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女人想你了,会给你发这4句话,别不懂! ·  2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杨念群:重提政治史的重要性与中国的“大一统” ·  5 天前  
解放日报  ·  喻军:朱自清的三个站点 | 睡前分享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猴子当队友?跨物种内卷指日可待!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1-04-17 17:43

正文


多人竞技游戏玩家之间,流行着一句至理名言: “隔着网络,你永远不知道屏幕对面究竟是人是狗。” 这虽然是句调侃之语,但近日的一则新闻显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情景将成为现实。



4月8日,现实版“钢铁侠”马斯克宣布: 通过大脑芯片,猴子可以用意念玩电子游戏。 消息来自马斯克创办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发布的猕猴玩游戏的视频。视频中, 9岁的猕猴“帕格”(Pager)玩着一款乒乓球游戏 ,操作熟练得令人心疼。


玩游戏的猕猴帕格


帕格的大脑中植入了Neuralink公司开发的芯片,用以感知神经元活动。当软件程序确定了猴子手部动作相关的神经元信号后, 猴子便能无需操纵杆,仅凭意念玩这款游戏了


事实上,这不是“脑机接口”技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一位下身瘫痪的巴西少年,依靠大脑控制机械骨骼运动,顺利开球,让全世界球迷见证了史诗一刻。



这说明,马斯克入场前, 神经科学界并非“万古如长夜” 。因此,马斯克这种有摘他人“桃子”之嫌的行为,颇为神经科学家诟病。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脑机接口”这一在普罗大众眼中颇为魔幻的技术,确实因为马斯克此番言论为众人所知。个中功过,对连孟德尔遗传定律都理解得磕磕绊绊的作者来说,太难评论。不过,报道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作者关注。


在新闻中,马斯克透露,他们将寻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 争取将研发技术投入到人体临床试验中 。任何科技,一旦牵涉到人体临床实验,不可回避的便是 “科学伦理” 问题。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两年格外受人关注。


大家或许还记得,2021年第一件全网刷屏的大事—— 明星ZS的代孕事件 ,正是“科学伦理”矛盾的典型代表。虽然这一事件近日似乎有所反转,当事人是否真的“弃养”难以辨明。但这件事把“代孕”这个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庞大产业链带到了大众面前。


从技术上来讲,“代孕”并不难。这一技术之所以难以推行,正在于其后的“伦理”矛盾。试想, “代孕”行为将女性严重“物化” 。倘若真的放开这一技术的应用,在利益的驱使下,或许有不少女性——特别是底层的女性,连个人安全和人身自由也会受到威胁。也正因此,国家对这种行为重拳出击,很快对当事人下达了封杀令。


代孕事件中,ZS等人的行为固然过分,然而,比起这些应用者来说,那些打着“科研”的旗号,堂而皇之从事违反伦理道德实验的“疯狂科学家”更加可恶。


在动画《钢之炼金术师》中,有一个相关的名场面。炼金术师修·塔克,为了通过国家炼金术师的考核, 把自己的女儿妮娜和宠物狗炼成了合成兽 ,当成自己的科研成果。面对主人公爱德华,失去意识的小姑娘凭借本能,喊了一声“大哥哥”。这一幕让无数动漫爱好者“猛男落泪”,成为难以忘却的阴影。


《钢之炼金术师》名场面


在动漫、影视作品中,修·塔克这样的科学怪人形象比比皆是。荒谬的是,就在前两年, 我国也出现了这样一位科学家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由于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CCR5)经过修改, 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


“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这样的噱头听起来还蛮有吸引力的。然而,人民群众不是傻瓜,这一消息发布后迅速掀起轩然大波,震动了世界。



贺建奎在实验中共招募了8对夫妇志愿者,其中男方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女方阴性。按照规定,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得实施辅助生殖,但这位疯狂科学家靠欺骗和偷袭瞒天过海,成功完成了实验。


贺建奎不会不知道,倘若实验失败,这对携带艾滋病病毒出生的胚胎,会迎来怎样惨淡的人生。然而,他并不在乎。


在贺建奎之流眼中,基因编辑婴儿和培养皿、显微镜一般,不过是“价格更高”、“数量更少”的实验道具。 他们对生命没有敬畏,只有漠视。


这种行为,让我想到了一部英国电影 《别让我走》 。这部影片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裔英国人石黑一雄的同名小说,聚焦于克隆人技术的得失。这或许是十年来,有关科学伦理的最棒的电影之一了。



在英格兰乡间有一所学校,里面生活着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不知自己从何处来,不知自己往何处去。他们无忧无虑地成长,唯一要注意的,便是 “不能剧烈运动,时刻保持健康”


学生们每天作画, 画作都会被一个神秘组织收购 。沐浴在乡间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少女们度过了人生最青涩浪漫的时刻。一次次不经意的回眸,一场场随意的闲聊,催发了懵懂的喜欢。那时,他们一起畅想着未来,眼中一片光明。



然而,有一天,学校的老师揭露了一桩惊人的事实:原来,学生们全都是克隆人。他们存在的目标, 便是作为器官捐献者,为自己的原型奉献生命 。在这部电影中,人们普遍认为,克隆人没有灵魂,他们唯一的用处便是人类器官的提供者。他们的死,正是他们生命的最大意义。



虽然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比如收购学生画作的那个组织, 便期望通过这些作品,证明克隆人同样具有灵魂,具有自己的思想


然而,他们虽然成功地证明了这一点,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独立思想”的克隆人引起了人类的恐慌 ,他们年轻、强大,不啻为人类的威胁。人类害怕了,克隆人计划也被紧急叫停,学校被迫关闭。


不过,种下的韭菜,迟早要被收割。平静生活了若干年后,学生们没能逃过捐献器官的既定命运。他们被重新聚集起来,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


没有人愿意聆听克隆人的心声。这群可怜的人只能抱团取暖。 他们用尽各种办法,寻找人生的意义 。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曾经偷偷去寻找自己要捐献器官的对象,可这并没能让他们的内心好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