水平。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三千块你雇不到一个农民工,只能雇一个大学生”。吴晓波在跨年演讲时表示, 1978年到2019年,中国蓝领工人的年薪资收入增长了150倍。这个增长幅度,大大超过白领的收入增长水平。


互联网平台兴起之后,网约车司机、送餐员等兴起。他们都凭自己的劳动手艺吃饭,是真正帮助平台创造财富的主体,并且相对稀缺,因此是最被重视笼统的群体——类似于传统工厂对熟练工的倚赖。


在平台经济兴起早期,网约车司机和送餐员都可以拿到让人羡慕的高工资。即便市场稳固,由于竞争存在,平台也要给予他们有竞争力的收入水平。


在这过程中,教育发挥什么作用?几乎没有。 蓝领的收入水平不由学历决定,市场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人。 据美团外卖统计,全平台超过七万多硕士学历骑手,十六万本科学历骑手。



他们的收入水平必定超过不少同等学历的白领。据2019年一份统计,北京和上海的外卖骑手平均月薪超过了万元,远超这两个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



04



从白领供给看,当代大学还在源源不断生产没有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学历通胀在继续。相应体面的白领岗位没有随之增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