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球小姐好
致力于有趣又有用的原创分享。厦门百事通女王。热爱生活者务必珍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球小姐好

向老舍致敬,川味儿版《茶馆》巴适得很!

球小姐好  · 公众号  ·  · 2019-06-13 08:00

正文

球小姐按:

铛铛铛,福利又来了。

本篇留言并转发朋友圈,截图发私信给公号后台,有机会获得闽南大戏院送出的门票,每位送出两张门票哦。


英国有莎翁的《哈姆雷特》,

中国有老舍的《茶馆》。


四川人艺向老舍先生致敬,

将中国话剧史上的巅峰之作,

大胆创新先锋演绎,

京韵戏改作川渝风,

6月21日-22日来厦连演两天,

演绎小小四方天地下的苍茫世界

剧情简介

清末戊戌变法,七君子被斩。


老裕泰茶馆兴旺红火,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聚集——维新的,改良的,卖女儿的,娶老婆的,骗钱的,抓人的......王利发沉着应对,皆以“莫谈国事”为旨。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老百姓过得苦。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张,唯有王利发的裕泰茶馆还勉强开着,他想着改良或许能让茶馆兴旺起来。旧人新人都来了,他苦苦支撑。依旧还是那个茶馆。日本投降,国民党和美国兵又来了。亲人走了,茶馆被占了,最后只留下了王利发。三老头相见诀别,自己祭奠了自己。


一个大茶馆,一个小社会


1956年,老舍创作了剧本 《秦氏三兄弟》 ,这部以小人物为主角、反映人们在革命道路上产生的思想转变的剧本可以看作是 被废弃的《茶馆》“前本”


《秦氏三兄弟》初稿完成后,老舍来到北京人艺为曹禺、焦菊隐等人朗读剧本,听到第一幕第二场,在“北京裕泰大茶馆”发生的那一段,在场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段戏最精彩,因此形成了统一意见:请老舍按第二场的路子 重新写一个以茶馆为中心的戏,以小见大,反映社会变迁 。老舍当即表示赞同。三个月后, 一部新戏——《茶馆》诞生



剧中故事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芸芸众生,都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出来。 而其结尾堪称神来之笔,活人自己给自己送葬,绝无仅有的震撼与悲凉,是 话剧史上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话剧仅三幕,出场的人物却近50人,茶馆老板、实业资本家、清宫太监、穷苦农民,还有特务、打手、学生等形形色色的人往来于此。尽管 人物众多但性格足够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


正如老舍先生所言“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京味变川味?巴适得板!


自1958年起,北京人艺排演话剧《茶馆》,每年都将作为“国戏”去国外演出,至今已成为整个中国戏剧史上的骄傲。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英国有莎翁的《哈姆雷特》,中国有老舍的《茶馆》。


北京人艺1958版《茶馆》剧照


在北京话版《茶馆》如此深入人心的情况下, 四川人艺大胆创新,用一套“无明星”阵容, 配合四川独具特色的吆喝、老成都的招牌、川西民居式的空间布局,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新”经典。


表面上,四川话版《茶馆》对原著的地点和语言进行了“乾坤大挪移”,但本质上,却与原著的文化内核“无缝对接”——众所周知,成都的茶馆文化源远流长,民国时期的成都仅五十万人口,就有600多家茶馆,而今天甚至已达到3000家以上,民谚云: “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 因此可以说,四川话版《茶馆》在实现对原著的突破和创新的同时, 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韵



更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话版《茶馆》中运用了四川传统曲艺 金钱板 ,金钱板在四川茶馆中非常常见,它的运用使得这版《茶馆》更具四川韵味。 被改编成为幽默风趣的四川话演绎后,让人忍俊不禁。


在整个故事内容上,四川话版《茶馆》忠于老舍先生的原著,几乎没有对情节、人物形象和台词做任何修改, 以最真诚严谨的创作态度向经典致敬


四川话版《茶馆》由北京人艺著名导演李六乙执导,汇集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该剧目既忠实原著,又具强烈川味儿特色,一经推出就广受各界好评。


名家评四川话版《茶馆》



四川话版《茶馆》是超出任何人想象的一部作品。格局很大,大家要坚决相信这个样式、风格,我为你们的大胆、勇气、演员发出的光彩而由衷高兴。


—— 濮存昕


能看到这样一部新的《茶馆》十分激动,让人眼前一亮。四川人艺推动了代表中国的剧目新的面貌新的传承,《茶馆》大的格局的演出,也展现了四川人艺的水平。


—— 蓝天野


老舍先生编剧,焦菊隐先生导演的话剧《茶馆》发表并演出六十年以来,第一次由北京人艺之外的艺术剧团演出,而且是用——四川话!昨天欣赏了李六乙导演,四川人艺演出的《茶馆》。不仅演员们的功力了得,舞美和表演形式上都很有美学新意。演员们都在舞台上拾级而坐,形成围观效果,在节骨眼上集体定格,造成历史“快照”式的效果,加上音效和灯光的反差,使整场戏的节奏更加丰富。


—— 杨澜



四川话版《茶馆》向经典致敬,向老舍先生致敬,向焦菊隐先生致敬,将于6月21日-22日在闽南大戏院连演两场,吃一碗茶,品人生百态。


购票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