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纺服婕报
光大纺织服装李婕团队研究成果交流和介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铅笔道  ·  2024就一件事:交朋友 ·  5 天前  
铝途  ·  厦门象屿拟43亿设立合资公司 ... ·  5 天前  
首板战法  ·  破净+重组+国改! ·  6 天前  
首板战法  ·  破净+重组+国改!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纺服婕报

【光大纺服|行业周报】国内时尚消费理性化、定制需求增强,新疆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

纺服婕报  · 公众号  ·  · 2017-07-10 23:56

正文

点击上方“纺服婕报”可以订阅哦

光大纺服


行业周报

2017.07.02


【特别声明】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纺服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一、周报快照

 


◆一周行情回顾及观点            

     

上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分别涨1.09%、1.57%和1.21%。纺织服装板块涨0.48%,其中纺织板块跌0.24%、服装板块涨0.95%。


华丽志发布《2017年度中国时尚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1)时尚消费回归理性,55%的受访者更愿意尝试小众或新品牌;2)55%的受访者感兴趣服装定制,定制需求增强;3)中国设计师品牌需求存在,但有待发展成熟:58%的受访者曾在过去一年购买过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但大部分受访者对其缺乏了解、部分认为价格过高或不喜欢其产品设计。我们认为在本土时尚消费回归理性背景下,本土设计师品牌、海外新品牌、服装定制将迎来发展机遇。


        国储棉轮出第十七周较上周量升价跌,成交热情仍较低;新疆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实行“黑灰名单”管理,我们认为新政下棉花收购加工主体有望增多、市场竞争加剧、新疆棉花加工质量提升、优质大型加工企业有望出现。


◆行业公司新闻动态


京东集团3.97亿美元投资英国时尚电商 Farfetch,达战略合作;Nike业绩颓唐大裁员1400人,减少25%鞋类业务;Amazon亚马逊推出Prime Wardrobe 会员可先试后买,邮费全免;首超耐克成第二大品牌,阿迪达斯美国市场份额翻倍;小米把销售摊位开进了小区。


定增:天首发展拟定增募集不超12.95亿元,出资5亿设吉林天首投资(占38.46%)、其使用此次定增募集资金购买天池钼业75%股权和3.42亿债权,复牌。


重组:浔兴股份拟收购跨境出口B2C电商价之链部分股权继续停牌;天创时尚拟现金3.64亿及14.37元/股发行股份收购小子科技100%股权(作价8.78亿),募集不超3.87亿配套资金;雪松控股拟以21.33元/股不超23.57亿元现金要约收购希努尔62.51%股份,有效至7月27日。


对外投资:凯瑞德510万现金收购北京晟通51%股权。


股东增减持/股权转让/质押:红豆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1至26日增持1%股份;雅戈尔股东昆仑信托以9.62~14.2元/股减持0.47%股份;安正时尚二股东、副董事长陈克川质押5.05%股份;新澳股份控股股东质押14.15%;中潜股份二股东爵盟管理咨询质押17.57%股份;跨境通实际控制人之一樊梅花18元/股转让5.03%股份予股东邓少炜。


股权激励:富安娜股票激励计划共计468万股股票解锁条件成就、占0.54%;江苏国泰127名对象的544万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2017.3.14至2018.3.14)采取自主行权模式,行权价格3.53元。


其他:太平鸟收到0.53亿财政补贴;金鹰股份韩钧任董秘。


◆行业数据汇总


328级棉现货15939元/吨(-0.17%);美棉CotlookA 83.30美分/磅(+0.85%);粘胶短纤15100元/吨(+1.00%);涤纶短纤7608.33元/吨(+0.82%);长绒棉22500元/吨(+0.45%);内外棉价差75元/吨(-77.27%)。


二、一周行情回顾

 

    

        上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分别涨1.09%、1.57%和1.21%。纺织服装板块涨0.48%,其中纺织板块跌0.24%、服装板块涨0.95%。个股方面,上周多喜爱、凤竹纺织、凯瑞德涨幅居前,*ST中绒、华斯股份、哈森股份跌幅居前。


◆ 华丽志发布2017年度中国时尚消费调查报告:时尚消费回归理性、定制化需求增强


        华丽志发布《2017年度中国时尚消费调查报告》,报告基于互联网调查问卷形式,以可控节点式传播,成功回收样本1828份,其中有效样本1816个,受访者覆盖中国一、二线城市及海外华人,主力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中高收入人群。调查结论主要有:


时尚消费态度回归理性,海外新品牌进入中国最佳窗口期:中国80后90后中高收入人群的时尚消费态度明显回归理性:1)55%的受访者更愿意尝试小众或新品牌;2)“海外设计师品牌”是人们心中最时尚的品牌类型,特别是80后;3)43%的90后认为“轻奢品牌”更时尚;4)58%的受访者开始了解“时尚租赁”。


在中国,每天消费者都会主动或被动认识N个新的时尚品牌,其中有海外、也有本土的品牌。催生或带火这些品牌背后的推手众多,比如:被明星KOL穿着、专业买手或Showroom的挖掘、中国资本收购、大小规模的电商或代购销售、时尚媒体报道、各大社交媒体快速的传播等。


中国的年轻消费者们对时尚的理解和购买已经愈发全球化和扁平化,当人们不是因为“贵“或”有名“就买,而是因为喜欢甚至理解而买,对于更多海外品牌而言,或许到了进入中国的最佳窗口期。同时,消费者对新品牌的鉴别能力越来越强,据报告显示,通过官方网站了解时尚品牌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人人都爱个性化,定制需求增强:据报告显示,近 95%的受访者对个性化定制感兴趣,1)55%的受访者感兴趣服装定制;2)感兴趣珠宝首饰、包袋和鞋履定制的比例分别为:50%、37%、35%;3)香水和美妆定制需求初现,占比分别为:18%和7%。


全球范围来看,各大品牌在定制方面的探索愈演愈热:瑞典快时尚巨头 H&M 投资的时尚品牌 Ivyrevel 与互联网巨头 Google(谷歌)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  Coded Couture 的应用程序(app),可根据用户的生活方式和喜好定制服装;为了迎合美妆的需求,今年年初日本美妆巨头资生堂集团(Shiseido)的美国子公司宣布收购加州美妆初创公司 MATCHCo;同时定制,也成为了香水销售增长的另一个关键助推者,尤其是在奢侈品领域。


中国设计师品牌需求存在,但有待发展成熟:据《报告》显示,1)58%的受访者曾在过去一年购买过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2)近70%的受访者在线上渠道购买中国本土设计师产品;3)超过30%的人表示一个设计师品牌都不认识;4)70%的受访者仍然并不了解中国设计师,21.8%的受访者表示不喜欢产品设计,17.5%的受访者表示价格太高。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小众品牌的心态更加开放,更乐于尝试,这样的态度在90后身上更为突出,这也为中国设计品牌的生存和壮大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


另一方面,中国设计师的品牌大都只创立了3-5年左右或更加年轻,正处在品牌生存或发展到下一个规模的紧要关头,在中国时尚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不成熟的前提下,每一位设计师都需要用更快的学习速度,更开放的心态“摸着石头过河”,广泛地接受市场测试和反馈,才能更快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客群,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在本土消费者时尚消费回归理性的背景下,本土设计师品牌、海外新品牌、服装定制等领域将迎来发展机会。


 国储棉轮出第十七周较上周量升价跌,成交热情低;新疆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实行“黑灰名单”管理

   

上周是国储棉轮出第十七周,总体来说竞拍热度较上周继续下跌。每日实际成交量较上周下跌,周平均成交量为1.92万吨,较上周上涨14.81%;从成交价格来看,成交平均价格为14666.80元/吨,较前一周下调174.20元/吨;相比3月6日(轮出首日),成交价格降幅为5.23%,较上周扩大1.13PCT;从成交率来看,从周一较上周五上升后一路走低,平均成交率为63.91%,较上周提升7.76PCT;参与竞拍的平均纺织企业家数占比为55.94%,相比上周下降了2.24PCT。


综合来说,国储棉轮出第十七周继续呈现量升价跌的态势,成交热情依旧较低。16/17年度国储棉轮出首周以来,截至6月30日,累积计划出库231.95万吨,累计出库成交159.87万吨,成交率为68.93%。



据中国棉花网,6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发布消息,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实行诚信“黑灰名单”体系建设,以加强棉花质量监管。该项新政意味着过去没有获得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的棉花加工企业只要符合自治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并通过验收和公示,即可进行棉花加工。


据悉,全疆共有899家(其中地方694家、兵团205家)棉花加工企业、1200条(其中地方818条、兵团382条)生产线获得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加工能力达到600万吨(其中地方409万吨,兵团191万吨)。


我们认为新疆本次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棉花收购和加工的主体有望增多、增加市场竞争、提升新疆棉花加工质量;同时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棉花收购主体增多可以减少轧花厂压级压价的现象发生;在市场竞争加剧、优胜劣汰的背景下,优质大型加工企业有望出现。




三、行业新闻动态

 


◆ 京东集团向英国时尚电商 Farfetch 投资3.97亿美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华丽志 2017/6/22)


2017年6月22日,Farfetch宣布与中国的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京东向Farfetch投资3.97亿美元,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将加入Farfetch董事会。


英国时尚买手店集合网站 Farfetch过去几年虽然一直尚未盈利,但其销售额正在以每年约 60%的速度快速增长,创始人Jose Neves 期望能够保持这个势头实现扭亏为盈,在不远的将来推进 IPO。


在2016年5月完成的上一轮1.1亿欧元融资中,Farfetch 的投资方包括:欧洲投资公司 Eurazeo,风险投资基金 IDG、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以及 Farfetch 现有股东 Vitruvian Partners 等国际投资者,截至当时,Farfetch 已累计融资 3.05亿美元,估值高达 15亿美元,早期投资人还包括康泰纳仕集团、Advent Ventures、Index Ventures等。


过去四年里,Farfetch 一直在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并努力发展全渠道零售业务。本月初,Farfetch 从康泰纳仕集团手中收购了后者旗下的时尚内容电商网站 Style.com,康泰纳仕国际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 Jonathan Newhouse 将在交易后加入 Farfetch 董事会。


此次获得京东投资后,已在中国拥有完善业务的Farfetch将与京东在营销、物流、技术等层面展开合作,结合京东大数据资源及社交媒体资源(包括与微信的合作关系),在中国建立自动化营销体系,进一步提高Farfetch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流量和销售表现。同时,也有益于帮助Farfetch平台上品牌和买手店们进军中国奢侈品市场。


而对京东而言,投资拥有700多个品牌和买手店资源的Farfetch,将有助于京东进一步发力高端奢侈品行业,有机会与Farfetch平台上的众多国际奢侈品牌、设计师品牌展开合作。


Nike业绩颓唐大裁员1400人 减少25%鞋类业务(联商网 2017/6/30)


“全球最具价值时尚类品牌”的称号还没被传播得人尽皆知,近一年颓唐的业绩、不佳的股市表现便把Nike从梦想拽回到了现实。过去的一周里,Nike先后祭出了名为“Consumer Direct Offense”的重组计划,以及入驻正在“鲸吞时尚业”的亚马逊集团这两大改革意图明显的大举动,引发了市场与行业的双重瞩目,一时之间各类论断纷纷。


1)竞争对手压力犹在,资本市场看衰改革


如果说对Amazon的“投怀送抱”算是短期策略,为了更加接近消费者和消耗库存,被Nike命名为“Consumer Direct Offense”重组计划则是长期策略,是针对于该公司目前不合理现状所进行的经营结构的改革重整。这个计划的重点之一是裁员,如今Nike计划在全球裁员2%,据Nike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其员工总数为70700人,2%即约1400人,此外,Nike还会停产25%的运动鞋款式,集中打造爆款;入驻计划的核心则是拓宽网络销售渠道,更接近80、90后的目标用户。但这个消息放出后,资本市场似乎却并不买账,Nike股价应声而跌3.22%,投行机构也将其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


撰写这次评级下调报告的是摩根大通的分析师马修·博斯(Matthew Boss),此前的数年里,他都是力挺Nike股票的看多派,此前他至少在四年半时间里维持Nike的“增持”评级不变,这些因素也令这一报告在市场上受到的关注颇多。马修·博斯测算认为,Nike在北美市场上的销售表现很可能将会变差,原因是颇具挑战性的零售环境已经带来了店铺关门和耐克产品的货架空间减少的后果。此外,博斯指出最近消费者的偏好正在从性能转向生活方式,从而降低了准入门槛,加大了Nike在运动产品零售领域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而他的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对比略高于Nike定价、定位的它的对手Adidas就可以看出来,在2016年,Adidas录得了创纪录的192.91亿欧元,同比上涨14.0%,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0.19亿欧元,同比增长41.5%;而2016年里,Adidas则是获得了同比增长28%的好成绩,营收达29.44亿欧元,增速远超Nike。而除了Adidas之外,像是Under Armour、Skechers、Puma等品牌同样表现出了不错的势头,在其后紧追不舍,Nike如今的市场竞争局面可谓是强敌环伺,虽然如今Nike在整体份额上依旧是运动品牌的龙头没错,但市场轮转,瞬息万变,未来市场份额到底会如何瓜分还很难说。


2)投身电商前途未明,代理商迷茫以待


投行高盛上周三向美国市场媒体透露,Nike正和Amazon进行最终商谈,即将实现在Amazon网站上直销。目前,一贯注重直销渠道的Nike在Amazon并没有直接的销售窗口,只有未经授权的经销商的渠道,这一缺憾令电商市场上鱼目混珠、假货横行,而与Amazon合作后,相信这一状况能获得改善。根据Goldman Sachs的预测,Nike在Amazon上直销或许能令其在美国市场增加额外3亿-5亿美元的收益额。


知名球鞋数据发布商StockX的CEO Josh Luber认为,Nike与Jordan Brand迅速衰退问题主要源自两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是因为时尚趋势轮转,年轻用户的偏好由早年正常款式的篮球鞋,转向轻便款式的改良型鞋款,比如而后一段时间火起来的Adidas Originals Stan Smith系列;内因主要是因为之前Jordan Brand火起来的时候,系列产品累积下来的产量很大,囤积的库存很多,营收短期很难扭转,拖累了Nike整体的业务趋向。


另外,Amazon渠道的开设还令部分Nike的渠道代理商感到迷茫。伴随着互联网电商渠道的兴起,包括中国近两年也陷入衰退泥沼的大代理商Belle集团也是拿网络电商渠道当做主要的销售渠道,而Amazon这一强势渠道出现后,会否继续“鲸吞”掉这一部分的份额,令他们难免心生忧虑。


3)形象受损、营销不力,中国市场失守严重


Nike在运动品牌中的霸主地位曾经辉煌一时,也有许多人认为这一地位几近无法撼动。以2015年的市场数据为例,其旗下的Jordan Brand曾占领球鞋转售市场96%的份额,而当时Adidas所占市场份额甚至1%都不到。


但自2015年开始,Nike与Jordan Brand前进的脚步却戛然而止。数据显示,近三个财年净利润情况图表明,Nike毛利率也呈现总体下滑趋势,2016年第四季度净利润首次同比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17财年第一季度,其营收达90.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而其中,大中华区依然是Nike最大市场。但2017财年第一季度,大中华区贡献的营收只同比增长了15%,是去年的一半,增长态势明显放缓。


另外,单看中国市场的话,Nike不仅营销不力、业绩远不如从前,还陷入了负面新闻的泥沼。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Nike被曝出在中国市场销售的Hyperdunk 2008 FTB篮球鞋,并没有如宣传中一样嵌入zoom air气垫,虽然之后Nike解释称是宣传上的纰漏,并对已售鞋进行退款和赔偿,但依然无法平息中国消费者这种“被区别对待”、“不被尊重”的感受,这种感情创伤短期内恐怕也难以复原。


而对于Nike如今的颓势,资本市场对此的反映非常直接明显,2016年全年Nike经历了连续12个月、超过30%的股价下跌,投资人对Nike市场表现的信心几乎接近消磨殆尽。


 ◆Amazon亚马逊推出Prime Wardrobe 会员可先试后买 邮费全免(无时尚中文网 2017/6/21)


无时尚中文网2017年6月21日:继上周五宣布以137亿美元收购高端杂货商Whole Foods Markets Inc. (NASDAQ:WFM) 全食超市强势搅局食杂行业之后,宇宙最强的电子商务集团Amazon.com Inc. (NASDAQ:AMZN) 亚马逊瞄准超过3,500亿美元的美国服饰市场继续放大招,推出让实体零售界甚至电商同行地震的“先试后买”服务。


这个名为“Prime Wardrobe(Prime 衣橱)”的服务将让年费99美元的Prime 会员在Amazon.com 上过百万件男女装和童装服饰商品中挑选至少3件商品,顾客可在收货7天内试穿后才决定去留并埋单,若保留3-4件单品可获得9折优惠,购买5件或以上更可享全单8折。这样的形式类似于初创订购盒子时尚电商Stitch Fix 和已经被Nordstrom Inc. (NYSE:JWN) 诺德斯特龙收购的Trunk Club,但不同的是Amazon.com 亚马逊让用户先试穿后付款,而且该网站已经预付了退货运费,眼镜电商Warby Parket 也提供相同的服务。


“Prime Wardrobe”的面世让一众实体服饰零售商的投资者如履薄冰,J.C. Penney Co. Inc. (NYSE:JCP) 彭尼百货、Nordstrom Inc. (NYSE:JWN) 和Macy’s Inc. (NYSE:M) 梅西百货等服饰百货集团周二分别收跌5.2%、4.0%和2.7%,专营零售商Gap Inc. (NYSE:GPS) 盖璞集团、Abercrombie & Fitch Co. (NYSE:A&F)、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Inc. (NYSE:AEO)、Urban Outfitters Inc. (NASDAQ:URBN) 和Ascena Retail Group Inc. (NASDAQ:ASNA) 各录得3.9%、3.0%、4.2%、3.0%和4.4%的全天跌幅。


而在规模和资金上都难以比肩Amazon.com Inc. 亚马逊的纯时尚电商也深受冲击,Zalando SE (ZALG.DE)、ASOS PLC (ASC.L) 和Boohoo.com PLC (BOO.L) 都在今天延续周二尾盘的急跌,截至周三欧股早段Zalando SE (ZALG.DE) 两天累计最多下跌10.0%、ASOS PLC (ASC.L) 下跌8.1%、Boohoo.com PLC (BOO.L) 下跌5.5%。


目前Amazon.com 亚马逊平台已经是美国最大服装卖家之一。投行Morningstar Inc. 分析师Bridget Weishaar 表示:“如果我是Macy’s,我会对此感到恐惧。”她认为“Prime Wardrobe”提供了一个极度便利的方式避免消费者到实体店购物,而且受体验驱动的千禧一代将很乐尝试意这种方式。


今年4月,Amazon.com Inc. 亚马逊已经率先推出搭载Alexa 语音助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摄像头Echo Look,旨在完善服饰销售的生态系统。用户可声控Echo Look 自拍衣着搭配,并从融合了算法和时尚专家建议的Syle Check 应用获取意见。配合“Prime Wardrobe”服务,Amazon.com 亚马逊的会员不仅拥有比实体门店更广泛的款式选择,还能免去逛街购物的时间,安坐家中轻松收货退货,自由享受试衣的乐趣并同时获得专业时尚建议,完全把试衣室乃至整个商场搬回家中。


但是有零售业人士认为“Prime Wardrobe”对其它零售商的真正影响将取决于它所能提供的品牌。除了Amazon.com Inc. 亚马逊的自有品牌外,Calvin Klein、Levi’s、Theory、J Brand、Adidas、Hugo Boss 和Lacoste 等多个名牌已经确定进驻该项目。


对Amazon.com Inc. 亚马逊来说,“Prime Wardrobe”也将使提供次日送达和串流视频等服务Prime 会员计划更为受落。根据该集团今年2月首次公布的Prime 会员业务收入情况,在截至2016年底的财年内Amazon Prime 及其它订阅服务实现64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42%,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据此估计Prime 会员数量达6,500万,当中大部分来自于美国本土市场。


首超耐克成第二大品牌 阿迪达斯美国市场份额翻倍(联商网 2017/6/29)


就在2个月前,阿迪达斯在美国运动鞋市场的份额首次超过耐克子品牌Jordan Brand,成为第二大运动鞋品牌,仅次于耐克。上个月,它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根据零售研究机构NPD的统计,阿迪达斯5月在美国运动鞋市场的份额扩大到了11.3%,比去年同期的6.3%翻了近一倍。而耐克的份额则持续下滑,从去年的35.9% 跌至34.7%;Jordan Brand 的份额也从14.8%下降到11.8%。


其它运动鞋品牌的表现仍然差得比较远。排在阿迪达斯之后的分别是Sketchers、New Balance、耐克旗下的匡威以及Under Armour,它们在 5 月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6.3%、3.7%、3.6% 以及2.4%。


如果从5月的销售额上看,不同品牌的增长对比可能更明显:Nike整体下降了几个百分点,Under Armour跌了19%,而阿迪达斯则飙升了74%。


这也同时反应到了股票上:到目前为止,阿迪达斯的股价在2017年上涨了22%,Under Armour跌了22%,而耐克则持平。


业界仍然把阿迪达斯的增长归因于近两年的休闲运动装风潮,这既包括鞋也包括衣服,也一直是阿迪达斯的强项。虽然一直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休闲运动风已经出现泡沫”,但因此受益的品牌只增不减。


从5月份休闲运动鞋履品牌的市场份额排名来看,耐克甚至没有挤进前5名。排名前列的分别是阿迪达斯(23%)、Skechers(20%)、匡威(12%)、Sperry(4%)和 Keds(2%)。


此外,侃爷的明星效应仍然是阿迪达斯复苏的重要原因。他们的合作始于2014年,去年还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尽管 NPD 分析师Matt Powell认为侃爷的 Yeezy系列发售量非常小,对阿迪达斯整体销售额的变化影响不大,但你很难具体衡量这些联名的品牌效应会带来多少间接销售。


当然,在美国运动鞋市场,耐克仍然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尽管2016年阿迪达斯取得了36亿美元的营收,增长达24%,但这个业绩也只有耐克的三分之一。


但阿迪达斯的追赶速度的确给耐克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为了保持竞争力,耐克最近的新动作也越来越频繁。除了采取和阿迪达斯越来越相似的明星营销策略、走时尚路线(比如找 Bella Hadid打广告),耐克还一股脑推出了Lunarlon、Nike React等新的材料科技,并且对企业结构做出调整,裁掉2%的全球员工,以提高反应速度。


小米在线下又有新玩法 把销售摊位开进了小区(联商网 2017/6/28)


在线上,小米拥有自建小米商城、京东、天猫等平台旗舰店。线下布局有小米之家和小米小店。而就在最近,小米小店线下销售新模式遭到曝光。


根据网友曝光的图片信息,小米小店直接在小区里开设定点摊位,消费者如果临近的话,直接可在摊位上购买手机等产品。由于布点在小区内,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消费者来说,十分方便,直接下楼就可以完成整个购买过程。


据了解,小米小店在今年3月份开始内测,初为小米直供,后改名为小米小店,主要面向广大米粉。小米希望用这种新的直供模式,砍掉中间多层经销商,实现从生产商到零售商的直接接触。


早前,小米论坛发布公告号召米粉参与小米小店内测,希望打破固有的传统零售模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的乐趣。


实际上,小米小店是小米线下布局的一个补充,希望能够运用米粉的力量在没开设小米之家,特别是在偏远的县城和乡镇推广小米手机,当然,按照小米小店规则,米粉们也以创业的形式从中获利。


小米创新部总监秦涛曾表示,在一些相对比较偏远的县城和乡镇中,小米的品牌知名度和渠道与城市差别较大,同时,这些区域市场中存在很多假货。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小米小店这种去掉中间代理商、因地制宜灵活运营、深耕区域市场的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在订货系统上,通过去掉过去层层分级的复杂代理体系,小米小店利用自身的仓储物流中心和供应链系统,实现小规模、集约供货,以减轻店主的库存和资金压力。


此外,小米会对店主提供不定期的商业培训,大量的市场物料设计、市场推广工具,完整的客户营销管理系统以及交流社区平台等。同时,通过小米小店模式对商品流通和销售效率的改善,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渴望参与商业的创业者实现梦想。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早前的演讲中表示,5年内小米线下销售要突破700亿,今年年底开设200家小米之家,3年内店面达到1000家。


就目前而言,对于小米之家辐射不到的偏远地区,小米小店或许是对雷军实现目标的良好补充。


四、上市公司跟踪

 




五、行业数据跟踪

 



六、盈利预测及估值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纺服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