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上周刚充值的健身卡,这周再去健身房已经人去楼空了。
刚给美发店充了会员,下次再去却发现连店铺都没了。
周末才借着兴趣班的“店庆大优惠”给孩子买了课,却发现机构已经关门了。
你想要找他们的麻烦,却发现没有任何办法,谁会为了几百几千块钱跑到法院劳神费力去起诉?
最后,你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骗走你的钱,自认倒霉。
因为跑路之前可以打着大优惠的套路,骗取民众大量预支费用,而跑路之后就不需要任何成本,这属于无本万利的暴利,于是很多同行纷纷效仿。
这里面的巨大利益也让不少资本和机构蠢蠢欲动。
于是,一个名为“职业闭店人”的职业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这个所谓的“职业”,就是专门帮那些准备跑路的商家策划如何更好地“闭店”,甚至可以职业背债,这属于是“收脏钱,干脏活”。
3月19日,知名早教机构、高端早教品牌“金宝贝早教”的南京分部,3家门店突然同时宣布关门。
可恶心就恶心在,他们甚至在关门前两天,还在怂恿家长大量买课。
按照一节课三四百块钱来算,很多家长因此损失了价值上万元,甚至有的人还剩127节课没上。
然而他们毫无征兆地闭店,就是简单往玻璃门上贴了一封告家长信和几个微信群二维码,再在微信上通知
一声,这就是他们整个“闭店”的流程了。
一是退钱,但是不好意思,我们资金链断了,退完所有的钱,要等30年。
二是家长众筹,把老师请回来上课,这就更离谱了,我都已经花钱买课了,凭啥还要再花?
三是分流,把课转到其他机构去。这个看着靠谱,可是要不要再花钱?到底是怎么置换课程,他们都没有落实好。
不光是南京,其他城市的金宝贝,也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大量的门店,这一系列状况同时出现,于是很多家长猜测,他们可能碰上“职业闭店人”了。
然而,并不是“金宝贝”这一个个例。最近几年,在各大城市的早教机构、健身房和面包店、奶茶店、美发店等等,都已经出现了“职业闭店人”的身影。
“职业闭店人”通常是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有一条完整的行业链,分工相当明确。
首先,找到那些资金链断裂,背上欠债无法运营的企业老板,声称要帮助他们止损上岸。
因为有债务,接烂摊子当然是要收费的,但收费只有欠款的10%—15%,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
成功接手后,团队就会找一个职业背债人来更换法人,把债务全转嫁给他,让原来的老板和企业完全“安全”。
这个新法人,一般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或者没有任何收入的“三和大神”,即便债务再多,他们也无力偿还。
随后,店铺就会交给团队继续运营,看似一切正常,但其实背地里早就开始转移一切能转移的资产。
这个时候,他们还会正常经营3到5个月,然后开始大搞促销,骗消费者大量充钱,这个时候也是史上最便宜的时候,趁着顾客狂欢,他们割完最后一波韭菜。
至于那些发现被骗的消费者,职业闭店人能拖就拖,能不回复就不回复。
等到相关部门介入了,事情闹大了,他们也会尽量不让事态进一步扩大,出面“解决问题”。
对顾客进行专门的安抚,说尽各种好话,给他们开空头支票。
很多人看到他们佯装诚恳的态度,就真的以为他们会给自己解决问题,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他们用来应付消费者的成熟“流程”。
这样一来二去,应付几次,很多消费者早就疲惫了,懒得管这个事情,于是就不了了之。
“职业闭店人”他们游走在法律之外,即使你知道他们的套路,但你依然拿他们没有办法。
首先,这个事情是经济纠纷,要追回钱只能起诉,报警也没有办法。
然而为了那几百几千块钱起诉的话,律师费都不够,这就劝退了一拨人。
好,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我就是不顾一切要搞赢,或者集体请律师,但是你想过没有,即使你官司打赢了,又能怎么样呢?
他们的法人代表是完全没有还债能力的“三和大神”和年迈的老头老太太,又或者是癌症病人,你能拿他们怎么办?
于是,这样一套操作下来,职业闭店人赚得盆满钵满,而那些商家老板也可以快速从债务中抽身,换个赛道继续割韭菜。
干这种靠着收割老百姓发财的缺德行业,不是”狗“又是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就曾报道过一个职业闭店人帮助健身房“跑路”的新闻。
云南昆明一个办了卡的消费者,在深夜发现自己刚充了钱的健身房正在往外搬器材,意图“跑路”。
他赶紧报警,警察也迅速赶到制止,并且叫来了健身房的其他会员对质。
会员们这才发现,之前健身房“换老板”、“停水”、“促销”的情况,竟然全都是为了跑路而做的准备。
不仅如此,根据业内人士的透露,为了寻找目标,“职业闭店人”们甚至卖起了课。
在网上,最便宜的“安全闭店教程”线上课,只要29.8元就能买到。
但,你要是以为他们只想赚这29.8,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进入线上课之后,所谓的“讲师”就会用各种资料对这些入坑的老板大肆洗脑,吓唬他们背负债务会如何如何惨。
一旦有老板动摇,他们立刻就会开始推销自己的“安全闭店”服务。
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就这样,职业闭店人有接不完的业务。
有的老板,不断开店,不断闭店,圈完了钱就跑,赚得盆满钵满。
有的老板,为了把利益最大化,他们甚至连器材都是租的,房租是欠的,器材还可以抵押贷款,一个流程操作完,他能赚到整整“0.2个小目标”。
更可气的,还有老板直接化繁为简,有样学样,连职业闭店人都不请了,直接把法人转给老6,自己跑路。
美发店、游泳馆、游乐园......只要是能预先充值的机构,全都可能存在类似的陷阱。
骗子们只知道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却不知道会带来怎样恶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