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享
智库灯塔旗下微杂志,主要分享强有力的设计作品、产品咨询、动态,是设计师及产品经理的智慧分享平台。设计是信仰,产品是追求,请将您想推送的图私信发给我们。智库灯塔专注于产品经理和UI设计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xcel之家ExcelHome  ·  接入DeepSeek以后,我的Excel真的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享

别踩这4个坑,你才能真正维护好“种子用户”

智享  · 公众号  ·  · 2020-01-10 15:00

正文

作者:肥寒

来源:产品狗日记(ID:chanpingdog)


×××


种子用户是第一批体验产品的人,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对于产品后续的走向都很重要。


所以产品经理们都希望可以用好种子用户,帮助自己的产品走向光明的未来。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大多是骨干的。不论自己还是其他人,都在这方面犯过错误。总结了一下,有4个错误要注意避免。



Part 1筛选种子用户过于简单


种子用户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先明白谁是真正的种子用户,如何正确筛选种子用户。我观察下来,很多团队特别是创业团队容易停留在表面。对于种子用户,只是简单的按年龄、性别、地区、收入情况去做划分和筛选。然而事实上这只是种子用户的基本信息,应该结合产品的特点和目的,有针对性的增加筛选条件。譬如,你的产品是一款面向都市中产人群的中高端美食电商平台,那你的筛选条件可以从以下情况去考虑:


  • 年龄在28-35岁,工作在北上广的女性(符合都市、中产,女性相比男性更多地购买零食,所以可以优先选择女性);

  • 在不同电商平台购买美食的频率(这里的时间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一个范围区间);


  • 月购买食物消费在XX元以上,占工资收入的X%(因为是中高端美食,所以消费能力需要设定一个范围区间);

  • 是否经常购买或想购买某几类品牌(这里的品牌代表用户的品牌认知,筛选掉低端用户);

  • 家庭婚姻情况(单身、已婚、已婚已育的用户都要包括,不同情况用户购买需求和习惯是有很大不同的);



Part 2种子用户权利和责任不明确


我们辛辛苦苦找来了符合要求的种子用户,但是我们自己却没有想好让种子用户做什么?


没有为他们准备好明确的指令,这个阶段做什么,下个阶段做什么?种子用户能获得什么好处(大家都很忙,没几个人愿意做活雷锋)


这些都没有明确,种子用户会感觉无所适从,没有得到明显的尊重,我们和种子用户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结果自然是瞎忙一场咯。


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在一开始就要制定好一个大纲, 安排好种子用户进入或接触产品之后要做什么,怎么做,做了之后如何反馈,反馈之后会得到什么,这些都要事先明确。 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


  • 首先给每个用户做一个简单的访谈,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什么时间点方便联系,手机设备型号,愿意面谈还是电话等等)并记录在案,这样的话可以对用户有个大致了解,避免在用户不方便的时间和场合打搅用户;

  • 接下来会告诉用户,我们是一个什么产品,需要您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配合我们做什么。需要用什么设备(手机还是平板之类的),怎样使用(是否有特定流程),怎样反馈(使用的感受可以通过微信或QQ留言给我,也可以双方约定一个时间,面谈和电话交流)。

  • 种子用户完成阶段任务之后,会给用户一些小福利或者口头感谢(如果公司有足够的预算,会有一套更明确的奖励机制)。有优惠和福利活动,种子用户属于第一批优先通知的人。

  • 对种子用户进行阶段评估,上一阶段用户是否配合我们,如果不配合,看是什么原因,是我们沟通不好,服务不好还是用户实在太忙,没有时间搭理我们。该放弃的用户就果断放弃,毕竟时间有限。

  • 产品不同阶段要注意调整种子用户的任务。比如还在内测阶段,就让种子用户专注体验产品就好;产品上线之后需要传播了,要设计机制鼓励种子用户去分享和传播。



Part 3盲目社群化


这两年社群是一个火爆的概念,大家都喜欢搞微信群或QQ群,动不动几十个微信群。微信群和QQ群确实可以拉近和用户距离,但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边界。


我们曾经做了20多个用户群,运营每人好几个手机,好几个微信小号,天天泡在群里,人人都疲惫不堪。刚开始群还活跃,可很快群就开始沉默。


为什么?一个是新鲜感过了,再一个现在每个人太多群了,根本顾不过来,另外维护群是件琐碎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别的事情还做不做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盲目社群化不可取,我觉得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群规模,考虑高效合适的管理方式,确定好活动激励机制。


Part 4被用户牵着鼻子走


在和种子用户沟通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用户都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有时候我们容易陷入这些“用户意见”之中,觉得每一个意见都是对的,每一个需求都要重视和满足,结果就被用户牵着鼻子走。事实上,用户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有可能会有如下问题:


  • 用户说的不一定是心中所想;

  • 用户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

  • 用户意见不一定合理,他们很多意见可能只是一个直观感受,可能会有偏差。


那我们要如何才能避免被用户牵着鼻子走呢?在实际工作之中可以从这几点出发:


根据使用场景考虑: 用户提出这个需求一般发生在什么场景?是概率很小呢还是高频?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人在不同场景会有不同行为,而用户提反馈的时候,不一定都会考虑到这些不同场景,这就要求我们又必要去还原使用场景。


根据用户目标(真实需求)考虑: 用户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需求了吗?比如用户说没有提醒功能,但是我们其实是有这个功能的,那就要去追问或细究,是我们功能到达率太低?还是用户其实想要的是自己设定提醒时间?


根据产品定位考虑: 用户提出要求符合产品定位吗?符合产品定位,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这个要求,如果不符合,我们可以暂时搁置。


根据实际资源考虑: 用户提出的要求需要多少开发资源?需要多少工作人日?


而如何获取种子用户,做好冷启动,是一个产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基石。

智库灯塔产品特训营



智库灯塔 ,北京最早的产品培训机构之一,13年建校,7年时间培养了近万名互联网优秀人才。讲师深度案例剖析、实战模拟的现场面授,讲师会根据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进行差异化的1对1指导。同时在沙盘练习时,产品讲师也会根据各学员团队的短板进行评估与指导,让每位学员有更好的成长和历练。 终身免费推荐就业, 及职场咨询服务,不仅是学习,更是良师益友。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